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妹
摘 要: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在本质上是指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思想表达和理论阐释。构建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进而加强中华文明影响力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作出多维阐释,深刻回答了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何在、优势如何形成、怎么彰显优势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创新了我国政党政治的话语表达,对于解决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构建中仍存在的有理说不清、说了传不开、传了叫不响等问题,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充分转变为意识形态的话语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表征。“西方国家策划‘颜色革命,往往从所针对的国家的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制度开始发难,大造舆论,大肆渲染,把不同于他们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打入另类,煽动民众搞街头政治。”[2]这使得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诠释中国崛起的政党制度原因,阐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成为新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问题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民政协、统一战线、政治协商、多党合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多维度揭示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内涵,不仅充实、创新了我国政党政治的话语表达,而且对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构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引作用。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的新时代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3]。作为中国原创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释放出制度优势,但在理论阐释上长期处于发声不够的窘态,迫切需要构建与其优势发挥相匹配的话语体系。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的有效供给,既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展示良好的政党形象和国家形象,又能增进新型政党制度的自信和认同,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在新发展阶段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水平集中标识着政治实践的发展状况,攸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经受住“四大考验”,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整饬党风,惩治腐败,清除党的肌体中的“毒瘤”,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在政党引领国家发展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党的建设之间存在紧密关系,直接影响着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质量和水平。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来看,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方,能够从内检视问题,通过自我革新和自我净化实现自我提高;各民主党派处于参政方,能够从外透视问题,实现外部提升,“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和谐政党关系有助于各党派“在其位,谋其职”,共同投身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论证说明、充分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合法性、正当性以及这一制度安排的有效性,能够帮助我们党明确自身政治定位,深化对执政使命、责任、宗旨的认识,也有助于提升民主党派参政监督意识,从而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发展。
(二)塑造良好的政党形象和国家形象的战略需要
政党形象和国家形象都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的政党形象和国家形象,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正处于战略崛起的中国一直面临政党形象、国家形象被挤压、歪曲、玷污的巨大挑战,这其中有我国政党制度优势话语构建相对滞后方面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形象与国家形象有着直接的同一性,政党形象是国家形象的最核心内容和最基本依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重大场合就政治问题和理论问题发表观点的时候,必须“自觉维护党的威信、维护党中央权威”[4],“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5],从话语的视角对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提出了新要求。塑造良好的政党形象和国家形象,首先需要明确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是什么。构建一套持之有故、言之有物、入脑入心的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以话语艺术精准阐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立场、运作程序和价值旨归,描述中国话语中的政党图像、国家图像,有助于民众理性看待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实践中的成效与不足,扭转国际社会不利舆论风向,消除一些人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误解,更加丰富生动地塑造党和国家的正面形象。
(三)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和认同的客观诉求
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构建对提升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和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成就和显著优势,目的就是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制度自信。”[6]坚定制度自信以认同制度优势为首要前提,没有对制度优势的充分把握和认识,就难以生成真正的制度自信。“语言是促进阶级共识达成的工具。”[7]构建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对于增进政治信任、促进民族融合、提升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為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还没有被民众广泛了解,一些人因认识不足,掉入西方民主神话的陷阱,沦为西式民主的拥趸。要以“普遍的、共同的语言”讲清楚中西方政党制度的差异以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哪些方面比西方政党制度更有优势,讲清楚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如何来、有哪些给老百姓带来实在利益,讲清楚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必然随着制度本身的完善充分展现出来,消除民众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疑惑和偏见,为提升政党制度自信和认同提供话语支撑。
