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索

2023-12-02 07:39:26刘丽琴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8期
关键词:园区经营农业

刘丽琴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东东莞 523000)

休闲农业亦称观光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景观结合农业科技、生态等为资源条件,为城乡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和娱乐等综合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1]。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链,发展城乡产业融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保留地方美誉,促进休闲农业健康稳步发展。

本文分析了东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针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引进科技手段增强企业原动力,拓展经营模式多元化;引导企业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经营;创新政府管理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加强教育和培训;促进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东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 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建设具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可促进休闲农业个体和集体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实地调研和探访,现阶段已建成多个成熟区域农业园,如东江印象特色农业园,清溪生态农业产业园和铁汉生态观光园等。休闲农业观光线路以同沙森林公园为起点,连接香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香市文化旅游区、西溪村、东坑农业园、稻香饮食文化旅游区、横沥农业产业园和江边村等,游客可进入家庭农场体验休闲采摘的乐趣[2]。

1.2 农民收入提高

农家乐、生态构建和花卉园林等休闲农业领域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建设休闲农业园区,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休闲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建设多家农庄,农业园区为地方实现农业转型、提高农业效益、保障农产品增收以及提高农村农民的收入作出重大贡献[3]。清溪生态农业产业园以果蔬和特色花卉作为主打产品,入选示范园区,园区经营面积约1.27 hm2,年产值2 100 万元,是现阶段规模较大的园区基地。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者和农民工作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和基础养老获得更强有力的保障。

1.3 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初步融合发展

农业与旅游业处于初步融合发展中:东江印象特色农业园位于东莞市东城区梨川大王洲,是面积逾0.2 km2的生态旅游度假景点。该园区本着“让都市人回归田园,寻回昔日乐趣”理念,以有机废物作为原料,经循环再造系统后变为肥料资源,并再次投放到种植田地,在减少废物堆积处理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少了碳排放。此外,该园区运用先进科技,发展农业智能化、机械化研究工程,参观者既能参观依托新科学技术种植而成的水培农作物,还可以参观成长数据监测、最新实验成果等。

2 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中,休闲农业发展出现了部分问题。一方面,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足,经营模式单一,休闲农业园区内部项目重复率高。休闲农业园区虽多,产业发展规模虽大,但是部分经营者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产品缺乏竞争力和高新技术含量,部分休闲农业游玩项目盲目复制,缺乏多元化。另一方面,休闲农业企业尚未完全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位于常平镇的丰顺活鱼鲜农庄,部分工作人员为业余者兼职者,缺乏专业的农业管理知识,同时园区也因为缺乏资金技术扶持,宣传力度不足,导致产品较少被群众所熟知,该园区虽然环境优美,但处于半停滞状态,园区内诸如钓鱼场、种植体验场等休闲农业有望进一步开发。

3 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探索

3.1 引进高新科技增强企业原动力,拓展多元化经营模式

经营者可因地制宜搭配经营特色农庄美食、创意民宿,注册品牌,展现当地文化内涵。如举办套大白鹅游戏时,可以在附近开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碌鹅农庄”;农庄餐厅的客房经营模式应当多元化,可采用如溜娃新颖主题、情侣浪漫主题、老年人养生主题、同学会主题、公司团建主题等。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单一的、缺乏科技含量的经营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消费需求,面对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机遇,必须引进多元科技手段、增强企业原动力,把企业做活、做强[4]。

3.2 引导企业专业化和规范化经营,创新政府管理职能

首先,政府部门可加强企业规范化、专业化制度体系建设。出台更多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5],定期举办培训班,着力培养专业性人才。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管理和监督职能,做好政策和规定管理和监督工作。做好抽样抽检工作,设计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入园指导落实情况统计表[6],详细记录现场指导情况,促进休闲农业园区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坚持“一盘棋”战略,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攻坚治理发展休闲农业遇到的难题。坚持产管并重,加强生产过程监督检查,推广标准化经营模式;坚持检打联动,强化产品上市前速测把关,推行绿色休闲产品。最后,倡导各部门加强综合调控职能。以都市生态农业为主攻目的,按照“产业特色化、功能生态化、设施现代化”要求加强综合调控,有助于协调农业技术创新、种子种苗繁育推广、技术培训、科普教育和农业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3]。

3.3 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

对于政府来说,在财政预算方面为休闲农业提供支持,以提升休闲农业开办者的办企积极性,让其有资本且有心情做长期投资和发展休闲农业[7]。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运用新媒体手段对休闲农业进行大力宣传推广[8],传播特色文化,提高企业休闲农业知名度。还可设计科学、合理、创新的营销策划方案,组建售前售后团队,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介质,创建媒体公众号和独立网站。

3.4 加强教育和培训,充盈人才队伍

首先,提倡培训并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编制关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教材,扩大服务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范围,为游客提供更加现代、便捷的超值体验和优质服务[9];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学经营、低碳绿色、质量效益等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培育一批产业高素质专门人才,提升农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能力,助力休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次,按照专家包重点镇区、乡镇专业人员包村包户全面落实公益性培训活动,下乡科普“数字+轻骑兵”农技服务课,加强绿色防控和安全培训。对于完成培训任务并掌握技术的人才,发放相关技能证书和就业资格。最后,各镇区相关机构需根据实际情况将商户名录、工作进展等材料报送至休闲农业相关管理部门,保证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建立指导员制度,加强关键时期指导,并把指导成果报送上级管理部门,后续根据具体产品生产季节特点动态增补所需人力物力。

3.5 共同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一方面,应积极推进休闲农业、旅游业、养老业和教育业等城乡多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合作数据库[10]。深化产业融合应以释放新农村活力为奋斗目标,做大、做活、做强休闲农业,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11]。另一方面,完善创新多产业融合机制。完善统筹与合作机制,增强合作动力,并提升合作耐力;挖掘新型业态发展潜力,鼓励发展多产业融合的新产品。不但要增加园区项目数量,更要提高园区项目质量,加快项目落地,共同打造特色精品示范园区。

猜你喜欢
园区经营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2
园区的开放样本
商周刊(2018年24期)2019-01-08 03:30:36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