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吾丹
西安,一个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正不断地“新 陈代谢”,以多样包容的空间,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与 意义。建国门老菜场便是最好的证明,它默默地影响着 周围的人们,唤醒他们对城市开启新的探索。
西安建国门东南城墙角下的老菜场里,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装扮精致的年轻人左手握一杯咖啡、右手拎一个菜篮,穿梭在腔调十足的创意街区看展逛店……新旧生活方式在这里融汇碰撞,共同创造出一处极富烟火气的艺术场所,为我们展现着新时代的老菜场与新风貌。
手握咖啡看艺术展、逛古着店,随处可 见的彩色涂鸦、新奇显眼的艺术展出、有声 有色的屋顶市集,这些元素如何与菜市场关 联在一起?换作几年前,这一定是件令人想 象不到的事,但西安建国门老菜场直接亮出 了答案——这里是买菜卖菜的场所,是市井 烟火的老城区,更是文艺潮流的集结地,是 培育年轻业态的土壤,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 想象空间。在 15000 平方米的街区里,老 菜场让西安城市文化与市民生活都实现了创 意新生。
城墙下的平绒厂故事
如果要评选出西安的精神图腾,古城墙 必然名列前茅。在西安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城和墙的位置和规模几经变化。隋朝兴建大 兴城肇始,唐朝又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展,彼 时西安城墙所环绕的面积几乎是如今的两 倍。后历经战火,加之西安不再作为首都, 西安城逐渐收缩。至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西 安城墙定型,历朝历代持续维护修复,使其 成为中国现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 城垣。由此,西安人的生活与城墙密不可分, 西安古城墙南侧“建国门”处,正是老菜场 前身所在地。
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从 20 世纪初开始发展近现代工业,逐步形成颇具 影响力的机械、纺织、电工等产业,新中国 成立后,便成为中国西北部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1950 年,建国门城墙东南角 内侧,建国路信义巷 5 号,信义巷 染织生产合作社成立(后改名为“地 方国营西安市东风染织厂”),开始试 制平绒等产品。1961 年,“西安市 平绒厂”正式诞生,以生产平绒为主 要业务。平绒是采用起绒组织织制, 再经割绒整理制作形成的布料,其绒 毛丰满平整,质地厚实,手感柔软, 耐磨耐用。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自然容易受到大众的追捧。
1970 至 1980 年间,为满足市 场需求,西安市平绒厂开始自行设计 制造整经机、割绒机、刷绒机、验布 机等设备,并自主研发多款产品,生 产规模连年提升,为平绒走进普通百 姓家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机器昼夜 运转,布料在染缸中来回浸染,工人 们也在厂区的方寸之间成为左邻右 舍。在没有烘干机的情况下,工人们 在城墙上晾布,城墙也成了平绒厂的 “围墙”。
80 年代末期,得益于人民消费 水平的提高,平绒全面流行开来,人 们用它来制作衣服、窗帘、幕布等。 加之各类电器开始进入百姓家中,人 们对这些贵重的电器往往非常爱惜,常常用平绒制作成罩子,遮盖在电器 之上,防止灰尘污染。境况较好的家 庭,在家具方面也会使用平绒布料, 比如制作沙发,在会议室、客厅等重 要地方装饰家具等。
这一阶段,西安平绒厂的产品供 不应求,平绒厂也成了人们向往的工 作单位,福利待遇好,基础设施完善, 还能解决衣食住行。在西安古城墙东 南角这片区域,工人们因平绒厂感到 十分自豪,走在街上都是比较神气 的。此时的平绒厂,俨然成了潮流时 尚的代言地,甚至曾举办“时装秀”。
人们欣赏、追逐着越来越丰富的服装样式,“时尚”和“个性”开始成为 自我表达。
20 世纪 90 年代,乡镇企业开 始市场化自主经营,竞争日趋激烈, 平绒厂生产水平难以为继。1998 年, 平绒厂不得不全面停产,在时代的沉 浮中退出历史舞台。无论此前多么辉 煌,七百多名下岗职工的生活与就业 问题已成为摆在眼前的事实。2000 年前后,平绒厂将南厂区的设备集体 出售,将原来的染绒车间、锅炉房等 改建成约 5000 平方米的建国门综合 农贸市场,实行自主招商经营。
于是,瓜果蔬菜、日用百货等纷 纷搬入昔日的“织布车间”,曾经的 平绒厂,成为今日的老菜场。建国门 外是环城公园,门内是综合市场,就 位置和交通而言,老菜场占尽天时地 利。附近的市民清晨起来沿着城墙遛 弯,顺便就前往老菜场买点新鲜且价 格公道的日用物资,这里逐渐发展成 为惠及近 10 万居民的西安最知名的 综合市场之一。
工业建筑遗产的生活美学再造
20 世纪,工业建筑遗产作为世 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 人类工业化文明的发展进程,对其保 护和再造日渐受到诸多专业人士的广 泛关注。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不少 优秀的遗产保护案例,如美国旧金山 的吉拉德里广场,德国北杜伊斯堡景 观公园。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成功案例, 如北京的 798 工厂、上海苏州河的 沿岸厂房、广州的岐江公园等。
