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添富,刘若冰
(昆明文理学院 课程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经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十年建设,高校适应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初步构建起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新时代高校肩负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重任。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础和先导。构建中国特色国际视野课程体系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四个面向”的工作基础,是培养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国际化人才的有效路径。
从教育的“三个面向”到“四个面向”,高校在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道路上始终走在前列。为培养适应对外开放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化人才,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逐渐形成“国际视野人才”“国际化人才”“全球治理人才”等不同内涵的概念表述。准确把握他们的内涵和差异是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的基础。
国际视野又称全球视野、国际观、国际意识等,本是经济学术语。[2]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解读,国际视野是指能够站在区域或者全球的视角观察经济运行、市场营销,为企业的发展服务。[3]李平(2011)[4]认为,国际视野是国际眼界或跨国眼界,一种广阔、全面的眼界,能够从宏观上将国际的、跨国的文化尽收眼底。运用到教育领域,国际视野主要是运用一种全世界的开放意识和全球眼光,站在全球和人类的制高点对国际国内问题的比较与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不具备的一种态度、观念和思维方式及行为规则。[5]宁越敏(2011)[6]、李鹏等(2010)[7]、高翠欣(2010)[8]从国际观和国际意识的理解给出国际视野的内涵特征。我们根据刘慎军等(2014)[9]的综述将国际视野的概念总结为“人们在具备一定了解世界的知识与国际沟通能力的基础上看待世界的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学术界普遍认为第一份对“国际化人才”的专项研究出自2001年12月“上海构筑国际人才资源高地”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国际化人才的定义是指:“具有较高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同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10]在此基础上,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如张华英(2003)[11]、王辉(2010)[12]、江新兴等(2010)[13]、刘秀玲等(2010)[14]、才宇舟(2014)[15]等对这类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进行界定。冯刚(2011)[16]提出国际化人才是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能适应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与趋势,促进国际化组织整体效能,具有国际化理念、能力、知识、心理素质,以及特定的思想性格行为特质和魅力,能在国际化竞争中把握规律进而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王玉峰等(2016)[17]给出的概念与我们的理解更贴切。所谓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前沿的专业知识,熟悉领域内的国际规则和惯例,能在国家范围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等方面能力和素质的高层次人才。王雪梅(2014)[18]在曹德明(2011)[19]提出的外语院校国际化人才六方面特质的基础上,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明确了国际化人才的内涵特征。具体见表1。
顾名思义,全球治理人才是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而培养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首次对全球治理型人才的标准进行描述,即“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20]黄明东等(2018)[21]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全球治理型人才的“中国标准”,归纳出全球治理人才的定义,即掌握语言、政治、历史文化等治理知识,具备协商治理等治理能力,能够提出中国方案的全球公民。如果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主要是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的,那么全球治理人才则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新回应,是对国际化人才的超越。
从国际视野人才、国际化人才和全球治理人才的概念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国际视野是国际化人才和全球治理人才的基础,外语能力或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和全球治理人才的基本技能。为便于理解,我们将全球治理人才理解为精英型国际化人才,将国际化人才定位为专业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将国际视野人才称为普及型国际化人才。对应中国高校办学水平的差异,包括外语类、对外经贸类专业高校在内的中国一流大学承担着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全球治理人才的重任。而占据数量和规模优势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当将培养国际视野人才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也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的重要使命。我们的研究目的正是为新时代中国高校培养国际视野基础性人才提供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中科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副校长郝跃教授认为,当前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大学人才培养更应该重视培养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在将一个学校的校风、办学精神等融入学子血脉并传承下去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让学生从局部区域走到全球舞台。[22]高校如何培养国际视野人才,如何将国际视野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国内教育理论和实践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研究。一是学校维度,集中在高校通过推进教育国际化层次与水平形成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条件研究。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战略、策略、路径与评价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二是学生维度,从人才培养的视角研究国际视野人才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观。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开发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国际观量表”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大学生国际化意识和影响因素差异。这类研究在美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经较为广泛,而在中国大陆尚处于起步阶段。[23]因此,我们的研究将具体到“学习者”本身的国际视野知识素养构建与国际视野能力的提升问题,奠定更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和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基础。
