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泗河
2022年10月,秦泗河教授与北京积水潭医院杜辉医师克服诸多困难远赴墨西哥,从第五届世界肢体重建大会主席墨西哥的De la Huerta教授和巴西的Jose Bongiovanni教授手中,接过第六届世界肢体重建大会的火炬(图1)。此次“接力”标志着国际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中心由西方向东方转移,同时证明了中国是目前全世界应用Ilizarov技术与肢体重建最活跃的国家。第六届世界肢体重建大会拟于2024年9月17—22日在北京召开(图2),无疑将推动“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这个新兴交叉学科在中国的跨越性发展,为经典骨科范式的创伤救治、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开辟新的篇章。
图1 2022年10月14日在墨西哥坎昆,第五届世界肢体重建大会的两位主席将代表主办权的火炬传递到秦泗河教授手中,正式宣布秦泗河教授接任第六届世界肢体重建学会主席,任期两年
图2 第六届世界肢体重建大会主形象
“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学科的优势在于覆盖了因临床过度分科而造成的诊疗盲区,全方位、深层次地解读肢体,运用生态医学理念指导临床实践,最大限度地捕捉临床生理、病理、心理与肢体畸形转化信息,提高评估、诊断与决策的正确性。通过外环境的调控与内环境的干预,调节内环境的代谢,进而影响基因调控,以“取生态之灵、康疾患之身”为目标,使人体进行良性的自身调节。“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学科所涌现出的诸多研究热点,已显示其走向生态医学的发展趋势。
在此背景下,《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于2023年第10期组稿“Ilizarov技术与肢体重建”专题,恰与第六届世界肢体重建大会的征稿内容一致。有关“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简称肢体重建)”概念、理论、医师培养等问题的认知,本文特以中国文化的思维模式进行简要阐述。
张力应力法则是20世纪50年代骨科领域里程碑式的发现,通过体外、体内的应力调控,驾驭驱动生命自然之力,再生修复肢体的创伤与残缺,已成为不变的真理。这种骨科自然重建的广泛适应证与奇特疗效,引导相关学科领域走向仿生学重建的前沿,在医学理念与认识论的层面,使过度分化的骨科亚专业与相关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趋向整合统一。其临床实践、理论框架、医疗模式与广泛的手术适应证,是跨越传统学科界限合作的产物。肢体重建外科之所以存在诸多学术热点,归根于临床实践,并以问题为导向,从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疑难问题。
由于当前的临床学科分化过细,好比钻入枝叶而忽视了森林,显示出诸多盲区与弊端,导致医师对跨学科、系统性骨科疾病的诊疗能力降低。在肢体重建外科的理念与临床思维指导下,任何创伤与疾病的治疗应尽量按相同治疗原则和评价方法统一起来。肢体重建外科所诊疗的病种几乎覆盖了骨科所有亚学科,以及其他学科涉及的肢体形态异常与功能障碍问题,如创伤、感染、遗传疾病、内分泌疾病、老年性骨关节退变、皮肤挛缩或缺损等。现代肢体重建外科在临床上已建立了“人是整体存在”的哲学观,进入了不分部位、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病种的“大一统”视角,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临床医学“大整合、新重组”的理论架构与临床实践。
人类的骨关节是自然界唯一完全适应直立行走的骨架结构。自从人类直立行走后,肢体畸形主要发生在脊柱和下肢。以脊椎动物从四足爬行到两足直立行走、婴儿从爬行状态到形成个体化步态为肢体重建的思想指导,秦泗河教授提出并践行了骨科自然重建理念,秉持“一走、二线、三平衡”的下肢重建原则,构建了采用简单方法解决从爬行状态重建直立行走能力的技术体系。
