循证护理措施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2023-12-06 13:55刘晓娟步国敏李睿王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20期
关键词:颈动脉循证效能

刘晓娟 步国敏 李睿 王芳

1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区 200072;2同济大学医学院护理系,上海 200331

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残、致死及复发率较高的特点,颈动脉狭窄是造成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2〕。近年来,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3-4〕。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因动脉粥样硬化或大动脉炎等因素导致的颈部血管血流动力学紊乱引发的疾病,现已被普遍认为与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5〕。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应用率逐渐提升,患者预后也明显好转,但术后仍存在再狭窄发生风险,不仅可导致患者长期预后受到不良影响,其生活质量也因此下降,还可能造成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增加,加重患者及家庭负担〔6〕。优化术后方案有助于降低颈动脉再狭窄发生风险,提升依从性。本研究旨在将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措施应用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中,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复查的240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男73例,女47例;年龄48~77岁,平均(58.85±13.36)岁;疾病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8例,脑梗死52例;支架置入部位:左侧70例,右侧50例。观察组男75例,女45例;年龄50~78岁,平均(59.11±12.45)岁;疾病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5例,脑梗死55例;支架置入部位:左侧72例,右侧48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颈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7〕,且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②单侧置入支架;③认知正常。排除标准:①伴有肝肾功能衰竭;②伴有肿瘤患者;③伴有精神疾病。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支架置入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①持续监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其病情变化,了解其语言功能、运动能力以及足背动脉波动等情况,并鼓励患者适当多饮水,使尿量达到1 000~1 200 ml/次,促使造影剂排出体外。②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通过面对面交流、发放纸质资料、播放音视频等方式向患者介绍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相关知识,如颈动脉狭窄诱发因素、分类、临床表现、药理、用药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应急措施,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③护理人员遵医嘱用药,嘱咐患者戒烟戒酒、科学饮食、保持合理生活作息,控制血压及血脂;叮嘱患者定期到院复查,告知其病情出现变化随时去医院,无需等到复诊时间;干预至出院后6个月。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工作安排,经不记名投票推举科室内两名副主任护师担任副组长,负责各自带领一队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②小组成员将“循证护理”“颈动脉支架置入”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BM、CINAHL、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搜索近5年相关文献,将检出的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等文献依据强度分级、证据总结、专业共识等方式对文献进行筛查,最终共纳入23篇有效文献,由小组成员对有效文献开展评判性评估,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开展评判性评价,总结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效果确切的最佳临床实践证据,结合院内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实际工作经验,归纳总结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相关护理措施;科室内开展循证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流程、术后康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培训后考核合格者方可被允许正式加入该小组。③患者复查时,由护理人员根据其检查结果结合面对面交流情况,对其病情及护理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剔除不适合患者或者患者不愿接受的护理措施,形成满足其个体化需求的护理方案,经讨论明确护理细节及护理工作流程;每隔2 w召开一次例会,在例会中总结护理工作,讨论收集到的病情相关数据,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消除护理隐患。④建立微信群,由小组成员撰写与颈动脉支架置入后自我管理、护理以及预防再狭窄等内容相关的文章,经组长及副组长审核后每周五下午14∶00在微信群内推送,每个月周五晚19∶00~20∶00为线上主题讲座时间,讲座主题来自微信群内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高频问题;小组成员在群内轮流值班,每周二、周六下午16∶00~18∶00为群内在线答疑时间,护士长每周日16∶00~17∶00在群内纠正并补充;鼓励患者在微信群内与其他患者交流,邀请术后康复良好者在群内向其他患者介绍经验与体会;护理人员可通过面对面交流、在线一对一微信视频或语音方式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药物应用、康复训练执行以及锻炼情况,向其强调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其控制体重、适当锻炼身体,对其取得的进步予以表扬及鼓励;邀请家属参与护理方案,鼓励家属督促患者执行散步、八段锦或太极拳等康复训练内容,保持良好生活作息,予以患者关爱,使其感受到被支持,以确保患者在家庭中得到更好的照顾;对于情绪异常难以自我有效控制的患者,联系心理咨询科室,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诊疗,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舒缓其负面情绪,根据患者情况,每隔1~2 w就诊1次,每次30 min;嘱咐患者及家属如果发生任何紧急情况,尽快联系医护人员求助,并及时就诊,避免耽误病情;干预至出院后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自我管理行为 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该量表由王艳娇〔8〕编制,包含为疾病管理、用药管理、饮食护理、情绪管理、日常生活器具管理、社会功能和人际管理,总51个条目,单个条目均经Likert 5级评分法判断结果,计算累计总分,总分50~255分,分数越高,提示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好;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70。

1.3.2社会支持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疗法(PSSS),由Zmiet等编制〔9〕,分析患者从家庭、朋友以及他人感受到的支持程度,包含12个条目,单个条目均经Likert 7级评分法判断结果,总分12~84分,分数越高,提示该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17。

1.3.3自我效能 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评估,该量表是由Lorig等〔10〕编制,该量表共包含2个维度、6个条目,单个条目均采用1~10分计分,分数越高,提示自我效能越好;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35。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对比(分,

2.2 两组社会支持评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颈动脉支架材料等方面的不断改进与发展,颈动脉狭窄支架相关技术逐渐成熟,其安全性也提高,但其仍属于侵入性创伤治疗,这使其在术后存在认知障碍、肢体活动受限、局部红肿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同类型并发症发生风险〔11-12〕。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与患者术后依从性关系密切,这需要患者在术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有研究发现,优化护理方案,可有效提升颈动脉狭窄支架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13-14〕。

循证医学理念是以科学依据为基础,并将其总结后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的一种理念,能够将循证依据引入护理方案中,并强化培训,有助于全面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在颈动脉支架置入后护理中引入循证理念,通过在护理方案中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微信群内康复患者分享经验、护理人员对其取得的进步予以表扬,能使患者认识到配合护理措施、强化自身管理对术后康复效果带来的良好作用,了解颈动脉再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相关风险性因素、嘱医嘱服药带来的益处以及注意事项,从而增加其自我管理积极性及护理依从性,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减少其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邀请家属参与护理措施,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宣教工作,鼓励患者在微信群与其他患者沟通,逐渐改变患者不良心态,使其感受来自家庭内部与外部的支持及关爱,改变患者生存状态,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解决术后康复进程中存在的困难与挫折,并在正向反馈中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促使其能够主动向他人求助,缓解由手术创伤带来的压力,使其心理上获得成长。有研究证实,在颈动脉支架置入后护理中引入循证理念,可有效提高患者对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及护理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加之护理人员与家属的关爱、理解与支持,心理咨询师对其情绪的合理引导与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与成长,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术后康复,有利于提升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强化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15-16〕。

总之,将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应用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过程中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其自我管理、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水平,进而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颈动脉循证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循证护理》稿约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