中国高校培养的国际视野人才应当具备哪些能力和素养特征呢?我们在表1王雪梅教授关于国际化人才的内涵描述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关于“国际化素养能力指标”[24]的基础上,归纳出国际视野人才所应具备的六种素质和能力,即国际化的世界知识和人文素养、国际化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国际化大环境下的家国情怀、国际化的思维能力、国际化的跨文化能力、国际化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具体见表2。
我们认为,“通用世界知识+专业国际知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是新时代中国高校培养普及型国际视野人才的基础性根本路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国际思维方式的训练、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进一步强化国际视野人才“知识——能力——素养”的巩固与提高,为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提供可能和便利。我们没有将精通一门及以上的外语作为国际视野人才的基本技能,这有别于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和全球治理人才的语言能力要求。我们认为,对于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外语好不是国际视野人才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它为国际视野人才、国际化人才和全球治理人才提供了先天优势条件。只要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能使用外语工具进行学习和信息处理,一样可以成为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
1.关于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实践的桥梁。[25]一般认为,课程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或专业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26]国际视野课程体系在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指导下,以培养国际视野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能实现六类能力与素养课程群组成的课程系统。
2.引入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如何构建国际视野课程体系?我们引入成果导向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的思路。OBE 由斯派迪(William G.Spady)在1981 年提出,并于20 世纪90 年代得到欧美许多学校的大力提倡。[27]2016 年6 月,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后,OBE模式被广泛运用到师范类专业认证、审核评估、专业综合评价和学分制改革等教学改革与管理领域。简而言之,OBE 模式最核心的理念就是采用“出口倒推”的设计模式,进行“反向设计、正向施工”。它聚焦于学生毕业时最终学习成果,并将最终成果通过顶层设计的方法分解到不同培养阶段和环节中,并建立人才培养的整个课程设计。[28]国际视野课程体系的设计基本遵循OBE模式的思路。我们从国际视野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入手,找准支撑和评价的内容和内涵指标,反向设计这些指标内容所对应的课程群,从而构建国际视野课程体系。在实施时,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开始组织教学计划安排,通过各类测试形式和结果对国际视野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评价。
3.建构国际视野课程群。国际视野课程体系的建设本质上是六种能力和素养的对标课程群建设问题,其目的是让新时代大学生在国际交往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全面、更深入了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原则、方案、行动并积极发挥作用。通过构建国际视野课程体系的目标架构,逐项搭建完成六种能力和素养的对应课程群。我们提出以下建设思路:通过“世界知识类课程群”的目标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具有较广的世界人文与经贸地理知识”,形成国际化的世界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各专业中外比较类课程群”的建设培养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国内外发展动态”,形成国际化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通过“思政理论课程群”建设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国际化大环境下的家国情怀;通过“形势与政策类课程群”的建设培养学生“了解和把握中国发展与全球热点议题的关联和大国关系”,形成国际化思维能力;通过“外国语言类和中外文化比较类课程群”建设培养学生“了解国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基本规则,掌握一定的国际语言技能”,形成国际化的跨文化能力;通过“国际视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网络判断、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能运用创新型思维发现和分析国际热点问题的方法”,形成国际化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29]其中,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是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范畴。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群”包含有省情、国情和国际关系等内容,我们将其单独列为一个课程群模块。六大类课程群对应国际视野人才的六种能力和素养,详见表3。
表3 国际视野课程群与国际视野人才具备的能力与素养对应关系
通常情况下,高校的课程类别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包括:通识必修课、综合实践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等,选修课主要是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在进行课程类型设计时,我们相应地将六大类课程群选择适合的类型进行归类。思政理论课程群和形势与政策类课程群主要在通识必修课中讲授,世界知识类课程群在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中都可以安排,各专业中外比较类课程群则主要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中呈现,外国语言类和中外文化比较类课程群通过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落实,部分文学类专业则需要专业基础课完成。而国际视野实践类课程群则放在综合实践课和专业实践课中落实。具体见表4。
表4 六大类课程群的课程类型安排建议
从课程群的教学模块来看,我们将六大类课程群归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下面我们从这三个模块分别探讨实现路径。
