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豁然开朗,恍若清秋将晚的阳光悠悠晃晃,如同广阔江面上停留的微风,缱绻而绵长。
评委老师纷纷鼓起掌,我深深鞠躬,走出考级室。走廊上,秋日傍晚的阳光斜斜地倾泻在眼前的绿叶上,略带着昏暗的橘黄色彩晕开来,我仿似看到鄱阳湖碧波万顷,在夕照下浮光跃金。
一个月以前,老师找到我,让我准备古筝考级,曲目是《渔舟唱晚》。接下来,我便每天到琴房练一次古筝。
《渔舟唱晚》并不是很难的曲子,但其中有好几处摇指,若是用扎桩摇的话前后转换会接不上,而悬腕摇我尚不熟练,连贯性总是不够。没d027b3a02072ef878cee44f95987bc7edb24bb9d2857557babb582e88e497cb3关系,这不还有一个月嘛,我信心满满地想,勤加练习,总是能练好的。
不料天不遂人意,明明每次去琴房都很认真地练上一两个小时,摇指的部分仍是断断续续的,要么就是太僵硬弹不出感觉,要么就是力度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显得杂乱无序,严重破坏了整首曲子的意境。为此我苦恼不已,垂下头,心乱如麻。就在此时,忽然听见推门的声音,老师走进来,坐在我身边。
“是不是摇指还没有练到位?”她看向我,目光柔和,并无责备之意。我闷闷地应了一声。花了那么多时间练习,怎么长进却微乎其微?我不由得抱怨起来。
“要多思考,找到练习的技巧,这才能事半功倍。”说着,她把手腕停在弦上一指的距离,示范着如何快速摇腕。琴弦细微地震颤起来,“哆”的摇音清晰有致,瞬息间又转成了“唆”,流畅中毫无杂音。
我一愣,好像有些明白了。回忆着她的动作,拆分步骤,按阶段突破,循序渐进地练习。我发现首先要放慢摇指的速度,把动作练标准,再练习手腕的灵活控制与手指的力度形态,先从低音弦开始练会更容易。
两周下来,我的摇指技巧真的越来越熟练,放到乐曲中也不再突兀生硬。我也渐渐懂得,之前漫无目的地练习又怎会换来成效呢?只有抓住问题的根本,才能够精准地突破解决。
考级的日子很快到来,我满怀信心地再弹起这曲《渔舟唱晚》,勾托抹托,劈托扫弦所拨动的音符与摇指相衬,更添韵味。演奏中,似有晴光溢出云层缝隙,有落日沉在远空霞彩,有雁阵轻点江面,水波浅浅荡漾,染得满江都是橘色,渔民欢歌唱晚,在暮色下荡桨归舟。
一味用时间累积进步是无用的,只有多思考找到问题,并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才能高效进步。
心上豁然开朗,恍若清秋将晚的阳光悠悠晃晃,如同广阔江面上停留的微风,缱绻而绵长。
教师点评
文章借学习古筝这一经历充分体现出“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结构完整,主题突出。小作者以细腻的文笔,运用丰富的心理描写,将学习古筝的体验变化充分展现出来,并巧妙地对曲中意境进行描写,首尾呼应,使《渔舟唱晚》这一乐曲有声有色,富有画面感,为文章增添了几分意境美。(罗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