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策略

2023-12-05 07:05赵宇星
经营者 2023年14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绩效评价财务人员

赵宇星/文

微利时代到来,企业竞争趋于白热化,众多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已经实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制造企业不仅要重点关注产品质量与品质的提升,树立创新意识,还要加强成本管理,培育全面成本管理文化,将成本竞争优势从价格延伸至成本管理体系,不断推动全员、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体系建设,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制造企业应将推动精细化成本核算与管理作为重要抓手,严格控制与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所有损耗,加强对各项费用支出的审核与控制,并借助ERP 系统,全面了解企业在产品生产、研发等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结构,并对成本支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进行研究,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文章站在制造企业角度,从成本核算方法与体系、预算执行与控制、成本管理手段与方法、成本绩效评价管理四个方面洞察企业成本管理的痛点,梳理企业成本发生的业务场景,实行全过程成本控制,促进成本管理职责落实到岗,不断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成效。

制造企业 成本管理 策略

制造企业应注重成本管理工作,推行全过程精细化成本管理,通过事前目标制定、事中成本信息实时反馈与精细化控制、事后成本分析与考核工作,建立全面、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实现对成本费用的全面控制。制造企业要想有效控制成本费用,就要确保成本信息准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与成本计算期,准确地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只有充分了解成本结构,才能制定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方案,降低企业成本支出。

除此之外,制造企业还应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采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加强对资金支出流程的审核。通过预算,严格审核与控制企业各项支出,科学调配内部各项资源,全面降低成本支出,实现企业良性运行与发展。

成本管理概述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损耗进行核算,并对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与优化,力求以最少的耗费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管理行为。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成本核算不精确,核算体系不健全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成本管理的整体成效具有重大影响。企业应开展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工作,充分了解成本结构,对成本支出进行精准管控。目前,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不精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制造企业领导与财务人员都比较关注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针对企业重点领域与环节都采取了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与措施,但领导与财务人员对精细化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还秉承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理念,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财务人员只是为企业业务人员提供的成本数据进行统计与核算,未深入企业实际业务活动,导致成本信息不及时、准确性不足。

第二,制造企业成本分配方法较为简单,采取实际成本法,未真正考虑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只是根据历史成本进行核算,导致成本核算结果偏离实际。有些企业所选用的成本计算方法较为简单,采用品种法等传统的方法进行核算,没有对产品市场需求与发展动向进行研究,难以有效控制成本。成本核算不到位,使得成本数据无法真实反映生产成本的实际情况,财务无法通过核算数据监督车间生产成本,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失控。

第三,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对归集方法与核算流程没有详细的规定,也没有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核算工作未充分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活动,核算结果比较粗略,无法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预算控制未充分发挥作用

预算控制对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制造企业应加强预算管理,通过预算调配企业内部各项资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企业成本支出。制造企业的预算控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领导与财务人员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财务人员只重视预算编制环节,不关注预算执行与分析环节,无法将预算执行结果与企业预算编制方案进行对比,难以了解预算执行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因此无法及时改进与调整工作理念与方法,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工作质量。在预算编制环节,财务人员只是根据业务人员提交的各项数据编制预算,不重视预算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其他部门人员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没有深入预算执行过程,在实际活动中未树立资源节约意识,更没有深入践行预算管理理念,预算控制效果不显著。

第二,预算控制效果与全体人员的意识与积极性有关,要想提高全体人员的参与度,就应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评价理念引入预算管理活动,从而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制造企业没有认识到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未将预算执行结果与各岗位人员绩效工资及岗位晋升相关联,员工无法积极投入预算执行工作。同时,制造企业没有针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财务人员只是将预算执行结果直接上报给管理层,未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也未有效处理各部门在预算执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预算目标难以实现。

成本管理手段与方法单一

制造企业的部分财务人员依旧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只是树立了节流意识,过多地限制企业各项成本支出与资源的使用,未考虑到企业产品质量与工作效率等问题。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费用,但也会使企业陷入单纯降低成本的恶性循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有些大型制造企业的产品类型多样、业务较为复杂,但仍采用单一的成本控制方法,没有根据自身实际发展变化进行调整,也未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进行改进,缺乏灵活性,影响成本管理效果。更重要的是,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中没有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没有将成本管理系统与采购系统、产品生产系统、销售系统等全面连接,财务人员无法全面了解某一项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支出,难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活动进行可视化监督,无法充分落实目标成本管理。

