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2023-12-02 01:40:27宋彩平
大众文艺 2023年20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美育

宋彩平 王 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对美育课程体系、美育师资配备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并要求各高校执行。这些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美育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的美育特别是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美育工作要全面大力地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美育师资的培养与队伍建设。目前,我国美育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之中,美育师资建设道路漫长,鉴于此,本文拟以当前美育师资的建设现状及问题作为切入点,探索高校美育师资培养方式,对进一步完善高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一、高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探索

(一)高校美育师资的构成基本情况

我国普通高校有很多类型,理工类、综合类、师范类、艺术类、医学类、军事类等等。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每个类型的高校都有其定位。但是美育师资的数量在高校中国还是普遍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不少高校的专职艺术教师与在校生之比低于0.1%。[1]而美育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2]是为培养完整的人格的存在的,无论何种类型的高校美育教育都是必要且重要的。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美育师资主要由几类人员组成。第一,艺术类学科背景的艺术学科专职教师。以音乐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等艺术学科为主。这类教师在美育教育师资中所占比例最高,这也是由于美育教育与艺术教育有着较大相关性所决定的。第二,高校行政人员。由于中国高校的运行模式与教育教学模式,高校的行政人员在美育教育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一些美育课程的开发、美育平台的搭建、美育活动的开展,都是由行政部门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第三,其他学科教师。在现有的高校教师中不乏一些对美育教育感兴趣的教师,基于对某个方向的爱好点,以组织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展美育课程的实践。

(二)高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力

美育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与普通的专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存在不同。普通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是基于一个学科的发展、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方向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而美育师资则是基于各方面的需求而建设起来的。首先,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对高校美育师资的配备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也要求各高校成立大学生美育教育相关的机构,组建教师队伍。其次,基于高校文化建设需要。高校的文化建设中美育是重要的一环,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美育都能够提供很好的土壤,为了让整个校园的文化建设更完善、育人效果更佳,教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一部分美育教师基于高校文化建设的需求而生。再者,基于学生对美育教育的需求。对美的追求,人皆有之。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专业学习与人格健全缺一不可,自主意识的唤醒连同美学观念的形成都需要美育教师的引导和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这部分的需求较大,也逐渐成为美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力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美育师资参与美育教育的途径

美育教育应该建立各个学科之间的联动关系,充分调动学校以及辐射到社会的资源,建立晚上的教育教学体系,建立课程群、贯彻美育实践活动,从而形成高校美育教育的全面格局。[3]因此美育教师参与美育教育的过程也不是单一的、模式化的,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参与美育课程开发。美育课程仍然是美育教育的主体,美育课程的开发设计,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对美的思考来形成。完成课程设计后对于课程的讲授也是由教师亲自实施的,所以这是教师参与美育教育最直接的途径。第二,指导美育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美育实践活动有很多形式,可以是进行形式美的创作或是过程美的体验,也可以是对于美育理论的思考与理论探讨。教师在其中,可以是组织者,也可以是引导者,或是参与者,这种参与的模式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模式,更加生动灵活,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做到浸润心灵的作用。第三,参与美育平台的搭建。教师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也更加靠近教育平台的设计层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积极地推进了美育教育的相关工作,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平台在学校层面为学生搭建更好的美育学习平台。

二、高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目前,我国美育教育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高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也在积极推动的过程中,但这项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

(一)各高校对于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国内高校对于美育教育的认识还在逐步完善中,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很少提到与普通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同一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美育师资的招聘,虽然美育师资数量在我国高校中很不足,但是高校对于美育专职教师的招聘却很少,很多高校采用艺术教师兼职的情况来弥补空缺。第二,高校美育机构的建设力度不够。在国家政策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推进下,美育机构在高校逐步成立,但是机构所应当承担的教育教学功能却被忽视,或机构的运用模式不成熟,导致机构空设,高校的管理层对于机构的管理也疏于指导,导致机构运行不善。第三,将艺术教育师资与美育师资混为一谈。美育师资不仅仅是艺术学科的师资,概念上并未厘清关系,也导致了对于美育师资引进与培养受阻。

(二)美育教师发展路径不通畅,机制尚不完善

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考核标准与监督机制都更多的倾向普通的学科专业教师,相关的政策中对于专门的美育教师评价机制不完备,教师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支持得不到政策的保障,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另外,学生美育教育体系也缺乏实质性的监管与约束,使得美育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环节,对于教师教学的正向反馈就相应减少。再者,现行的高校教师职称晋升通道中并没有专门美育教师的要求及评审机制,使得教师队伍建设的环节缺乏激励机制。

