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义 康庆华 姚丹丹 宋喜霞 姜卫东 杨金凤 冷春旭吴立成 闫 平 武洪涛 张书利 徐振华 于艳敏 刘海英刘宝海 高洪儒 赵北平 张 擘 郑福余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2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五常试验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4鸡西市农业综合技术中心,黑龙江鸡西 158100)
黑龙江省是寒地单季优质粳稻种植区,春季气候特点是气温提升慢、昼夜温差大、低温冷害严重。为充分利用北方寒地温光热资源优势,发挥寒地优质粳稻的增产潜力,引进了水稻棚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有效解决了北方寒地气温提升慢、早晚温差大、低温冷害等问题。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进城务工人员增加,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面积加大,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呈现年龄大、人员少等特点[1]。传统秧盘育秧由于用工多、技术要求高、白色污染严重、苗床温度提升慢,育秧前期药害重、中后期立枯病和青枯病病害重,育秧成本高,机插易漏秧等问题,无法满足水稻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需求,亟须找到一种用工少、成本低、秧苗壮适合机械插秧的轻简化的寒地水稻育秧栽培模式[2-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寒地水稻栽培课题组通过4 年的研究、试验与示范,不断优化,集成了用麻育秧膜代替传统育秧盘的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的育秧新技术—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
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具有环保省人工、苗床增温快、出苗周期短、苗床药害病害少、苗壮带蘖素质高、插秧时无漏插、无须人工补苗、操作简单和实用性强等特点。其为北方寒地粳稻的优质、高产、稳产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麻育秧膜为进行了开松的麻类植物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水、吸肥,保水、保温能力,能减少水肥流失,提高水肥利用率10%以上,比秧盘育秧技术减肥减药5%以上;麻纤维具有特殊的活性空腔结构,能形成疏松通气的有机层,使土壤疏松多孔,增加秧苗根际范围内土壤CO2浓度,降低苗床土壤pH,促进秧苗根系生长,早生快发。培育的秧苗壮实,白根多,根系活力高,根系盘结力强不散秧,可提前3~5 d进行本田插秧;切割后的秧块是秧盘秧块的2倍长,起秧、卷盘、取秧、运秧、装机快,漏插率低。本田插秧时,1 hm2秧田插秧所用秧苗比秧盘苗插秧节省45~75 盘,单位时间内插秧机插秧效率可提高20%以上,漏蔸率减少30% 左右;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有利于早发快长和水稻绿色增产[4-7]。
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是指在平整好的苗床上直接铺设黏合有打孔地膜的环保可降解的与育秧棚等长的麻育秧膜,在麻育秧膜上铺营养底土、浇底水、播种、覆顶土、覆盖保温打孔地膜的一种环保省工轻简的寒地水稻育秧技术。
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在育秧膜上直接覆土下籽,无须购置塑料秧盘,边铺设育秧膜边覆土,避免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人工铺设秧盘,减轻了水稻种植户育秧时劳动强度,减少育秧用工成本与材料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育秧膜采用特有工艺成网成型,使得作物种子根系与植物纤维交叉盘结,根系集中在底膜上,防止根系扎入泥土深处,纤维膜25 d左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步降解,无污染,无残留,增加了苗床土腐殖质含量,并形成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有机质,既能为秧苗提供养分又能改善苗床土壤理化性状[8]。麻育秧膜能够促进根系盘结成块,提高根系盘结力,使秧苗根系盘结力增加109.68%,不易松散,提高插秧作业效率[9-10]。
秧盘育秧是在床土壤融化20~30 cm时开始整地摆盘铺设底土,播种覆土后,寒冷空气无法快速排出苗床,寒气在秧盘和隔离地膜中形成寒冷小气候,导致出苗时间延迟;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苗床冻土层融化深,土壤表层水分、大棚潮气散发快,床土温度比秧盘床土温度高1.5~2.0 ℃,可使水稻提前3~5 d出苗,寒地水稻育苗期30 d,有效分蘖结束期提前10 d 左右,可增加有效积温300 ℃以上,为晚育早插提供条件。
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在育秧膜上直接播种,没有秧盘边沿的面积损失,增加育秧播种面积5.25%,育苗底土厚度为2.5 cm,底土肥力足,出苗齐、立针早、根毛多、分蘖多,播种后28~30 d秧苗株高13 cm 左右,3 叶展开4 叶见针,第一完全叶根9 条分化待发,叶片肥绿,根茎粗壮达到插秧标准。插秧后,植株小,秧苗基部生长点在地表,缓苗后直接进入分蘖期,有效分蘖结束期提前10 d左右,可使粳稻产量提高10%以上。
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床膜结合紧密不腾空保湿保水好,抛洒壮秧剂淋融后会保存在置床上,小部分根系透过打孔地膜吸收置床上的营养,秧苗后期不脱肥,达到苗强苗壮。秧盘育秧在播种后表土上抛撒壮秧剂淋融,由于秧盘不平整极易造成壮秧剂淋融不均匀,集中在秧盘最低点,致使幼苗期秧苗受到肥害药害。
