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忠 李双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发展起来的。文化自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重视文化自信、文化繁荣和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文化篇。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二十大报告 文化自信 核心价值观 道德实践
作者肖群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发展起来的。文化自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重视文化自信、文化繁荣和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一個历史过程。习近平同志一直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首次正式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一次以党的文件形式,明确表述“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两个结合”。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突出强调“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和理论论断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已经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特别是对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结合何以可能与意义的论述都更加全面深刻,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传达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这次会议对习近平同志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进行了系统总结,宣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形成。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自信与繁荣,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久动力与精神保障。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是长期指导我们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文化,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主要包括物质、制度和观念三个方面,但如果从狭义上看,文化实际上特指观念思想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物质、制度包括思想文化成果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人的观念与行动是文化的源泉和创造力所在。
文化是经过人民群众长期的历史实践逐步创造、积累、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文化自信必然包含着历史自信,尤其对中华民族而言,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传承延续至今不曾断裂的文明,因此,我们更有理由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对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好当代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以此为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当代文化建设要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党经久不衰的致胜法宝。我们既尊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善于结合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目标,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革命、建设与发展的巨大成就;“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在第一个结合思想解放基础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2]9。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通过实践我们看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厚植本国和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将马克思主义贯通到中华优秀传统中,融通到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基本价值里,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使我们的时代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这一“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3]315。实际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心是要将具有当代价值的理念运用到社会治理、家庭经营和个体修身等方面,以期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引领与塑造作用。
第二,当代文化建设要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4]339的使命任务。“举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当代文化建设的价值与目标引领,使当代先进文化建设有方向、有目标,不迷航、不偏向;“聚民心”即通过文化建设形成群体的文化自信,以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人民就会有信仰,国家就有力量,民族自然就有希望;“育新人”即培育具有新精神、新道德、新能力的人。事业都是人干出来的,现代化事业自然需要具有现代思想与现代素质的一代新人去创造,因此,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育新人”,它既是提高我们社会文明程度的主体目的又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主体条件;如何理解“兴文化”?文化是一种思想力、精神力,它不仅是内蕴于人心的精神、思想观念,也是一种事业和文明成果,因此,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必然是实现当代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展形象”,简言之,当旗帜举、民心聚、新人育、文化兴,必然会重塑中华文明礼仪之邦和现代文明大国形象,使中华民族以良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当代文化建设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终极目标。民族复兴作为亿万中华儿女矢志以求的理想目标,是我们时代的使命任务、巨大考验和历史功绩所在。近现代以来,为实现这一目标,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努力,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作为炎黄子孙、中华儿女,我们要以对历史和文化的自信作为我们团结奋斗的凝聚力,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文化建设并形成文化自信对于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是重要的手段与途径。虽然文化建设本身是社会治理的目标之一,文化自身繁荣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但相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极目标而言,文化自信还具有作为一种群体精神对实现这一目标的动力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以文化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踔厉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因此,文化自信是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内在精神动力。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身就是当代文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种和平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长久以来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國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根基。
总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4]10,只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才能达到高度文化自觉,最终实现文化自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二、核心价值观是坚定文化自信使“心往一处想”的同心凝聚力
文化学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在每一种民族文化中,价值观念、规范系统是该文化的核心要素。文化事业多种多样,文化观念丰富多彩,但在每一个社会、民族文化中都需要一种建立在普遍共识基础上的并且能够起到引领、整合社会价值目标、核心精神和规范力量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并形成全社会普遍高度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还是形成“心往一处想”的主体观念的前提,必将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这将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文化建设方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5]35,并将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2012年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内涵和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党和全社会的努力探索,我们着力培育并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得到广泛传播、努力践行,取得了良好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21这一表述是当前中国社会应该形成共识的方向指引,它与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梦以及核心价值观论述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在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应该以此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共识,如习近平同志所号召的那样:“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6]71。