(三)现有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美育教师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大过程中,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功利性的教学模式,为了美育而美育,课程的内容空洞乏味、不贴合时代和学生思想意识发展的需要等。高层次的美育教育资源不能被很好地转化。美育教育对于教师的个人对于美的理解要求较高,既要有感性地感知美的能力,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将美的理念向学生传达。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匮乏

公共艺术教育区别于专业艺术教育,而现在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都是从艺术专业学习背景下而成为美育教师的情况较为普遍。当授课对象发生转变,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讲授难度就增加了,对于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性、体验性等方面要经过多次的磨合才能完成。另外,关于美育教育的指导性教材比较稀缺。

三、高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事物的发展往往都会经历曲折的过程,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命脉,更是需要不断的磨合与优化,借鉴优秀有效的经验是这个优化过程中重要环节。高校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研究是对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补充,也是对美育工作者工作途径的一种探索。笔者从三个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育主管部门层面

1.建立健全美育教师培养、管理、评价机制

首先要充分地发挥各高校已经成立的美育教育机构作用,让美育教师有归属感和工作平台,高校对于美育机构的管理要以教师为主要抓手,发展好教师才能发展好美育教育。另外,各高校领导在兼任校级美育机构的重要职务的同时,要制定学校对于美育教师的考核机制与培养要求,有专门的监督机制约束教师行为及绩效情况。让高校美育教师在学校中的晋升渠道中有一席之地,也督促美育教师的自我提升与学习。再者,强化教育主管部门资源整合与支撑,构建美育平台机制。各级政府部门搭建的平台是教师吸收优秀理念、展示教学技能、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阵地,构建合理优质的平台,让各项工作都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2.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优化师资配置结构

其一,各级教育主管可以组建高水平的美育专家团队,具体指导高校美育师资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优秀的案例与发展路径进行推广。也可以组织开展各层级的美育论坛与讲课或案例比赛等。其二,高校可以由美育机构牵头成立美育教育教研室,加强学科的联合下的美育教学,鼓励更多的学科老师开展美育进课堂,也应有学校牵头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其三,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系统化的美育师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教学设计、美学理论、艺术学科融合等内容,让教师全面了解美育教育的整体面貌,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职业规划。

3.加强美育师资建设的理论政策研究

各高校、科研机构、美育组织应积极研究美育师资的培养、管理、评价体系建设方案以及政策性文件,配合教育部门合力推进政策的实施。理论建设是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能够保证美育工作的按章发展,也可以使得美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理论依据,也为美育教师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学校层面

1.加强学校领导对于建设美育师资队伍的认知

现阶段,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大力支持美育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应当加强学校行政领导对于美育工作的重视,积极推进学校美育教育机构的独立设置,并对于美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师资是教育资源中重要的环节,当前我国美育师资的培养主要依赖工作岗位中的实践,学校的行政及教学领导对于美育师资的认识及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

2.加强教师的校校结合、校企联合、校地联合

校校联合包含区域性高校联合、同类型同系统的高校联合等各种形式,加强校校联合可以更好地共享教学资源,教师资源等,也可以对比教学效果。校企联合指的是高校与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或者艺术院团、艺术机构的联合。可以引进企业的一些美育服务作为美育教学的内容,也可推进高校教师双师型发展,利用访问学者等平台促进教师的发展。校地联合是指高校与地方政府、社区等单位的合作,美育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成果转化到实践中,也可以将课堂放到社区等,形成特色课堂模式,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三)美育教师层面

1.积极参与美育课程建设与教学

美育课程群的开发与教学工作,是落实学校美育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从本科生培养计划的撰写与编订工作开始,美育教育的理念就应该贯穿其中。对于国家提出的美育学分的要求,学校、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灵活处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建设符合本校学生实际需要的,可以体现学校与专业培养特色的整体性课程体系,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优化。

2.融合学科发展,拓宽美育师资队伍

审美样式多种多样,美育师资的构成也应该丰富多样,高校任何学科专业师资都可以参与到美育工作中。学科融合的观念与美育教育的概念有着相似之处,将美育的观念贯穿到专业学习中,专业教师也可以很好地完成美育教育的过程。美育教师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切忌照本宣科,美是多样的,审美可以有很多角度和方式,多体验多实践,美育教育的路才会越来越宽。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师资美育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美育教师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师资队伍建设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