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波
纵观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主要以唱游为主,初中阶段则是唱歌和欣赏对半,高中则以欣赏为主。以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四中等职业学校为例,学校第一年开设音乐课时,因没有教材,任课教师自己编写了校本教材;第二年选用普通高《音乐鉴赏》作为教材,后来选用了职业高中《音乐欣赏》(俗称老版教材);教材改革后,近几年开始使用新版的《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虽然教材组合有所不同,但就音乐欣赏而言,不外乎民歌、创作歌曲、歌剧戏曲、器乐和经典乐曲欣赏、舞剧音乐剧欣赏等常规教学内容。在上课的方式与教学方法上,也基本使用传统的讲解、播放视频、提出问题思考、观察聆听思考等。
目前,中职学校的音乐课基本都是一周一课,每一节课欣赏一个主题。虽然近年来,翻转式、微课式等教法非常流行,但由于中职音乐欣赏课的课时少、学生多,运用上述教法并不太适宜。此外,中职学生的实际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以我校为例,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中考分数也较低,学习习惯也较差,尤其在音乐能力方面基本停留在能够哼唱几首流行歌曲的水平上。可以这样讲,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中,要让学生做到“安静地听教师的讲解,认真看画面以及主动地去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实在是太难了。常常是课的开始部分学生还能坚持参与,而随着时间的增加其参与兴趣和动力急速下滑。基于此,為了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持久力,笔者通过不懈的实践探索出了以歌曲为载体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本文就其加以论述,旨在交流与共勉。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学科教学中的逐步深化,教育领域推出一批新政策、新举措。教师不单单要重视“主要学科”的课程开展,还要注重全面发展要求下的艺术学科的课程开展。这样,教师才可以在“综合性素养”的要求下,推动学生的全面性发展。音乐属于听觉艺术,是演唱者借助乐器、伴舞等艺术表演手段,以悦耳的声音表达和传递情感的“艺术”表现通道。欣赏音乐是人的一种经验性活动,是人的一种审美心理活动,是一种精神现象,需要人们亲耳聆听各种体裁、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乐曲。
音乐欣赏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和表现力,促使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的特征,从而启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好的世界、树立崇高的理想,自觉激发高尚情操,完善健康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丰富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就业、交往与发展基本需求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音乐是全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艺术;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宽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筛选教学内容 一是巧用课本,遴选完整歌曲。在现行的中职音乐欣赏课的教材中,有一些歌曲是非常适合用于教唱的。为此,笔者尝试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对教材中的歌曲进行遴选,选取了《我和你》《婚礼进行曲》《橄榄树》《月亮代表我的心》《常回家看看》等歌曲。
二是紧跟时事,选择热点歌曲。在运用歌曲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紧跟时事,选择一些热点歌曲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国庆节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类电影热播的契机,选择相应的电影主题歌曲加以教学。如,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热播时,开展针对《我爱祖国的蓝天》《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的音乐欣赏教学。
三是教材延伸,拓展多元歌曲。教材中涉及的歌曲是十分有限的,对此,教师要强化对教材的延伸,进而实现音乐欣赏教学中歌曲曲目的多元化。例如,再欣赏中国民歌时,可以学唱《茉莉花》《康定情歌》《爱我中华》,欣赏外国民歌可以学唱《友谊地久天长》,欣赏通俗、流行歌曲的时候还可以学唱《同一首歌》《传奇》《天路》等。以《茉莉花》歌曲欣赏为例,它是我国流传广泛的民族民间歌曲,几乎在每个年龄段的音乐教材版本中都会涉及这首歌曲的欣赏。教学中,笔者首先展示了具有江南特色的视频资料,以吸引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同时,请学生对照简谱进行自学自唱,找出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规律分配。然后,教师再通过优美、标准的范唱,帮助学生掌握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歌曲《茉莉花》的歌词朗朗上口,具有中国传统诗词的格式和韵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歌词逐步理解歌曲含义,这样再完成学习任务就成为水到渠成之事,音乐欣赏也就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事情。当然,我们还可以在声乐知识的其他范围加以拓展,着眼一个主题,开拓出不同的鉴赏含义。
夯实教学过程 第一步:识谱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简谱视唱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他们学歌基本靠“听”,大部分学生不能识谱,对音符1、2、3、4、5、6、7仅仅停留在“知道,但不会唱”的水平。当然,也有少数可以直接视唱的学生,但是数量非常少。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学生家长很少会有让孩子报音乐兴趣班进行学习的想法。学生仅有的一点音乐方面的知识能力,全靠在小学阶段的积累。初中三年,在“中考”的压力下,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然而,歌曲教学的顺利完成,学生能够识谱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因此,笔者在歌曲教学中降低了对视唱的要求,加大了识谱教学内容。例如,模仿电影《音乐之声》中的做法,从最基本的“DO、LAI、MI”开始,一个一个地教过去、学过去,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唱谱教学环节中。
第二步:范唱带领。在音乐欣赏教学实践中,当拿到新的歌谱后,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遍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大致的旋律印象,再通过教师范唱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笔者在教学中也经常会碰到有些谱子比较难,学生确实一下子唱不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使用最原始的“嘴对嘴地教”的方法,即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
