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锦烨/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纷纷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将其有效运用到日常经营管理中,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帮助企业打破了传统管理界限,为业财融合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持,财务人员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实时查询和了解各项业务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全面收集、整合、分析各项业务数据,准确掌握企业发展情况,为提高各项数据尤其是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与全面性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业财融合已经成为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实现财务管理转型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当前背景下,大部分企业虽正在积极探索业财融合路径与措施,但受多方因素的制约,其实际工作效果不甚理想。基于此,文章从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实现财务管理转型的意义切入,分析其在具体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建议,仅供参考。
业财融合 企业 财务管理转型
业财融合是一种依托信息技术实施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简单来讲,就是将财务管理前移,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有效结合,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导向性作用,指导各项业务活动规范有序开展,确保企业持续获取经济利润。为了实现转型发展,企业必须积极探索业财融合的有效手段和措施,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加快转型步伐,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经营实力的持续增强,以往粗放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企业正常运行与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实现转型升级。财务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为切入点,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持续增强整体竞争实力。
随着行业内部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如何实现降本增效成为各行各业亟须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企业可以实施业财融合,优化调整内部资源结构,引导全体员工形成成本管理理念,不断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以获取更高利润。同时,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向价值导向型模式转变,企业可以深入挖掘和使用各业务活动中的数据信息,以顺利开展各项业务活动。
现阶段,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加快财务管理转型、推动业财融合的重要性,纷纷开始探索业财融合路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业财融合效率低下,进度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财务管理转型困难重重。究其根本,在于业财部门的活动目标存在明显差异,二者未实现统一。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财务部门开展各项活动的目标在于加强企业运行成本管控,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而业务部门开展各项活动的目标是提升部门业绩,完成各项业绩指标。此外,财务部门还需要履行风险管理职能,落实风险分析与预测工作,为企业编制加强风险防控的相应方案,还要为业务部门提供有效的改进建议,以确保业务活动有序开展。业财部门目标不统一,长此以往,二者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大,无法实现协作配合,严重阻碍企业业财融合。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业财部门相互独立,财务部门对企业各业务情况、流程、内容等信息了解不到位,在核算时主要以各业务部门提交的发票票据为依据,导致其所编制的预算规划经常脱离实际,可行性不强。同时,各业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相应的财务数据作为参考,极大地弱化了财务管理对业务活动的指导性作用。财务人员认为自己只需完成如账目记录、报表绘制、会计核算、报税纳税等财务管理工作即可,业务部门参不参与相关工作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企业部分业务人员认为实施业财融合只会增加自身工作负担以及抑制相应权力行使,对其存在抵触情绪,从而阻碍企业推进业财融合,不利于企业实现财务管理转型发展。此外,引进与落实业财融合使财务管理人员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单纯的财务会计型人才已无法满足企业实际工作开展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业财融合是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当前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企业虽已引进信息技术,但信息技术的利用率过低,内部信息共享效率低下,尚未实现实时共享,无法为业财融合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依据,对企业实现财务管理转型造成了巨大阻碍。现阶段,大部分企业都未实现业财数据实时、全面共享,各业务部门无法及时将业务活动开展中产生的信息和财务数据上传至财务系统,信息传输滞后,数据处理效率低下,财务人员无法及时掌握企业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和经营管理现状。
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信息,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开展财务专项工作时,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提升财务基础性工作效率和质量。但从当前企业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虽已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但应用率较低,侧重于收集和整合财务数据信息,忽视了收集、整合非财务数据,导致数据分析结果中财务数据信息占比过大,财务管理范围狭窄。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引导业财部门人员正确看待业财融合,主动打破沟通壁垒,为企业实现财务管理转型奠定基础。在具体工作中,企业应落实轮岗制,定期委派财务人员参与一线业务活动,贯穿业务活动始末,以充分了解业务活动内容、流程,积累业务工作经验,更好地发挥其对业务活动的指导性作用,为企业实现财务管理前移奠定基础。同时,财务人员还应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开展以财务管理为主题的专项培训,增加业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储备,引导其正确看待财务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业财部门活动目标的有机统一,促使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注重提升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随着企业的不断运行与发展,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越发明显,企业必须积极更新财务管理模式,拓宽财务工作范围,不能仅仅停留在业务数据分析、发票凭证录入、财务数据收集、财务报表编制等层面,将工作重心逐渐从事后控制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转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切入:第一,积极消除部门之间的沟通壁垒,强化财务部门与其他各职能部门尤其是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助力企业持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成本;第二,在企业内部积极构建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增强管理体制机制的标准性和规范性,促使其向程序化方向发展,逐渐在内部搭建“业务+财务”的新型管理体制,实现财务管理前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优势作用,确保财务管理贯穿业务活动全过程,以更好地指导业务开展,促使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业财融合队伍,为相关工作开展和落实奠定人才基础。