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通过切割机对秧苗进行切割,秧块边缘是直角,秧苗在装入插秧机插台时,前后两盘秧苗对接整齐严密无空隙,不会因秧苗断空而出现漏插现象,有效降低机插秧漏插率2%以上,插秧后无须人工补苗,1 hm2秧田可节省28 cm×58 cm的秧块45~75个,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补苗人工成本和可插秧苗损失成本[11]。
整理置床前测定置床土壤pH,pH≥5.5 时,用固体调酸剂(非壮秧剂),按照说明使用量拌适量过筛细土或细沙,均匀撒施在置床的表面,耙入土中0~5 cm,使置床pH 在4.5~5.5 之间。标准的360 m2大棚育秧置床撒施拌混均匀的尿素7 kg,磷酸二铵18 kg,硫酸钾9 kg,并耙入置床土中0~5 cm。
在平整好的置床中间拉一根大棚长度等长的标准线,整齐摆放过道砖,在过道两边铺设育秧膜,育秧膜铺设要平直无褶皱,2 个育秧膜衔接处重叠小于2 cm。铺膜和铺设底土可以同时进行,亦可先铺设好育秧膜再铺设底土。
麻育秧膜具备良好的吸水性和渗透性,能更大程度吸收和储存水分,苗床土壤表层水分能被充分利用。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水分管理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播种覆土后浇透头茬水,即置床土壤5 cm处湿润有水渍;第二阶段,播后3~4 d检查苗床干湿状况,发现苗床土有干白处用手持喷壶在干白处补透水;第三阶段,2 叶1 心干处适当补水,2叶1心之后根据苗情、土情浇水。
2.4.1播种后至秧苗立针期以保温散湿为主,苗床温度应维持在25~28 ℃,夜晚温度不能低于10 ℃。出苗见绿80%后为利于秧苗的绿化、增强芽鞘粗壮要撤掉保温地膜,避免揭膜过晚造成苗尖受损发黄干尖。
2.4.2秧苗1叶1心至2叶1心期苗床适宜温度为22~25 ℃,白天秧棚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 ℃,夜晚秧棚温度不能低于10 ℃。
2.4.3秧苗2 叶1 心至3 叶1 心期2 叶期苗床适宜温度为22~24 ℃,3 叶期苗床适宜温度为20~22 ℃,秧棚白天温度最高不超25 ℃,秧棚夜晚温度最低不低于10 ℃。为防止水稻早穗造成减产,秧苗2.5叶期棚室温度必须控制在25 ℃以下。
在秧苗1.5 叶期和2.5 叶期检测苗床土壤pH,pH≥4.5时需浇酸水(pH 4~4.5)调酸。
在秧苗长到3 叶1 心或插秧前5~7 d 进行秧块切割,为使秧块切割整齐,在切割秧块时,在过道两侧各留2 cm宽度的秧块,先用专用切割机顺着大棚长度方向切成28 cm 长条,根据插秧机机型再横切成长度80~100 cm的符合插秧机插秧的秧块。
移栽前1~3 d 给秧苗撒施肥、药、菌“嫁妆肥”。一带磷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秧苗返青,1 m2撒施磷酸二铵125~150 g。二带菌增强抗低温能力,提高免疫力:优质复合微生物菌剂,按产品说明使用。三带药预防本田潜叶蝇对秧苗的损害。
早清雪、早扣棚,快速提高棚室内温度,加快苗床冻层解冻,大棚内湿度过大要开棚散湿,开棚时间不宜过长。苗床化冻深度达到30 cm以上时进行铺膜播种。播种后头茬水浇透即可,因麻育秧膜保水性能好,秧苗2叶前采用旱育秧技术,干处用喷壶适当补水;后期因麻育秧膜秧苗根系发达、代谢旺盛,需水量较大,要看苗浇水。由于免秧盘育秧秧苗立针早,苗床温度高,要及时放风排湿,提早通风炼苗,更有利于培育壮秧。开棚散湿,需在中午高温时段开棚,湿气散掉,温度下降后,立即关棚。在进行秧苗切割时,为切割整齐过道两侧剩余的秧苗,集中起来用于本田插秧后补边、补苗。
4.1.1节本
4.1.1.1 节省秧苗成本与传统育秧技术相比,1 hm2秧田可节省秧苗45~75 盘。按每盘成本2 元计,可节省秧苗成本90~150元。
4.1.1.2 节省人工补苗成本每人每天补苗3 000 m2,按人工费用200元计,1 hm2节省秧田补苗人工费用600元左右。
4.1.1.3 节省插秧成本单位时间内插秧机插秧效率可提高20%以上,1 hm2约节省插秧机费用300 元左右。
4.1.2增效对应用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的7 个试验点进行测产,单位面积穗茎数、实粒数和千粒重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单产方面,绥滨县试验点产量达到了9 600 kg/hm2,是本次试验单产最高的试验点,其他试验点的单产均在7 500~9 000 kg/hm2。泰来县增产255 kg/hm2,增产率为3%;通河县增产393 kg/hm2,增产率为5.1%;方正县增产324 kg/hm2,增产率为4.2%;庆安县增产921 kg/hm2,增产率11.4%;密山市增产363 kg/hm2,增产率为4.4%;绥滨县增产938.4 kg/hm2,增产率为10.83%;抚远县增产274.5 kg/hm2,增产率为3.5%;庆安县和绥滨县在本次试验中的增产率分别为11.4%和10.83%,增产幅度达到极显著的状态,其他县市的增产幅度在255.0~938.4 kg/hm2之间,增产率在3.1%~5.1%。
4.1.3增加有效育秧面积秧盘育秧中秧盘与秧盘连接处的四周边沿无法播种育秧的面积为43.25 cm2,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与秧盘育秧对比,有效育秧面积增加2.66%。
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时省地、节水更好、高效增产环保的特点。寒地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苗床土温度高,能有效解决低温对秧苗的影响,秧苗整齐、苗壮带蘖多,无须人工补苗,操作简单和实用性强。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可解决育秧成本高、缺少劳动力,苗床病害多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水稻育秧标准化和机械化,也利于水稻种植的集约化、专业化、托管化、订单化发展,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对实现寒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