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2023-12-05 02:26:48王洁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9期
关键词:三新工作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王洁

[摘    要]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运用文献法研究“三新”背景下如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运用观察法将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工作策略。在学生青春期发展的特殊时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社交心理、逆反心理并设计教学内容。指向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调适、自我发展,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学习、休闲辅导中,营造良好文化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三新”背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

“三新”指的是新课标、新教材、新考试。新课标展现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两个部分,凸显了时代性、思想性和整体性,提升了对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的具体要求,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导。新教材能帮助师生更好地展开研究,促使学生适应新考试的要求。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基于“三新”背景设计工作策略,运用教材,体现出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在未来的考试中快速调整心态,提升考试成绩。这样才能更好地构筑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认识到学科价值。

一、基于初中阶段,探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学习心理,激发内在动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他们的社会阅历得以拓展,思维方式出现变化,在人生的各个关键阶段,面对各种不同的压力。教师要结合特殊时期的特点优化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更健康地生活。

笔者结合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参与到角色扮演的活动中,想象自己快速长大,但是又缺乏责任意识,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并思考要如何提升学习动机。笔者还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了奖惩措施,让学生制定本周、本月、本学期的学习计划,看看能否做到,并给予成功实现计划的学生一定的奖励。对于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则组织他们思考要如何找到问题和排除困扰。如有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态度不够,总是得过且过,笔者推荐其采用同伴激励法,让其他同学和其一起学习,在他想要放弃时给予激励。

教师可以采用合理的奖惩手段,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其主动投入学习,还可以进行合理的归因训练,让他们找到学习无法进步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二)社交心理,提升移情能力

初中生认识到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心理困惑。如有的学生同伴关系紧张,情绪容易激动,缺乏亲社会的行为,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等。教师要关注他们的社会心理,引导其采用移情的方法感知他人的想法,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这样就能更好地维持同伴关系。

“揭开人际吸引的奥秘”一课能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倾听他人的心声。笔者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感受对方的情感,思考自己的做法是否伤害了他人。如有学生嘲笑他人的鞋子破了,发生了争吵。在角色扮演中,他感受到自己的嘲笑会给同伴带来伤害。有了感触后,该学生主动向对方道歉,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嘲笑他人。在移情活动中,学生感触到他人的内心感受并认识到哪些无心之举可能会伤害对方,进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更好地和他人接触。

新课标认为要采用组织活动的途径进行教学,注重体验参与。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合理运用新教材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整社交关系澄清问题,提升心理素质。

(三)逆反心理,撬动创新思维

青春期的学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这促使其变得更独立,能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也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逆反心理,将负面情绪变成积极创新的正向动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考虑到初中生在青春期独特的心理状态,笔者围绕“情绪ABC”一课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能将逆反心理转变成创新心理。在任务一中,学生要找一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自己“看不惯”,对父母、老师等成年人有哪些不满,然后探究这些情绪出现的根源。在任务二中,学生要试着将负面情绪转变成正向创新的动力。如有学生不满父母干涉自己的兴趣爱好,认为兴趣爱好不会影响学习,那么他们既要让学习成绩稳定发展,又要在自己的兴趣方面展现出才华。又如有学生不满教室呆板的设计,那么他们就要通过展现出创意来开展设计活动,从黑板报、文化角设计等角度入手优化学习环境。

教师要创设轻松的互动环境,让学生将逆反心理转移到培养创造性思维上,消除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初中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如果能合理引导,则能促使他们得到更好地成长。

二、指向自我调整,探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一)自我认知,直面异常现象

要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三新”背景下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整,提升其心理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让他们掌握心理卫生知识,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在面对异常现象时,不会惊慌失措,而是冷静沉着地解决问题。

结合“成长变变变”笔者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了解初中生在生理、心理上存在哪些变化。首先让学生分别在纸条上写下自己身上出现的巨大变化,然后整合信息,看看他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可以发现,在生理方面男女身体发育而出现的变化,让他们感到困扰。在心理方面,随着他们更了解社会,遇到了更多挫折,他们面临了更多压力。最后笔者让学生互动讨论,认识到这些变化都是青春期出现的正常现象,并让他们思考要如何冷静应对。学生认為对于身体变化,需要冷静面对,避免慌张,对于挫折逆境,则要寻求同伴的帮助,激励自己,这样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青春期,学生出现了一些身体变化,情绪也常常激动,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他们神经活动抑制能力比较弱,情绪体验起伏性较强,容易出现两极化的情绪变化。如果他们能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变化,就不会慌张失措,能冷静面对异常现象。

(二)自我调适,化解不良情绪

在学生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调适的能力,学会化解不良情绪。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选择音乐调节法、自我暗示法、合理宣泄法等问题,消除负面情绪,更好地适应自己出现的问题。