蝌蚪变青蛙、幼虫变蝴蝶是生物“量变到质变”的奇妙现象,说明生物有能力在极短时间内长出需要的组织和器官,同时去掉不需要的组织。Ilizarov技术牵拉组织再生模仿自然,呈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即牵拉应力从量变渐进的不显著变化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使组织内部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进而引起质变,质变不仅是量变的结果,还是下一阶段量变的开始,如此周而复始、不断转化。牵拉应力控制下的肢体自然重建通过上述循环往复,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质的飞跃,使肢体由残缺变为正常。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问题是时代的镜子、知识的种子,新问题导致新知识的增长,新观念、新技术将重塑对现代骨科学的认知,而广大患者的健康需求则是肢体重建外科发展的真正动力,医患共同驾驭自然之力修复肢体损伤与疾病是人性与医学本源复归的主旨与方法,引导着我们从生命源头与运动本质上思考以“肢体重建外科的理念和方法”治疗多学科疾病的奇妙现象,贯通思考与纠正当代骨科学界积累的弊端问题。
从全球视野看,以Ilizarov理念和方法主导的肢体重建外科的治疗范围仍未到达边界,甚至已经拓展到内科领域,如头颅、颌面等部位的缺损与疾病。目前,对于简单骨骼牵拉能治愈某些疑难疾病的奇特疗效,生物学研究方法还不能完全证实其机制(图3)。
图3 患者,女,14岁,先天性右胫骨半肢畸形、踝关节缺如、足极度后翻,行右小腿-踝足2次有限手术结合Ilizarov技术牵拉重建
凡是伟大的必定简单,创世者把圆形赋予宇宙,让星系环绕固定的轴心做旋转运动。Ilizarov教授把环形外固定器赋予医学界,在固定的力学结构下重建肢体的平衡与对称。肢体重建在运动学上显示出高度的统一性,如患者局部血液循环越差、年龄越大,组织应变与再生重塑能力越差,又如儿童肢体重建速度与效果明显优于成年人、任何成年人肢体延长与重建的牵拉速度都不能超过周围神经生长的速度(约1 mm/d)。Ilizarov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灵魂是“医道法自然”,效仿自然化育万物的方式,创立了自然法则之上的肢体重建技术体系,符合生命起源于自然的根本法则。
本期专题组稿展示了外固定与肢体重建领域的最新成果,既有老技术的长期随访结果,又有新应用的成果展示,手术部位包括膝部、小腿、足踝、腕手;治疗病种包括创伤、畸形、骨感染与罕见骨病,如硬皮病、软骨发育不全导致的肢体畸形。外固定器构型介绍了经典环形外固定器、微型外固定器的创新应用,并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六轴外固定器在下肢畸形矫正与骨折中的应用。以泰勒空间外固定器(Taylor spacial frame, TSF)为代表的六轴外固定器,在矫正长骨旋转畸形和移位畸形方面的效果比经典环形外固定器明显优越,能够简化手术方法和操作流程,在某些方面更具有经典环形外固定器很难达到的临床效果。被引频次最高的30篇Ilizarov技术中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一文中呈现了相关学者的贡献、Ilizarov技术经典文献与近年来肢体重建的热点和前沿动态[1]。中国在肢体重建外科的学科共识、诊疗病种、临床架构、医师规范化培训等诸多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与西方国家尚有很大差距。臧建成医师和郑楷贤医师向我们介绍了参加2023年英国赫尔肢体畸形培训班的见闻,值得中国同行借鉴[2]。
肢体重建医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能力储备,需要养成终生学习、思考与探究的习惯。要调动内心的智慧潜能,重建自身的良医人格,使自然之道、科学准则与医师的医法相适配。理解与坚持循序渐进、“量变到质变”“从士兵到将军”的大医成长规律,正所谓“功到自然成”。
秦泗河教授认为外固定肢体重建具有三重属性:以生态为师、以运动为魂、以医道为心。用“天地人”一体之演变,看待肢体重建存在与发展的全局,欣赏“以变为美”的骨科(肢体)再生重建过程与结果。
要驾驭好Ilizarov技术与肢体重建,医师必须塑造立体、非线性的多元哲学思维,辩证分析医器、医术、医道与医患的关系,这也恰是中国经典文化、中医整体观、方法论的临床思维优势。凡是生根的,才是绿色;入心的,才成正道。肢体重建外科技术体系已经扎根于有无相生、道法自然的中国哲学土壤,必将唤醒医学界对Ilizarov技术的全面传承、应用与发展。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培育出一大批心灵手巧、踏实认真的肢体重建骨科医师,将是社会之幸、患者之福。第六届世界肢体重建大会的钟声已经响起,中国医学界迎来了向世界同道学习先进技术、交流医学精神和优秀文化的千载难逢机会,应进一步加强肢体重建学科建设,规范各类名称术语、操作规程,积极整理准备创新性研究成果,以更加饱满的风貌展现给世界各国同道。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