第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意识体系。我们党是由五十六个民族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先锋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7]350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党以来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理想与制度追求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历史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经过长期努力、实践的结果。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始终要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体现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是内在统一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它代表了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以此作为导航仪与方向盘。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抓手,通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使中国富起来、强起来的信念,善于利用红色资源,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长期坚守的核心价值。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它包含着地理疆域、人民、民族、文化等多重要素。我们倡导爱国主义不仅包含热爱我们的国土、文化传统、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也包含着热爱我们国家这个政治实体。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的幸福才有保障,也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道德观的核心和灵魂。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切价值追求和政治治理都要坚持人民至上,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冲突时,我们又倡导和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先公后私,这正是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的高尚之处,也是我们的制度优势。“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8]8,正是依靠这种集体主义凝聚力,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够战胜诸多挑战,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第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这一文化基础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始终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精神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略之一。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11月考察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最高领导人考察孔府向全社会明确传递了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优良道德的信号。此后,习近平同志在各种重要会议和节日的讲话中均表达了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比如,习近平同志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9]7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0]7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此文件出台,再次表明党和国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首次明确提出在新的征程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1]13。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两个结合”,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重视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根脉,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离不开这片文化土壤和精神基础。中华优秀傳统文化长期以来对治国安邦产生持久深刻的积极影响,时至今日也具有重要价值,比如我们今天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与儒家的仁爱、民本思想相通;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也与儒家追求和谐的理想相一致;我们努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儒家的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念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政治建设、社会治理提供精神资源,也为人们的人际交往和个体安身立命提供无比丰厚的精神滋养,如其倡导“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等等,这些价值导向、人生智慧不仅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
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本着“扬弃”的态度和方法吸收外来的一切文明成果。所谓“扬弃”就是以去粗存精的辩证分析态度,对待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人类发展到今天,全球一体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也越来越广泛且充分。我们要本着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2]19-20 的态度正确对待西方文化。我们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同时也要吸收外来,既要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和立场,又要善于吸取外来文明的优良成果,不简单作“拿来主义”,但也不拒斥外来文明,抱着清醒的辩证立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在探索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方吸收,博观约取。比如尊重人的自由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因为它不仅能够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还可增加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但我们也要保持分析、批判的态度,平衡好主体“自由”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张力;又比如,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平等”是基本的原则,而中国传统的“礼”强调分、别、序,亲疏有别,上下有等的“等差”精神[13]63-64 。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很难实现绝对的“平等”,如果我们片面地将“平等”理解成“对等”,那么只会导致关系混乱、人情冷漠、社会无序。坚持传统伦理的等差精神与现代伦理的平等精神的互相借鉴、相辅相成才是建设现代真实伦理关系的应有之义。
三、道德精神与实践是坚定文化自信使“劲往一处使”的同德行动力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较好解决了“心往一处想”的问题。道德虽然与价值观一样也包含着价值观念,但却具有更强的实践性。道德精神必然集中凝结为人的某种精神品质、行为方式和实践作风,因此,加强全民的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可以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劲往一处使”的同德行动力。现代化是靠人干出来的,现代人不仅要具备现代科学技术素质,更要具有现代道德精神和品质。而这种精神、道德品质与实践必将成为推动伟大事业前进的直接力量。