在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会计型财务人员已无法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因此,企业必须注重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打造高素养的人才团队,为企业健康发展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企业应积极鼓励财务人员自我提升,引导其主动参与外部培训、讲座等,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等;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开展以管理会计、业务活动等为主题的转型培训,在引导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型人才转型的同时,促使其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企业业务活动流程、内容等,确保其能够站在财务的角度为业务活动开展提供更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业务活动有序开展。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开展以财务管理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丰富业务人员的财务理论储备,确保其能对业务活动展开更全面的思考,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奠定基础。除此以外,企业还应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和轮岗制。
为了加快业财融合进程,实现财务管理转型,企业必须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财务信息共享平台,消除信息壁垒,确保业财信息实时共享和交流。第一,企业应积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依托信息平台增强业财系统的内在联系,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实时获取业务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第二,在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应及时将产生的数据上传至共享平台,实现数据集中化管理,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为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共享营造良好环境。第三,企业应在内部加大对信息共享的宣传力度,确保各层次管理人员和基层普通员工了解和掌握信息共享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除了涉及企业经营决策的关键性数据信息,其他运营数据必须实现共享。
为了提高业财融合效率,实现财务转型升级,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内部信息数据的使用价值,拓宽应用范围,拓展应用深度。首先,企业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的数据范围,基于企业经营范畴,明确数据信息范围,保障数据信息全面有效。同时,制定财务管理决策,不仅需要考虑财务数据,还要考虑包含市场信息在内的非财务信息,以全面了解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助力企业推进财务管理转型。其次,提高内部信息数据的利用率,从多个角度切入,全面分析业务部门的信息与数据,以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层与决策者制定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和保障,为企业加快会计职能转变以及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奠定基础。
在数字化背景下,企业运行发展面临的风险类型更加多元,风险来源也更加复杂隐蔽,财务风险管理模式逐渐向动态化、实时化与系统化方向发展,企业在动态化监测财务数据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完善业财融合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健全风险识别机制和预警体系。从识别、预估、警示、判断、处理这五个阶段切入,实现系统化风险管控,实时抓取数据,初步判断风险来源和风险类型,合理预测风险等级,预估处理难度,在综合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合理制定风险应对方案,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落实,并动态跟踪与监管落实过程。总而言之,企业可以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识别预警机制及时确定潜在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控,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以减少企业损失,推动企业发展。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积极引入现代化财务管理工具,将工作重心放在价值创造上,为企业实现精益财务管理奠定基础。财务人员应基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具体工作开展需求,积极引入和使用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联动分析与预测业财数据。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财务数据挖掘、价值创造等方面的优势,助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例如,企业可以通过综合使用EVA 和BSC 的作业方式,合理评价财务与经营发展的业绩,统筹安排和调整内部资源结构。
企业应引入和使用ERP 信息系统,优化和健全业务系统与资金管理系统,并以其为基础,加强业财融合管理系统建设。企业可以通过ERP 系统有效开展报表管理、财务凭证生成、信息采集等财务工作;基于业务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业务系统加强对各业务环节的管控,如成本管理、研发环节管控、采购环节管控;由资金管理系统负责各项涉及资金的管理工作,如合同管理、费用收支等。企业可以通过业财融合管理系统实现财务信息与经营管理信息的集成化管理,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查询和掌握相关数据信息,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工作意见与建议。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管理转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积极推进业财融合,持续优化和调整内部管理体系,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充分发挥业财融合的价值与优势,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虽已实施业财融合管理,但实际管理水平远低于预期。在此情况下,企业必须从多角度综合分析与研究,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效益,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动态化监督,及时发现业财融合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助力企业逐步实现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