围绕“情绪变奏曲”一课,笔者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扰的事情,激发了哪些不良情绪,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方法。如有学生提出在青春期常常出现烦躁的心情,容易和别人吵架。由于该学生十分喜欢音乐,所以笔者就推荐了“音乐调节法”,让他在烦躁时倾听音乐,消除紧张、烦躁、愤怒等情绪。还有学生提出自己成绩不好,所以有较大的自卑心理,笔者推荐他使用自我暗示法,告诉自己能完成任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从而激发自信心,让他更勇敢地挑战自我。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自己的心理困扰,并找到了解决情绪问题方法,释放内心的压力。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内容,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指导他们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从而化解负面情绪,更好地融入生活中,提升社会适应性。

(三)自我发展,增强韧性意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养,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教师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意志力,有效控制自己,还要指导他们学会设计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

“我觉得我很棒”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并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发扬自己的优点。笔者组织学生参与到“勇攀高峰”主题活动中,首先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特点,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笔者重点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差,但是擅长美术、音乐。其次再让学生拟定计划书,从自己的優缺点入手,计划后续的学习方向,先设定周计划,然后扩展开来,设计整个学年的计划。笔者则主要引导他们提升韧性意志,让他们积极记录下完成计划的情况,发现无法完成目标时,则给他们鼓励,让他们反思自己为何会产生放弃的念头,促使其继续向上。

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学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品德,成长为人格健全的人。

三、聚焦心理特点,探析心理健康教育

(一)融入学科学习,潜移默化

基于“三新”背景,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促使他们劳逸结合,融入学科探究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新教材完成新课标的要求。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提出要提升学生的道德,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其教学内容和心理健康学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学会保护自己”主要介绍的是注意安全,保护自己不做危险的事情。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注意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笔者就将这一课和道德与法治中的“我们与法律同行”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安全,遇到了不法分子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有学生认识到在过马路时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做出横穿马路等危险的事情。还有学生提出若遇到打架斗殴等危险的事情,要找机会脱身并尽快报警,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安全。结合学科学习,学生认识到保护自己,一是避免做危险的事情;二是在遇到危险时如何化险为夷,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除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语文、美术、音乐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赏析水平,发展其心理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消除负面情绪,还可以利用数学、物理等学科,帮助学生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学会辩证思考。这些方法都融合了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

(二)加强休闲辅导,合理宣泄

在学生课余休闲活动期间,教师也要适当辅导,帮助学生培养丰富的兴趣爱好,并在参与兴趣活动的过程中合理宣泄负面情绪,进而提升健康心理。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能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以放松的心态进入考试,符合“三新”的要求。

学习“快乐由我”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说说如何能合理地利用休闲时间,适当放松自己。学生围绕“如何才能更好地宣泄负面情绪”“有哪些适合中学生的放松方法”“如何合理调配放松和学习的时间”等问题进行探讨,找到解决生活问题的具体方法。学生发现适当地参与音乐活动、体育锻炼等都能促使自己身心放松,要注意把握好时间,将休息和学习穿插在一起,做到张弛有度。

教师要积极联系学生家长,让他们认识到休闲和学习之间有辩证性关系,适当地休闲能促使学生调整心态,解决内心困扰,进而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后续学习。

(三)营造文化环境,正向引领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构筑的教学活动场所,其中包含着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等元素。在初中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筑良好的文化环境,如通过黑板报、文化角等方式优化班级学习环境,又如积极参与校园文化节等活动。通过正向引领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结合“真我的风采”,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创设文化环境的方法展现自己的风采。学生首先要分小组讨论,看看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设计改造,如有学生提出从黑板报和文化角入手创设“书香”班级。其次,再组织学生细化策略,探讨设计主题是什么,每一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收集相关资料,怎样进行分工等,再安排他们参与到具体活动中。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多关心学校、社会上的其他文化活动,利用班级微信群与同学们交流信息,如看到某文学网站组织了征文,则可以将征文链接转发到微信上,和其他同学分享,感兴趣的同学组团一起去参加征文,相互探讨如何能提升写作水平。在一系列活动中,班级的文化氛围更浓厚,这样起到了正向引领的作用。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消除学生内心的消极情绪,让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姿态融入校园建设和自我管理中。学生的内心感受更舒畅,学习效果也更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挖掘教育资源,结合校园学习环境开发更多素材,完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彦华.浅析有效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学周刊,2021(16).

[2]马丽芳.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探究[J].知识文库,2021(16).

[3]蒋冬梅.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及实施路径探索[J].家长,2021(22).(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三新工作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11:33:30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强化国企安全保卫工作的策略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7:44:43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37:54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35:05
纵览之“三新”
旅游纵览(2016年4期)2016-03-29 11:07:47
纵览之“三新”
旅游纵览(2016年4期)2016-03-29 11: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