(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西方政党塑造的一元化“自由民主”话语世界,及其确立的竞争选举的政治合法性评介标准,垄断了国际民主政治的话语权。但是民主在其实现形式上不该是单一刻板的,而应是丰富多样的,世界上本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如果仅用西方价值评价体系来裁剪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与实践,就会得出否定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结论,就会犯颠覆性的错误。社会主义民主在制度程序和民主实践中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来保障真实性、广泛性、有效性的实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其提供了制度依据和法理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过多次具体阐释,他指出,“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8],“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就是这种民主最基本的体现”[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序、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推动民主广泛、有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建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有利于说明中国民主政治的独特发展路径,塑造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观念认识,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提供合法性和正当性。
二、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了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由谁说、说什么、为谁说、如何说等重大理论问题,为新时代构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的主体构建
话语主体标识着“说话人”的特定身份及其观察、透析问题的视角。根据话语构建目标的指向、话语受众的辐射范围,以及话语传播效果的“个性化”需求,話语主体的选择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性的。就目前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主体集群建设来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政府,作为最权威的政治话语主体,承担着建设话语体系的主要责任,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有着最高的解释权,这归结于我们党领导人民推动国家建构和治理的历史和实践。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也都“有所作为”,在舆论引导、对外交往中以经验“现身说法”,将自身思想意图、利益诉求等通过话语传递出来。包括各级党校、干部院校,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在内的知识分子,作为学术话语主体,则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学术探讨、课题研究、基层调研等方式,从理论上解读、说透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政党研究中心,更注重赋予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一定的科学性,发挥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大众话语的主体,倾向于从“我”的视角出发,对新型政党制度作出“与我相关”的经验评价,建立一种有温度、亲和力强,富有公共性与社会性的话语。总之,不同话语主体借助协调沟通机制合作与互动,发挥着系统、联动的整体性功能,集权威性、学理性、公共性于一体,在多种话语方式的转换中诉说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发挥的“中国故事”。
(二)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的价值构建
价值立场问题是话语体系构建的核心议题。话语背后是价值观,隐含着“为谁发声”的语言逻辑。中国话语在叙事本质上是为人民群众立言,为中国故事解码,讲究“耕好自己的地”,而不是为资本代言,也不会服膺于西方的逻辑。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推动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的属性决定的。在唯物史观理论视阈中,“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0]。为人民代言、为群众发声的朴素情怀,构成马克思主义最鲜亮的政治底色和最厚重的价值底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体察和关怀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历史命运中概括、总结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新”的方面的优势,指出它“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11],既是对我国制度优势的“真实面目”的精准阐释和反映,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党不忘初心、深切关怀国家命运、人民命运的崇高价值追求,显示出对人民立场和人民利益的坚守和巩固。
(三)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的内容构建
伴随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逐渐彰显,作为其理论总结的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在实践中也逐渐充实、丰富和完善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党的领导制度、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制度等制度建设经验,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作出了全面而精准的诠释。习近平总书记从“内生”的视角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12],基于新旧政党之分,概括了新型政党制度的利益代表优势、功能优势和效果优势。他同时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进行论证、阐释,指出这一制度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政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民主理论及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3],能够聚合社会分散力量从而“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并从比较视野出发以“三个有效避免”[14]概括总结了我国新型政党制的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从多个维度阐发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深刻揭示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从哪里来、有哪些、如何转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夯实了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的内容基础。