1.通识教育模块。这个模块包含了“通用世界知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两个主要内容,是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的重要知识和国际观的基础,是在高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和国际素养教育的主要载体。一是依托新时代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要求,继续推进以《大学英语》为主体的外语分级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强化大学英语和其他外语的学习。线下课堂讲授以教材为主,线上教学和翻转课堂以及课程实践作业的环节应以世界知识拓展和中外文化比较为主。二是在思政课程和“形势与政策”教学组织中,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头脑风暴”优势,在教学内容相对固定的框架内,突出省情和国际视野教育,拓展思政教育内容素材和案例库建设,探索适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政课课堂形态。落实全国思政工作会议要求开展中外对比教育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开展“形势与政策”慕课教学或者在相关专业增加“微专业”课程模块,将北京大学世界组织与国际治理微专业课程纳入国际视野人才培养计划。三是突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主题和区域特征,开设大国关系、世界经贸地理、“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知识的课程。通识公共选修课开设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军事、外交、历史、民族、宗教、艺术、自然、影视、娱乐等,以及国别概况等课程。
2.专业教学模块。随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于2018年1 月发布,全国92 个本科专业类587 个本科专业有了对应的质量标准。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都与国际有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可以接轨。具体来看有四个层面的工作:一是本专业内的任课教师在本门课程的讲授中要训练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的能力,要能了解该专业课程国内外最新的发展动态。这种综述训练就是给学生树立国际视野的思维方式和拓展国际化的专业知识。二是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计划)中必须有与专业对标高校、海外合作院校或中外对比差异的相关专业课程,将国际视野拓展与课程思政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从专业学习的视角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等;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史(外建史)》等;工商管理专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前教育学》等课程。三是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教学内容中的中外对比、国内外发展动态及世界知识拓展的相关内容要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在学科基础模块中有一门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同一学科学位下的各专业应该统一开设一门,如经济学类各专业统一开设“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动态”,一次一个主题,一次课解读一篇大师或著名学者的论文。选修课以专业技能课程为主、以本专业国内外对比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研究为主要内容。
3.实践教学模块。国际思维方式的训练、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需要在实践教学模块进行巩固和提升。一是落实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化、国际化。高校要充分利用自然风光旖旎、民族文化璀璨、历史遗迹丰富的资源优势,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为主要内容,立足各地省情特点建设理想信念与专业知识并举的各级各类实践育人基地。[30]设定拓展国际视野活动主题,开展“青年大学生海外游学冬令营(夏令营)”。设立“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基金项目”,资助青年大学生利用暑假、寒假、实习实训时间感受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开展“读懂中国”调研活动。二是在专业实践课程、实践作业、毕业设计等环节要安排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的内容和学分。发挥微博、抖音和哔哩哔哩平台优势,关注主流媒体和国际问题专家“大V”号,每年整理一篇本专业全球发展动态的报告,以个人视角或不超过五人的小组智慧对某一国际问题、某一国际组织、某一地区发展进行持续性关注。三是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参加与国际交流合作相关的活动。每年至少参加一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或一次国际交流活动,积极参加“互联网+”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有助于拓宽国际视野的学术报告、论坛讲座等,加入拓宽国际视野的学生社团。
国际视野课程、课程群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国际视野人才的基础核心要素。为确保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要拓宽学校的国际视野,丰富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和交流平台,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和教学体系,加强科研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健全国际化管理服务机构,塑造良好的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31]就落实课程教学管理而言,我们还需要完善以下保障措施。
一是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后工业化时代”、“现代高端服务业”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统一思想,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科研管理、国际交流合作、学生管理与服务、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及实践育人等各项工作要围绕这个定位谋划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和条件保障度的支撑条件。二是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规定和国际视野能力要求。调整学分结构,明确国际视野课程学分在总学分所占比例。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实践教学等模块设定一定学分比例为国际视野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和空间。三是优化国际视野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对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外国语言学习背景、地理学知识背景等知识素养的师资进行国际视野专项培训。四是成立国际视野课程教研室,组织对教材和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课程考核评价指标等教研活动。五是探索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效果评价。将学生参与国际性学科竞赛、国际学术会议论坛、海外攻读学位、海外就业、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就业等作为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学生个人国际视野能力塑造的重要考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