在现代化理论中,有一种基本认知,即没有现代素质的人,就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因此,早在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就写出了《新民说》,主张要从民力、民智、民德诸方面改造国民性,培养他那个时代的新人。我党早期领袖蔡和森和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创办“新民学会”,也立足于培养革命事业的新人。在现代化事业阶段,我们党长期坚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4]40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些都表明,每一项伟大的事业都是以相应的人的素质为前提条件。民力如果仅指狭义上的体力的话,可能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健康等,智力则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也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而对于“民德”,则需通过社会教化、文化建设,培养具有现代道德精神品质的“新人”。因此,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文化方略就是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和中华民族整体道德素质。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之后我国公民在道德建设上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就。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修订发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际上,党和国家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关切,其中很重要的就是重视传统崇德向善精神,不仅希望用传统文化资源来治国理政,以德兴国,还要用这种精神滋养人民、立德树人,提升国人道德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15]137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则提出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44,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于民众来说则是要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关于道德建设,二十大报告有如下一段集中论述: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6]44-45
这段话可做如下几点分析:
第一,关于道德建设的主要抓手和目的。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道德建设的主要抓手,其目的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道德水准与文明素养。如上所述,自2001年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我们党便在全社会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我们要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因此,我们在道德建设中也采用了“公民”这一具有法权意义的称谓。公民即具有一定国籍并尽相应义务享有相应权利的人,作为党和国家推动的全民道德建设以“公民道德”命名,不仅体现着党和国家对公民的道德期待,也是作为公民应当遵守的道德规则和对国家与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这包括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公民的全部道德要求,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规范,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又新加进“个体品德”,可谓是一个全面的体系。但这毕竟难以穷尽人民群众无比丰富的日常道德生活,如何让道德建设与生活更贴近,与百姓更亲近,与实践更紧密?经过探索,我们认识到加强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必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具有悠久深厚的道德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道德精神资源,不仅有安身立命的价值指引,治国安邦的伦理原则,也有指导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丰富且具体的道德规范和指导人民进行自我修养的道德方法和教育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还在实践中以更加具体而贴近生活的家风家教形式进行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
通过上述抓手,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道德水准、文明素养。这两个方面刚好是道德建设在社会与个体两个方面要达成的目标。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自然包括诸多要素,但最主要是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特别是社会公共文明水平,树立中国礼仪之邦和文明大国的形象,这不仅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要实现的目标,也将成为我们的软实力。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正是前面论述的“立德树人”要达成的目标。道德的良好不仅体现在社会风气好、社会文明程度高甚至生态美丽上,还包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都得到普遍提升,这是真正的文化复兴的主体体现。
第二,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5]118。“三德”论最早是针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所谓明大德,就是要对党忠诚,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的党性,“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16]6,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无所畏惧,在千变万化的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所谓守公德,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心中坦荡。严私德,就是要保持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品行操守。这句话虽然最初是对领导干部讲的,但写进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成为指导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道德建设和自我修养的根本遵循。所谓大德就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公民道德规范,这也可以理解为国家道德和民众的政治大德;所谓公德就是民众的社会公共文明道德素质。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就提出了公德与私德关系问题的讨论[17]25-26,在长期的社会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我们努力纠正传统社会重私德而轻公德的偏向,但却又走向重公德而轻私德的另一端,实际上这也是不符合道德生活规律的。人是道德的主体,按儒家的观点,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基础,以能近取譬的思想方式来看,私德是公德的基础,近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看法。习近平同志近年来从干部道德修养的角度,重新提出了重私德的问题。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将个人品德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并举,使之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三,当前要重点培育和弘扬劳动、奋斗、奉献、创造、勤俭节约五种道德精神。二十大报告根据时代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下与未来要着力弘扬的五种道德精神,具有重要的實践意义。热爱劳动,本身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之一,这次首先对之加以强调是因为我们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任何建设事业和发展进步都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因此,特别需要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是劳动精神的更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它要求人们不畏艰险,攻艰克难、顽强拼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奉献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表现,它要求人们立足岗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这是集体主义、利他主义道德精神的实践体现;现代化事业的前进必须依靠创新创造,现代竞争也必须依靠创新创造,具有强烈的创新创造精神,才能铸造新的辉煌;我们要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长期坚持勤俭节约精神,俭以养德,奢必损德,勤俭节约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的一种宝贵精神品质。
总之,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与此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1]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心往一处想”的同心凝聚力,加强道德建设与实践形成“劲往一处使”的同德行动力,万众一心,同心同德,以文化自信为精神动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参 考 文 献 】
[1]新华社.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07766.htm.(2023-10-08)[2023-10-12].
[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17).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4]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5]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习近平.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9]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3]肖群忠.论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地位与作用:兼论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01).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6]马融,孔子.忠经·孝经.卢付林,注译.武汉:崇文书局, 2007.
[17]梁启超.新民说.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编校: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