西安作为世界文明古都,近些年 来,承载其一百年社会发展史的近现代工业遗产也逐步受到保护与重视。对于一 座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合理的城市规划尤 为重要,错位开发导致的文化断裂,是现代 化发展过程中最严重的弊病之一。然而,要 想让陈旧的工业建筑遗迹重新焕发光彩,并 让它们成功吸引到各年龄层群体的目光,这 并不简单。但老菜场做到了。告别原有大拆 大建的“粗放式”城市更新模式,老菜场以 “微更新、轻改造”的模式,伴随着新的文化、 艺术内涵的加入,重新成为西安的“顶流” 之一。
2017 年,平绒厂决定与西安世界之窗 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将老菜场区 域升级,改造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在保留 原有生活方式与市场活力的同时,新增富有 年轻活力的文创、展览、民宿、餐饮等多种 类型的空间布局。如此一来,老菜场原來独 有的市井生活遇到更具活力的全新生活方式, 两者的碰撞所营造的冲突与反差,将成为最 引人注目的存在。“喝着咖啡逛菜市场”“拎 着菜篮看展”……年轻人与中老年群体的差 异化需求被最大限度平衡,人们喜欢的不只 是这样的生活状态,更是“不被定义”的精 神内核。
改造过程中,老菜场在外观上保留了老 旧厂房原有的斜面建筑格局、楼梯间、墙面、 闲置配电室、房屋椽木结构等上个时代发展 的斑驳印记。它们虽久经风霜,却依旧能唤 起一代人的记忆。同时,现有综合菜市场部 分被完全保留,以满足周边原住居民的生活 需求,政府也联合原街区的小商小贩及多家 企业,对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改善原住 民生活品质,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改造并未局限于菜市场,而是继承了城 市有机更新的理论,在已存在的社群基础上,引入新的功能、空间和人群。为了使 破碎的空间重新适用于当下,设计师 对老菜场进行了适度的修补与补全, 用连桥的设计解决了孤立的楼宇之间 无法串通的难题,使得小店的灯光得 以透进楼梯间的大窗框 ;菜市场的嘈 杂可以穿入新打开的墙壁洞口 ;人们 步入台阶广场,就能俯瞰喧嚣的信义 巷,遥望沉默的老城墙 ;走上屋顶平 台,便能看到垛口门楼随护栏水平延 伸、不同时空的建筑分割并置……
2018 年 12 月,老菜场面向市 民召开“菜市场大会”,用这样新颖 又世俗的形式宣告它的自我挖掘与更 新迭代。如今的老菜场,由原先的综 合市场和旧厂房改造而来的文创街区 两部分组成。作为象征新势力的文化 园区,每逢周末,这里都会被前卫 的文创活动包揽,从画展、摄影展 到文艺汇演,几乎无所不包。此外, 二十四小时的书店,社交平台博主开 设的文创店,还有针对年轻人消费娱 乐的咖啡厅、酒吧、餐吧等,这里几 乎囊括了现代年轻人所需的全部娱乐 方式。绚烂的夜色下,觥筹交错间, 美好生活的旋律就此敲响。
菜场、商场、文艺场?事实上,我们很难界定这个位于建国门的区域 到底属于什么,因为这种新旧有机交 融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全国都算得上 独具一格。2020 年,“西安老菜场 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入选年度中国城 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同 年,以西安城市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 《装台》在老菜场取景,借着该剧的 热播,老菜场又大火了一把。2021年, 央视 CCTV-2 财经频道《消费主张》 中的“中国魅力街区”特别节目还特 意选择老菜场,拜访在这里生活与做 生意的人们,对比转型前后,老菜场 新旧的微妙平衡。毫不意外,老菜场 的转型几乎获得了外界的一致认可。
创造自由生长的新势力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发展 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当类似 老菜场这样的公共空间被规划出来, 为其定调并搭配基础设施之后,该空 间的发展方向将更多有赖于这里的新 生代力量。规划者有能力引导和调配 方向,但很难彻底定义其发展方向。 正因如此,被引入进老菜场的新势力, 才能更大限度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戏 台搭建好,至于唱一出什么戏,得看 主角的才华。
2023 年上半年,“特种兵旅行” 如火如荼,各类社交平台几乎被刷屏; 下半年开始后,与“特种兵旅行”意 义截然相反的“Citywalk”,又成了 最时兴的旅行模式。这种强调漫步、 串访、深度了解的城市漫步,成为游 客们了解一座城市或一处城市角落的 最佳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旅行者希 望挖掘到尘封在建筑或者街巷背后的 故事,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旅行体验。 在这样的基调之下,老菜场成为了无 数旅客在西安 Citywalk 的理想去处。
从环城公园出发,一边走一边 探索西安文化长廊中的每一处文化景 观,有“明置西安府”塑像、“吉备 真备”纪念碑、“二虎守长安”石刻 等。穿过建国门,进入老菜场,琳瑯 满目的奇异小店完全能满足你的好奇 心,也是“凹造型”拍照的理想之地; 逛累了可以找家咖啡店休息一下,再 去看看文创空间的展出,去菜市场感受一番最接地气的生活。离开老菜场, 没多远便是西安事变纪念馆。这条以 老菜场为核心的 Citywalk 线路,是 2023年西安最热门的旅游线路之一。
试想一下,如果老菜场没有“以 人为本”打造市井生活文化空间,这 种年轻新潮的活动又怎么瞄准它呢? 改造或创建一座城市的公共空间时, 必须将人和人对该空间的使用考虑进 去,阳光、树和水很重要,游人可以 买点小吃、找个地方坐坐也很重要。
老菜场成功将人吸引到自己的空间 里,营造出舒适的空间和便捷的条件, 此后,更多的项目可以结合这些新势 力的创新能力,为老菜场的未来创造 可能。相信将来再次出现全新的活动 类型时,老菜场依旧拥有承载它们的 能力。
编辑 + 周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