(四)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的媒介构建
话语是“一套在一定的历史时空规限下相互联系的思想,它嵌在文本、言词和各种践行之中”[15]。话语内容的呈现、传播、编辑、反馈等都需要媒介载体来“运作”,依赖于媒介全面、立体地展现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新时代,党高度重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的媒介构建,包括文本媒介、新闻媒介、网络媒介等。在文本媒介方面,出版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著作文本,也包括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学术专著。新闻媒介是话语表达和传播的重要中介,传统型媒体如电视、广播、电影等在报道领导人活动、党的政策和意图,在展现党和国家的历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新媒体发展日益发挥着放大“话语圈”的功能。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官媒相继开通了微博和抖音账号;学术刊物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如《社会主义研究》杂志近期集中推送解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和效能的文章。通过积极利用、严格监管,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和渠道得到有效利用和开拓,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传播的“时效度”得到保证。
三、构建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面临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16]。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仍面临多重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西方政党政治话语霸权的侵袭;二是多元社会思潮的话语阵地争夺;三是政党制度优势理论解释力本身还不充分。
(一)有理说不出:西方政党政治话语霸权的渗透解构意向凸显
长期以来,西方國家垄断了对自由民主概念的定义权、解释权以及评介权,并“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7],造成“似乎只有西方两党轮流执政、多党竞争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才是主导人类民主政治的样板”[18]的迷惑景象,中国政党制度倒被扣上“非民主型政党”的帽子,被肆意划归为霸权型政党体制[19]。作为世界话语传播渠道的实际主控者,西方媒体总是乐此不疲炮制人权、东方威权主义、东方专制主义等话题,以期论证中国的“政治不正确”。网络空间资本殖民构筑的“核心-边缘”结构更是放大了西方话语的霸权效应,使得部分中国学者丧失判断力和自主性,“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20]。从文化心理学来看,自我贬低、矮化的媚外心理隐喻着“我不如西方”的话语陷阱,强化了西方话语霸权的“外溢”。这些都严重阻滞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价值和优势的正确认知,使我国政党制度优势处于“有理说不出”的尴尬境地,陷入被动“他塑”的困境。
(二)说了传不开:融媒体时代多元社会思潮对话语阵地的侵占
伴随以移动网络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的加强,话语阵地的“分割”问题日益凸显和复杂起来。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歪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共产党的社会思潮,在各类媒体平台相互激荡、交锋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挤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空间,对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构建造成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当前西方媒体在国际传播中仍然占据着主流位置,发达国家提供八成以上重要的国际新闻[21],西方四大主流通讯社每天的新闻发稿量占据了整个世界新闻发稿量的五分之四[22]。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传播格局中,西方国家借助影视、博客、慕课、微博、推特等媒体技术,搭乘媒体融合发展的“便车”,把普世价值、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西方话语植入网络文化,悄然散播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西方思潮。西方国家在鼓吹资本主义制度、多党制的同时,变着花样地唱衰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上攻击我国政党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 最终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23],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构建产生了强烈冲击。
(三)传开叫不响: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的现实解释力不充分
话语作为一种“精神食粮”,只有与党的建设、国家建设的现实历史相结合,才能有力量,进而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被传唱和叫响。中国政党制度优势话语的创造是伴随着政党制度实践的经验总结逐步丰富、完善起来的,但理论总是滞后的,由于知识体系供给无法跟上政党制度实践的步伐,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传播在一定领域还存在“叫不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党制度理论研究多停留于对领导人、中央文件的描述性阐释、政策性解读上,轻政党制度优势本质内容的揭示,学理层面的深度把握和探究稍显不足;二是话语创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理论阐释语言晦涩难懂;三是一些话语阐释没有自觉捕捉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缺少一定“生活气息”,难免远离人民而陷入自说自话的漩涡,成为一种无力的独白;四是政党制度话语表达空泛化、自由化,不讲政治原则,没有政治底线。这些问题不仅无益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的构建,而且还淹没政党制度本身的丰富内容,导致新型政党制度优势隐而不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的完整性、严密性,使其传播力大大降低。
四、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构建路径
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深度参与者,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发挥及成功实践,更是引起全球关注并对世界发展进步作出贡献。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应以中国样本为底板说中国自己的话,以打造主流媒体为依托强化话语阵地建设,以理论创新为推手提升话语软硬实力。
(一)立足中国样本,摆脱西方政党政治话语的路径依赖
