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2023-12-02 09:24刘敬文
石油化工建设 2023年7期
关键词:冷却管冷却水布置

刘敬文

山东省高密市物业服务中心 山东潍坊 261500

1 建筑工程概况

现有某高层建筑工程,占地总面积39046m2,建筑层高为25 层,地下室2 层,建筑层高74.68m。建筑结构为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该建筑使用年限为50 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防火耐火等级为二级。

2 高层建筑工程特点与难点分析

(1)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对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实际开展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高空作业、交叉施工作业,进一步增加了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复杂性[1]。

(2)施工技术对设备要求高。在进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时,针对关键施工技术的应用,一般对施工运输设备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必须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运输设备,保障其稳定性与可靠性。

(3)高层建筑工程有着较大的施工量,进一步增加了主体结构关键施工实际的难度。为了更好地解决施工难点问题,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落实关键施工技术内容,才能更好的保障整体建设工程质量。

3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关键施工技术实践

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本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了如下材料:

(1)水泥材料:采用P.O42.5 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2018)规定,在3d 内,水化热应不高于240kJ/ kg。但本工程采用的当地生产的P.O42.5 水泥无论是3d,还是7d,其水化热均未符合上述规范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减少了水泥用量,采用矿物掺合料代替水泥,其中水泥用量为200kg/ m3。结合实际,完成混凝土温升的合理计算,分析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变化条件。然后以此为依据,在外部加强保温,在内部做好降温。双管齐下,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出现裂缝问题。

(2)粉煤灰材料:采用当地生产的优质粉煤灰,经检测确定粉煤灰材料相关指标符合《水泥和混凝土粉煤灰》(GB 1596- 2005)的规定要求。

(3)矿渣材料:采用粒化高炉矿渣粉。

(4)粗骨料:采用优质碎石。碎石粒径0.7~2.4cm,针片状含量为3.1%,含泥量为0.19%,压碎指标为0.73,表观密度为2.590×104kg/ m3。

(5)细骨料材料:细骨料的含泥量为0.3%,细度模数为2.69~2.90。

(6)减水剂材料:采用当地生产的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达到25.9%。

(7)抗裂剂:采用了SY- T 复合纤维抗裂剂。

(8)采用洁净的生活用水。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 所示。在表1 所示的配合比的指导下,制作混凝土试件。然后开展各种性能试验,时间跨度为分别为28d 与60d。获得混凝土试件强度与抗渗性能等关键指标信息,具体大体积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如表2 所示。

表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 kg/ m3

表2 大体积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

3.2 浇筑前准备

为了推动大体积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除了需要提前做好施工材料、人员和施工设备准备外,还应在施工现场做好冷却管布置。本工程采用的冷却管的外径32mm,厚度为2.0mm。冷却管连接采用了套丝接头。在进行冷却管安装施工时,应采用防水胶带固定,避免管道渗漏[2]。为了保证冷却效果,还应合理设置冷却管间距。一般间距在126~135cm 范围内。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位置处,相较于混凝土面,冷却管设置位置应稍高一些,比混凝土面高出90~100cm。在出水口处,需要安装水阀与测流装备,要求水阀具有流量调节功能。在钢筋支架梁上,放置水管网。并将水管与横梁捆绑稳固,避免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水管移位、接头脱落等问题。在完成冷却水管安装后,还应进行通水测试,保证水流通畅,且不存在漏水问题[3]。

为了满足大体积混凝土内部降温需要,要求冷却管的水流流速为0.5m/ s。采用公式(1)计算流量(Q)。

式中:V——流速,m/ s;

