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晚卿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88)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成为突出问题。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面临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劳动力流失等困境。同时,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单一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农民素质与技能水平的不足等也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1]。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举措。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育和发展农村的特色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因此,对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的探究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2]。文章以广东湛江地区为例进行探究,湛江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还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探究其特色农业发展路径,将农业产业与当地自然环境、产业结构相结合,可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构成要素包括市场需求导向、本地资源优势、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农户和生产基地以及政府支持与利益联结机制。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3]。其中,市场需求导向是指特色农业的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确定特色农产品的品种、规模和质量要求,以满足消费者对特色产品的需求。本地资源优势是指特色农业应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包括土地、气候、水资源等,选择适宜发展的农业产业,如水果种植、畜牧养殖、渔业等,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是指特色农业发展需要确定主导产业,即在本地具有竞争力和特色的农业产业,作为发展的核心支撑。同时,建立龙头企业,通过整合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带动农户参与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户和生产基地是指农户是特色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色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需要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其参与特色农业的发展。此外,建设适宜的生产基地,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设施条件,为农户生产提供支持。政府支持与利益联结机制是指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制定有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加强对特色农业的宣传推广。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农户间的良好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一种发展模式,通过整合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环节,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农业产业化理论提供了指导和框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要素包括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农户、生产基地和支持机构。主导产业是指在特定地区具有竞争力和特色的农业产业,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支撑。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通过整合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推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4]。农户是特色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生产基地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设施条件,为农户生产提供支持。发展路线图如图1 所示。
图1 农业产业化理论发展路线
参与式发展理论强调尊重贫困户的差异性和平等协商的原则。在脱贫攻坚中,贫困户具有不同的资源、能力和需求,应充分尊重其差异性,并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让其参与决策和制定相关政策。这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建立双向沟通机制等方式实现。在发展过程中,外来者(如政府、开发机构、专业人员)的协助是必要的,他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资源投入和管理经验,帮助贫困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外来者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原则,充分尊重贫困户的意愿和需求,与其进行合作和协商,确保发展过程具有包容性和公正性。通过参与式发展的方式,贫困户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同时,参与式发展还注重提高项目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的利益和效益。
湛江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广阔的农用地、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湛江市在粮食种植和农海产品养殖方面具备优势,对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有着重要贡献[5]。
1)地理特征。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三面环海,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南北高中间低,地形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
2)土地利用。湛江市的土地利用情况为平原面积占66%、丘陵面积占30.6%、山区面积占3.4%。农用地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7.1%,种植业是主要农业形式。
3)海洋资源。湛江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拥有长达1 556 km 的海岸线、30 个岛屿和101 个港湾。此外,湛江市还拥有广阔的浅海滩涂,约占广东省面积的1/2,总面积达10 万hm2,相当于广东省陆地面积的1.4 倍。
湛江市拥有丰富的特色水果资源,被誉为水果之乡。这里产出红橙、荔枝、火龙果、芒果、木瓜、香蕉、菠萝等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形成了具有湛江地域特色香味的水果品牌。例如,廉江市以红橙而闻名,雷州市是芒果的故乡,徐闻县以菠萝产业而著称,遂溪县则是火龙果的主要生产地等。截至2020 年,湛江市园林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0.6 万hm2以上,而在“十三五”期间,水果累计产量达到1 332.79 万t,相较于“十二五”时期增长了22.3%。这些数据表明湛江市的特色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为当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作出了重要贡献。
湛江市海岸线约占广东全省海岸线长度的40%和全国海岸线长度的10%,这使得湛江市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包括520 多种海洋鱼类、28 种虾类和547 种贝类。这里盛产龙虾、珍珠、鲍鱼、膏蟹等海产品。目前,湛江市已经建立了海养珍珠、对虾、鲍鱼、泥蚶、江珧、文蛤和优质鱼网箱养殖等八大基地,初步形成了综合发展的格局,包括中深海捕捞,远洋渔业和养殖、捕捞、加工等多个方面。其中,湛江市的对虾产业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涵盖了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规模和交易规模七个方面的全国第一。这些数据表明湛江市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特别是海洋渔业领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湛江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增速变化趋势如图2 所示。
图2 2016—2020 年湛江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增速变化趋势
湛江市特色农业发展存在一些基础薄弱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振兴构成了一定阻碍。湛江市虽拥有广阔的农田面积,但存在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2018 年湛江耕地总面积50.7 万hm2,而有效灌溉面积为22.9 万hm2,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5.16%。2020 年底,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仅占全市全部耕地面积的60%。这意味着仍有相当一部分耕地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抗灾防灾能力较弱,土地质量不高,田块细碎化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限制了农田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影响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湛江市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渠道相对闭塞。一方面,农产品加工技术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多样化产品的需求;湛江市水果和蔬菜加工率不到10%,这意味着大量农产品没有得到加工和价值增值的机会。菠萝加工后产生的废弃物渣占比高达50%~60%,菠萝的卖相差残次等级,以及菠萝叶等农副产品的利用不足,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损失。另一方面,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流通成本高,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和销售网络。这些问题导致湛江市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益有限,难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特色农业发展的效益和竞争力。然而,湛江市特色农业产业链在一些方面仍存在薄弱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农业生产与加工环节脱节。在湛江市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农业生产环节与加工环节存在较大的脱节现象。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0.62∶1.00,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产品生产者与加工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导致农产品生产过剩或供需不平衡。农产品在加工环节的转化率低,无法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政府支持与利益联结机制不足。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制定有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加强对特色农业的宣传推广[6]。此外,需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农户之间的良好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加强宏观调控和完善发展规划是促进湛江市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建议。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特色农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市场情况,调整政策措施,提高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7]。政府应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有利于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推广的政策措施。这包括提供财政补贴、减税优惠、金融支持和技术指导等,以降低特色农业的生产成本,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保护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权益。完善发展规划是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制订具体、可操作的发展规划,明确特色农业的定位、目标和发展路径。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政府、农业企业、农民等多方参与的发展格局,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8]。通过监测和评估,政府可以及时调整政策措施,解决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加快产业化融合和建立产业联盟是促进湛江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通过产业融合和联盟建设,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首先,加快产业化融合是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政府应鼓励农民、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各方主体积极参与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促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融合发展[9]。政府可以提供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建立产业联盟是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可以引导农民、农业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产业联盟,通过合作共享资源、信息和市场渠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共享。产业联盟可以整合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体系,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政府还应加强对产业联盟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产业联盟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各方的权责和利益分配机制,促进联盟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服务,如市场营销、品牌推广、质量检测等,帮助产业联盟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形象。
文章以广东湛江地区为例,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湛江地区作为拥有丰富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的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通过分析湛江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薄弱问题,包括水果、蔬菜加工率低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足等,提出了两项重要的政策建议,即加快产业化融合和建立产业联盟。产业化融合方面,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发展规划,引导各方主体参与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建立产业联盟方面,政府应推动农民、农业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盟,共享资源和市场渠道,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体系。强调政府在产业联盟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提供相关支持和服务,促进联盟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湛江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