在全球化时代里,话语体系构建不可避免遁入“他者语境”,这就要求在与他者交流、对话中首先明确“我是谁”“我为谁”的问题,而不能“人云亦云”,甚至“舍己芸人”[24],最关键的是要从中国样本出发,在话语主题、话语议程设置上跳出“以西论中”的研究范式,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一是从中国立场、视角解读、阐释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用西方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以是否符合西方标准为判断依据,那就只能跟着西方亦步亦趋,永远“挨骂”[25]。为资本立言的西方政党政治话语,不能用来分析、指导我国政党制度建设,要超越西方单极思维、普世思维的桎梏,“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摒弃不科学、不适用的话语”[26]。二是从中国问题着手,研究和总结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实践的经验,提升知识性政党制度优势话语的生产能力。“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27]。要善于在“探索中国”中寻找新材料、提出新问题,挖掘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构建的新的增长点。三是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立足中国实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炼出具有典型性、标志性、代表性的概念,打造易于被人民群众所熟记、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符号和新概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中国风格的语言形式、阐释体系和叙事框架。
(二)打造主流媒体,基于媒介融合发展强化话语阵地建设
话语传播掌握着话语体系构建的喉舌。基于融媒体发展的大宣传体系,是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的基本载体。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媒介形态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融合,形成了全方位多面向话语传播的矩阵合力。构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必须充分考量媒介形态走向融合发展的这一显著特征,推动政党制度优势话语在不同媒介平台的表达与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強劲、主旋律更高昂”。如果我们不主动去占领思想阵地,思想阵地就可能被别人占领,这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是极端危险的。必须加大力气推动主流媒体建设,打造一批国际影响力大、信誉度高的主流媒体,发挥主流媒体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重要作用,抢占话语市场。面对跨媒介融合发展形成的多平台话语传播场域,要及时转变传播理念,善于塑造仪式情景,同时树立传播权威,提升议程设置和阐释的主动权,以此为基础推动立体的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阐释、传播体系的建立,将宏大理论叙事与细碎微观叙事有机结合起来,以适应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强化话语高地建设,增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的辐射范围。
(三)推动理论创新,促进硬实力与话语软实力的深度提升
话语软实力和硬实力深度提升是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新时代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的内在要求。马克思认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发和发挥”[28]。话语在归类上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作为现实存在的意识,它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话语。只有“思想和现实始终保持一致”的话语创造,才具有说服力和阐释力,才能始终“叫得响”。政党制度优势话语构建的根基在于政党制度实践。政党制度理论创新必须关照现实,去除“空想”“空谈”的部分,做到有理有据,坚持话语创制与话语现实相统一的原则。西方政党政治话语之所以长期坐拥“霸主”席位,除了少有的真道理以外,更多是因为拥有过硬的实力,随着其实力的下滑,政党政治话语的效力也将逐步降低。新时代构建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上展开,既要回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原初语境,从学理上深入揭示、论证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何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也要全面、充分、准确地反映和概括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发挥在新时代实践中的表现及其内在机理。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政党制度理论创新推动政党制度创新,不断促进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转化,以弥合政党制度实践上的显著优势与政党制度理论话语缺位之间的裂隙。
参考文献:
[1][6]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EB/OL].(2020-01-01).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1/01/c_1125402833.htm.
[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8.
[3][23][2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97-198、27、203.
[4][2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59-160、327.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7] 艾夫斯.葛兰西:语言与霸权[M].李永虎,王宗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4.
[8] 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N].人民日报,2014-09-22(1).
[9][11][14]坚持多党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18-03-05(1)、(1)、(1).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5-196.
[12] 奋力书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9-09-20(2).
[13] 刘诚,朱益飞.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特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2):26.
[15] 麦克洛斯基.社会科学的措辞[M].许宝强,刘健芝,罗永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78.
[16]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0.
[18] 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专家学者聚焦如何建立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话语体系[N].团结报,2016-08-11(1).
[19] 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05.
[20]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8.
[21] 张书林.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国际化的路向选择[J].理论学刊,2020(4):42.
[22] 梁凯音.论国际话语权与中国拓展国际话语权的新思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3):112.
[26] 姚桓.构建中国执政党理论的话语体系[N].光明日报,2012-10-31(12).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5.
[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3.
责任编辑;王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