绩效评价工作不到位

成本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参与到全过程成本管理工作中,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目前,部分制造企业没有完善成本绩效评价体系,没有明确各部门在产品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控制责任,没有设置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无法全面衡量与评估全体人员的成本管理结果,同时没有明确各个环节成本控制的负责人,无法追究其责任。制造企业没有将绩效评价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也没有明确规定绩效评价的目的、周期以及流程,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难以深入贯彻践行目标成本管理理念。

制造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策略

实行精细化成本核算,健全成本核算体系

第一,制造企业应实行精细化成本核算,财务人员应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粗放式核算与管理方式,树立全过程成本核算与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成本管理成效。制造企业应针对领导与财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宣传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详细讲解成本核算标准与方法等内容,促使领导树立战略成本意识,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各个环节进行管控,同时促使财务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精细化成本核算的相关理念与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精准计算企业的产品成本。

第二,制造企业应正确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度。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制造企业的产品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财务人员应加强对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学习,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实际,选择和应用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准确计算出企业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从而合理定价。财务人员要想提高成本核算的精准度,还应树立业财融合意识,主动深入企业业务活动,尤其是产品的生产车间,了解每一种产品的生产流水线,了解不同类型产品成本产生的因素,从而有效完成成本归集与分配工作。

第三,制造企业应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制定成本核算工作目标,规定具体流程,有效约束财务人员的成本核算行为。财务人员应及时处理各类成本信息,并严格按照相关管理流程与规范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增强成本核算的规范性。

实行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控制

预算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具有良好的作用。在编制预算时,企业应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增强预算的灵活性,选择滚动式预算编制方法,遵循“由下至上,上下结合”的原则。财务人员应全面审核业务人员提交的预算数据,核对其真实性与准确性。同时,为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财务人员还要收集多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生产经营方面、市场方面和社会环境方面的信息,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和同行发展情况,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编制预算。为强化预算控制效果,企业还应开展全过程预算管理工作。

在事前环节,财务人员应树立管理会计思想,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事前预测与规划职能,预测与分析企业的产品生产与经营活动,从而制定科学的产品生产计划与营销方案。在事中环节,企业应加强对各项费用支出的审批与控制,完善资金支出审批流程,针对预算内的资金支出,应严格按照层级审核流程进行审批,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制造企业还应当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在预算管理活动中引入绩效评价管理思想,全面考核预算执行结果,从多维度评估全体人员的预算结果,了解各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强化预算控制。

创新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

制造企业应当创新成本管理理念,结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同时,应当树立全过程成本管理理念,重点管控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直至售后的所有环节。例如,在产品原材料采购环节,采购人员应加强对材料市场采购行情的研究与分析,了解原材料市场价格走势;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以合作价格采购原材料;加强对产品到货验收的管理,针对一些存在质量问题的货物,及时申请退货或换货,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而在产品营销环节,市场调研部门应当加强对市场的分析,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了解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在完成市场调研之后,方可进行产品研发,并且要及时根据市场调研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减轻库存压力。

制造企业还应当选择灵活的成本管理方式。在项目开展前期合理编制预算,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成本支出进行管控,通过预算统一调度与安排企业内部资金,确保实际支出在预算范围内。另外,制造企业应当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产品的研发、生产、采购与销售环节集中到统一的成本管理系统中,打通各个管理模块,实现成本数据共享。财务人员要对成本基础数据进行梳理,全方位监督与分析成本管理工作,强化全过程成本控制。

加强绩效评价与管理

制造企业应当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将成本管理评价方法应用到成本管理活动中。企业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应当明确绩效评价工作的具体目标、实施步骤与流程,严格划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与权限,落实管理责任,通过绩效评价有效降低成本。制造企业还应设置多维度考核指标,包括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企业各部门与相关负责人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价,结合奖罚制度,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奖励或者作出惩罚,增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显著提升成本管理成效。企业还可以引进第三方审计机构,对自身成本管理结果进行审计与监督,纠正成本管理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优化成本管理理念与方式,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是制造企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提升利润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制造企业实现稳定运行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制造企业不仅要将成本管理的重心放在产品生产制造、原材料采购与研发环节,还要关注产品全价值链上其他环节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尤其是销售、物流费用与售后环节的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领导与财务人员不仅要关注预算编制环节,还要将目光聚焦在预算执行阶段,只有全面控制预算管理的过程与结果,才能实现预算管理目标。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绩效评价财务人员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