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云卷绘浮华

2023-12-02 00:00:00敖羽菲
现代阅读 2023年15期

天地不语,白云悠悠。但思维像飞鸟,正与浮云一同分享心中的欢愉。

盛夏浮云的裙摆扫过树梢,惊起停歇的飞鸟。我透过层层树影,仰头追寻阳光,更忆起了一段藏在云朵深处的回忆。

酷暑,尽管身在凉爽的画室里,也拂不去内心的燥热。手里拿着刚刚着完色的线稿,轻轻放下画笔,却又重新拿起,笔尖悬在空中久久未落。

明明和原画几乎一模一样,可为什么我画的这幅看上去呆板而没有灵魂,空落落的?我感到有些挫败,脑海里此时像是有一团扯不开的线。窗外蝉声阵阵,扰得人更加心烦。云的边缘染上金色的颜料,晃晃悠悠地向城市上空飘来。

带着满腹的不解,我最终找到了老师。在听我诉说完困惑后,她眨眨眼,颇有些顽皮地对我说:“整天待在画室里多无聊呀,自然才是艺术的源头,多去看一看天空中的云吧,多想一想,思考一下为什么身边的事物会是这样的颜色或形态。云朵会告诉你答案的。”

云朵会告诉我答案?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细细地思考着老师说的话。抬头看向天际,仍然是大片大片雪白的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呀,我心想。

真正的转机与灵感是源于一个周四的中午。我走在学校的小路上,习惯性地抬头望向天空,发现有云朵缀在天空中。云朵的周身镀着金色,在浅色的天空中甚是好看,美得像是莫奈笔下的油画。

为什么原本白色的云会是金色的呢?我有些不解,便上网查阅了资料。原来,中午时分阳光比较强烈,打在较薄的云层上,云便成了金色。反之,云朵背光的一面就是黑色的阴影。我再次抬头望向天空,云朵依然留在那儿,此时正值盛夏,空中无风,阳光穿透云层,赋予了自然万物别样的姿态。

一抹灵光在脑海里闪现,原来老师的话是这个意思——绘画是自然万物经过人们观察与深度思考的呈现,而不是我们主观的臆想判断。只有对观察到的景象多加思考,才能在画中留下最真实、最美好的模样。

我再次铺开一张画纸,用铅笔勾勒出脑海里的云卷云舒。抬头,看见一朵白云晃晃悠悠地飘向远方,映照着世间的浮华模样。天地不语,白云悠悠。但思维像飞鸟,正与浮云一同分享心中的欢愉。

其实,绘画如此,学习如此,生活亦是如此。只有多思考、多联想,不断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拓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拥有更协调的生活方式。就像天空中的云朵,因为阳光而被赋予了卷舒自如的模样。

教师点评

作者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深入思考与细致观察,打通了学习与生活的关联,让笔下的云有了独一无二的姿态。而思考前后的“卷”与“舒”,其实也是人生的两种姿态。作者用“云”这一线索贯穿全文,将“画画”这一个大的素材,聚焦到一朵云的变化上,体现出选材的具体与典型,使文章中心突出、详略得当。作者还巧妙地运用环境描写暗示心理转变的过程,文笔细腻,富有画面感。(罗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