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影/文
孙景斌,黑龙江北方工具有限公司第一任厂长。1945年10月,47岁的他离开三五九旅化装改扮、长途跋涉,从湖北来到东北,接受了创建兵工厂的重要任务。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回忆,一起追寻这位老厂长生命中的峥嵘岁月吧——
抗日战争前期,孙景斌从事人民教育事业。那段时间,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教育下,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十分痛恨。七七事变后,1938年6月,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艰苦抗战岁月中,孙景斌跟随部队,转战晋、冀、鲁、豫、湘等省。期间,曾被阎锡山匪军抓去,在敌人与酷刑面前他守口如瓶,保卫了党组织。获救后,腿上留下了残疾,但他从不叫苦,照样跟随部队行军打仗。1942年,在三五九旅参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边战斗、边生产,在打破反动派的封锁中成绩显著,受到上级表彰。1944年冬,他随三五九旅南下,转战千里,对日寇作战,消灭了大量敌人。部队生活艰苦异常,脚裂了很多口子,穿鞋都困难,但为了行军跟上队伍,他就用线将口子缝起来继续冲锋陷阵、打击敌人。
1950年工厂由兴山迁往牡丹江,工人们正在装运机器设备
1946年1月,孙景斌带病接受了军工生产任务,在一无厂房、二无设备、三无材料、四无工人的极端困难情况下,他和同志们依靠党的领导和当地人民政府的支援,广泛发动山村的农民群众,白手起家创建自己的兵工厂。为了建厂房,他走家串户去动员农民献木料。为了组建工人队伍,他一个一个找青年农民谈心做思想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一无工资,二无其他待遇,甚至连吃饭的粮食都紧缺。但他与同志们攻坚克难,在重重困难的阻隔下毅然决然建工厂、造子弹。
1946年6月,反动派大举向解放区进攻,我军正处在防御阶段。因此,兵工厂厂址一时难以固定,今天迁这,明天迁那,给建厂带来了更多更大的困难。孙景斌就带领着工人队伍,边搬迁、边建厂,日夜奋战。那时,战争打得越来越紧,前线急需大量的弹药供应,为了早日造出子弹、支援前线,孙景斌团结同志,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立功”运动……
在运动中,他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研究试验、制造弹头。没有机器,自己造机器;没有铜炉,自己造铜炉。他们自己动手制造了压延机、脚扎机等数十台土机床、土设备,很快打开了生产局面,造出了大量子弹、手榴弹运往前线,为东北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个时期,孙景斌的身体很不好,同志们都劝他休息,他却说什么也不肯,照样和工人一起日夜突击生产。最后,身体支持不住,晕倒在厕所里,幸亏抢救及时才没有出大问题,但等身体稍好些后,他马上又投入了工作。
在工作中,孙景斌不论条件好坏,都能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在他的一些书籍上,有许许多多的重要标记,写满了学习体会。孙景斌在学习上既力求甚解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论是学政治,还是学技术,每学一个问题都要弄懂、弄通。
工厂搬到兴山后,组织工人训练队,他讲课时,常讲学习的重要意义和自己的经验体会。孙景斌在学习上十分较真,在生活上又特别俭朴、平易近人,完全像个朴实憨厚的老农民。他常对子女们讲抗战时期的艰难:“有时,多少日子也见不到一粒粮食,全靠野菜充饥,还要行军打仗。现在,有粮食吃,有衣穿,和那时比,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千万不要忘记过去。”他还利用晚间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要求他们积极上进,刻苦学习,以劳动为荣。
对下级和群众,他也非常关心。在兴山时,逢年过节,总是和工人们一起包饺子、吃年饭,给大家讲革命故事、做思想工作。工人们都很喜欢他。当看到有的同志生活上有困难,就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给别人用。他说:“这钱是党给的,大家分着用吧。”所以,他借出去的钱,从来也不要。
沈阳解放后,他遵照党的指示,离开亲手创建的工厂和战友,奔赴新解放区去开辟工作,临走的时候,大家难舍难离,但为了全国的解放,只好互相勉励、挥泪作别。
老厂长那对党忠诚的心、无私无畏的战斗风格、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憨厚俭朴的生活作风,深刻地烙印在了所有北方工具人的心中,感召着后来人继往开来、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