A——冷却管横截面面积,mm2。

3.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了斜面分层连续浇筑方法。在浇筑过程中,应派遣专人检查,防止冷缝问题出现。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振捣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棒。为保证振捣效果,应科学合理地布置振捣点。在本工程中,振捣点布置采用了450mm×450mm 矩形形式。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一方面,注意减少振捣对模板和钢筋的影响。比如振捣棒与模板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得低于20~25cm。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对钢筋分布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避免振捣棒触碰钢筋。还应注意,为了降低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还应开展二次振捣施工。通过二次振捣,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抗裂性与密实度,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减少裂缝发生概率[4]。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应派遣专人观察模板、支架等结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存在结构变形或者位移,必须及时停止浇筑。针对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应在初凝前完成修整或加固。在本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间在冬季,因此加强混凝土入模温度施工控制也非常重要。从理论层面来说,要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但因为本次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因此内外温差控制难度比较高,不适合前期具有较高的混凝土温度。基于此,考虑到外界气温情况,将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1℃左右。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减少一些浅层裂纹出现。开展混凝土抹压施工时,选择混凝土的表面,放入了片状钢筋网,钢筋网非常轻薄,厚度仅为0.3cm。钢筋网可以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开裂问题,保证混凝土整体质量与美观性。

3.4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在于温度控制。要求温度控制贯穿整个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全过程,比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通过控制材料温度实现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控制。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应在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润湿养护。在本工程中,混凝土养护做法为,先铺1 层塑料薄膜,再铺2 层麻袋,最后铺一层彩条布[5]。要求麻袋保持湿润状态。在覆盖塑料薄膜时,应及时覆盖,无需待所有混凝土都完成浇筑后再覆盖。可以选择覆盖浇捣完型的部分,伴随着混凝土浇筑的进度,最终完成所有混凝土覆盖工作。混凝土表面覆盖养护时间应超过14d。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做好实时监督工作,确保保温层完整,不会遭受破坏,才能更好地保障保温效果。最后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需要及时拆除覆盖层。为了防止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伤,应分层逐步拆除。

在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方面,本工程采用了冷却水管降温方式。为了促使冷却水管能够发挥出应有的降温效果。加强冷却水管布置设计非常重要。首先,在冷却管纵向间距方面,结合混凝土结构实际,设计为1.3m。为了更好的保证冷却效果,在设置第一道冷却水管时,要求与混凝土结构的顶部保持一定的距离,本工程中将距离设置为1.5m。在布置第二道冷却水管设计时,同样需要加强冷却水管与混凝土结构底部距离的控制,一般距离控制数值与第一道水管相同,同样保持1.5m 的距离。另一方面,从冷却水的水流流向来看,一般是从混凝土中心温度较高区域流向混凝土温度较低的边缘区域。需要结合这一特点,做好冷却管网的分区布置。对进水管而言,按照上述要求,应选择设置在混凝土内部中心区域。在混凝土边缘区域设置出水管管口。同时注意,因为进水管与出水管水温差异较大,为了防止互相影响,要注意错开布置。为了便于调节冷却水管的流量,合理控制冷却与节水效果,可以在出水管中设置调节水流量的阀门和测水流量装置。本工程冷却管分层布置剖面如图1 所示。

图1 冷却管分层布置剖面图

在本工程中应用了无线通信系统,完成对混凝土温度的实时监控,并绘制测温点平面布置图。在测温点中,为了能够收集更多的信息。将其测温时间间隔设置为30min。在完成温度信息获取后,会直接传输至云服务器,实现混凝土温度情况的实时监测。与此同时,还可以设定温差报警值。当超过设定温差时,服务器自动发送信息到管理员智能手机中,实现自动报警,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

4 结语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关键施工技术是一项非常专业复杂的工作内容,针对关键施工技术的实施,必须要结合实际工程建设情况,了解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重点难点,明确其中的关键施工技术内容,加强施工技术实践分析,保障整体工程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冷却管冷却水布置
新型堆芯捕集器竖直冷却管内间歇沸腾现象研究
油田主机排气阀冷却水泄漏故障分析及修复
1000 MW核电汽轮机组凝汽器冷却管漏水原因分析及设计改进
改性塑料棒材挤出机上用的冷却装置
中国核电站冷却水“热污染”调查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节能研究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总成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