第三步:练习熟悉。熟能生巧,任何技能想要得到巩固,反复的自我练习必不可少。歌曲教学中的视唱练习就是把眼睛所看到的数字转化成音乐的过程,它需要眼力和脑力的配合。对于不会唱谱的人来说,这难于“上青天”,只有多练。所以,在歌曲学习的初期,很有趣的事就是经常会看到学生在掰着手指或者用拼音、白字等做笔记,虽然方法略显幼稚,但笔者认为这说明学生开始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应予以鼓励。
第四步:歌词学唱。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歌曲在网络中都会有很多种版本。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寻找所学歌曲的视频、音频,从大量的资料中筛选出最合适中职生的版本。虽然工作量上有点大,但其对于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不可小视。有时,笔者会多准备一些版本,旨在适应男生班、女生班、混合班等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且也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版本歌曲风格进行对比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歌曲与其他声乐艺术形式一样, 是由歌词与乐曲、文学与音乐的艺术结合产物。在歌曲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对歌词内容的赏析与感悟上, 而要重视对音乐意义的感悟;不能仅仅注意歌曲歌词与音乐上的表面意义, 而要采用整体的视角解读艺术的意义;更不能过分关注歌曲所带来的瞬间感官刺激,而要對作品的文化艺术内涵加以深度思考与感悟。
第五步:检查评价。一是个别辅导。在学生自由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现场学习情况,若发现学生有问题时可以俯下身子和其讨论解决问题的对策。二是花式抽查。如果“只有练习,没有检查”,学生就不会把课堂参与当回事,时常表现为坐在那里发呆不配合,所以必要的检查不能缺少。中职学生性格活泼、随意性比较大,为此在评价上,教师也要“不按常理出牌”,可以进行小组抽查(每个人都会轮到),也可以进行随机抽查(抽查的理由可以千奇百怪,由教师决定,也可以让学生来出点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环节往往是最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每次抽查结束,教师也应进行适当点评,让学生都能了解自己唱歌方面的不足,加以改进。
课外延伸实践 一是歌曲排练。学唱歌谱、学唱歌词,还仅仅停留在歌曲学习的初级阶段,为了提升中职生的音乐能力,教师还可以尝试进行“歌曲排练”。具体实施如下:学会某一首歌后,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选好组长,各组按照教师分配的区域,由组长主持讨论排练,教师巡回了解讨论过程。适当的时间后,学生们回归原座位,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对各组的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并布置下一节课上台表演。二是专业延伸。带领学生观看音乐专业学生的声乐课,深入了解歌曲演唱的专业学习情况,模仿歌唱家的现场表演,开拓中职学生的音乐眼界,提高学生对“唱歌”这一领域的认识。三是合唱排练。在具备了一定的唱歌基础后,可以组织学生尝试简单的班级合唱训练。合唱是一种群体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净化心灵,同时还能让每个学生学习初级合唱指挥动作,加深他们对音乐节拍的感受,以便更好地参与音乐欣赏。
降低要求,灵活调整 在实际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笔者深深感到,虽然教育部制定了相当详细的目标、步骤和计划,然而一层一层执行下来,到了基层,音乐教育成果还是相对薄弱。按理说不论是普高生还是中职生,都统一接受过义务教育九年的培养,音乐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或多或少都应该有一定的基础。但现实却是,学生在识谱、视唱、节拍、节奏等基本音乐常识和能力上非常欠缺,往往表现为“一问三不知”“不认识简谱”“不懂得节奏”。为此,执教者需要针对这样的教学对象,不断调整教学的难度,选择适合职高学生的歌曲,并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加以运用。
不厌其烦,耐心教导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面对音乐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时,教学只能从零开始,教学过程上需要不厌其烦、耐心再耐心,教学内容上需要一个音一个音地教过去,教学方法上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咬”过去。虽然是简单的事情,但通过重复做的做法也实现熟能生巧的目的,实现通过量变逐渐向质变的转变。受中职生身心特点及其特殊性的影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拔苗助长。同理,在运用歌曲提高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效率的实践中,我们也同样需要“不厌其烦,耐心教导”。
紧跟时代,艺术永恒 歌曲的世界浩如烟海,各个时代的优秀歌曲数不胜数,但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代表性的曲目。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在对歌曲作品赏析过程上,我们应秉持以审美为核心,突出音乐艺术所追求“真、善、美”,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并主动地去感受美、发现美、寻找美。在教学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经典、永不过时的歌曲,同时也可以穿插具有时代感的新颖歌曲。总之,无论如何加以选择,我们都不要忘记艺术的本意,一定要利用好每周一节音乐课的宝贵时间,把真善美带入课堂。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审美心理活动,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以歌曲为载体开展中职生音乐欣赏教学时,采取以下举措:一是筛选教学内容,二是夯实教学过程,三是课外延伸实践。在具体实践中践行者则需要根据学生实际,降低要求,灵活调整,不厌其烦,耐心引导,紧跟时代。研究证明,经过持续的教学摸索,音乐欣赏课堂上学生的上课状态有了明显改善,喜爱上音乐课的学生越来越多,课堂中无聊、睡觉的学生也少了,更多的学生开始越来越愿意配合音乐老师的安排,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的教学环节中来。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在课堂检查中总是会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了整整一学期后还是不会唱音符或者不能开口唱歌。针对中职学生爱唱流行歌曲的特点,以后还可以逐步增加流行歌曲的比例,多设计让学生们自我创造的教学环节。总之,为了更好地在中职教育阶段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对中职音乐课目的重视,以满腔的热情去感染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