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心素养理念下合作学习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3-12-01 04:55焦文娟
教育界·A 2023年30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合作学习核心素养

【摘要】开展多样化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为了使合作学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师应优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焦文娟(1979—),女,江苏省运河中学。

在当下,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结合学科素养要素创设丰富多样的合作学习类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协同互助、互动探讨的方式对历史知识进行自主性分析与研究,能够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实现对历史史实的客观认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五方面要素,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指的是掌握用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历史、客观认知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理论方法;时空观念指的是学会用正确的时空观念,对历史进行纵向与横向分析,探寻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思维方式;史料实证指的是依据客观历史史料重现历史真实的一种认知方法;歷史解释指的是能够用客观视角探知和评判历史,辩证描述历史史实的一种学习态度和认知能力;家国情怀指的是通过深入研究历史、客观认知历史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认知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获取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互动探知与协同合作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认知态度,提升其合作探知的积极性与有效性,是实现教学改革实践,达成新课标要求的体现。

(二)有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以往单一化的历史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依靠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来认知历史知识。而在合作化学习模式中,通过学习小组内部的有效交流以及组间的有效互动,学生能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以及较强的思维能力,同时在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加合理高效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方法。另外,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从而形成强烈的爱国意识,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有助于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要求教师补充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对单元知识进行发散性思考和多方面交流,在纵向挖掘知识的同时,实现横向的拓展与延伸。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模式还能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使平面化、单一化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化、多样化。

三、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开展高中历史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导学活动,合理分配小组

科学分组是教师实现高效合作教学的重要前提。对此,在课堂导学环节,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实际学情,结合单元授课要求科学分配每个小组的学习成员。

比如,教师需要按照同组异质原则进行小组成员分配。在同一个小组中,既要有历史知识积累较多的学生,又要有积累较少的学生;既要有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又要有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优生能够自觉带动学困生进行知识研究,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

(二)优化教学活动,培养核心素养

为了更加高效地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教师需要巧妙运用合作模式创设多样化的合作学习活动,让各小组通过解答历史问题、梳理历史脉络、重现历史真实、辩证描述历史、深层感悟历史等方式,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合作探究问题,树立正确唯物史观

教师若想让学生掌握客观分析历史知识的方法,使其能够科学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透彻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就可以创设合作探究问题活动。在解答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各组学生结合唯物史观对单元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站在唯物论立场上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全面的思考与探讨,从而使学生真正透过表面的文字信息,认识历史的本质,找到历史问题的正确答案[1]。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为例。教师需要针对“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灭亡”提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寻找答案,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唯物史观,使他们能够客观、全面地认知历史。问题一:秦始皇统一国家依靠了哪些历史条件?问题二: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问题三:秦朝为何如此快速地灭亡?针对上述问题,学生可以自行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探究。各组成员之间需要讨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要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多视角出发,了解当时人们的生存现状,分析历史进展的趋势,根据历史发展规律探寻秦朝统一和灭亡的本质,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内涵,寻找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既可以了解真正的历史,又能掌握运用唯物史观认知历史的方法,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2.合作绘制历史图表,形成良好时空观念

历史是持续发生且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着不同的历史事件,但历史事件之间又有着一定的因果联系。由此可见,学生若想更加透彻地认知历史,了解历史的演变历程,知道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时间联系与空间联系,则需要运用正确的时空观念探究历史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创设历史时空图表绘制活动,让学生在绘制图表的过程中发现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提升其认知能力[2]。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其能够直观认知历史事件之间的时空联系和因果联系,教师可以指导各学习小组合作绘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如图1所示)。各小组要先确定三国时期、两晋时期、南北朝时期分别建立了哪些帝国或王朝,然后再确定这些政权存在的起止时间。之后,学生需要讨论每个政权之间的联系,并按照时间顺序绘制成示意图。学生通过合作绘制历史图表,既可以了解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又能掌握纵向与横向认知历史的方法,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

3.合作演绎历史史实,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结合真实客观的历史史料来学习相关知识是一种更为高效的历史认知方法。对此,教师若想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提高其客观认知历史、正确解读史料的水平,就可以开展新颖有趣的历史史实合作演绎活动。在此项活动中,各组学生需要先细致辨析史料,客观理解具体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解读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与深层内涵。然后,各小组再结合教材内容,用故事演绎的方式重现历史史实,进而加深对历史的客观认识,提高史料实证的水平[3]。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为例。教师提供与西方开辟新航路相关的各种史料,学生则自行组成学习小组,结合教材知识点客观辨析史料内容,探讨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航行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比如,西方大批航海家的出现是在拜金主义思潮盛行的时期,这说明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積累资产阶级原始资本。之后,各小组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现当时的历史,演绎真实的新航路开辟故事。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合作演绎活动,既可以还原史实,又可以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客观认识,同时提高史料实证的水平。

4.开展小组辩论活动,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虽然历史事件是在过去的时间里真实发生的,且是不能被改变的,但是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却是不尽相同的,这主要是因为任何历史事件的描述者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思想。对此,教师若想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提高其客观认知历史的能力,就需要培养其历史解释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合作辩论活动,让学生透过所听所见的历史表象,辩论出历史事件的本质内涵与因果联系,进而更加客观地认知历史,同时提高辩证看待历史、客观描述史实的能力[4]。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为例。教师可以“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为主题,开展小组辩论活动。在辩论过程中,正方小组持支持观点,讲述工业革命对社会、对个人所带来的各种积极影响。比如,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改变社会产业结构;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导力量;改变人们日常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等。而反方小组则持否定观点,讲述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以及对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过度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出现新型犯罪手段等。学生通过从正反两方面视角分析历史、研究历史,既可以提高辩证认知的能力,又能认识更为真实的历史,从而更加客观地描述历史。

5.互动探讨历史情境,厚植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其产生强烈的家国情怀。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授课内容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与单元知识相关的历史信息,如历史文献、史实纪录片、人物传记、人物访谈等,然后将其制作成生动直观的微课视频。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各组学生结合以往的生活经历以及自身对史实的了解,针对微课情境的内容进行交流探讨,从而加深对家乡、对国家、对民族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5]。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为例。在小组情境探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微课视频。比如,两汉时期汉字的传播;魏晋时期儒学的传播;隋唐时期佛教的本土化发展;宋元时期中国的科技发明对欧洲的影响;明清时期欧洲出现的“中国热”现象等。然后,教师引导各组学生深入探讨视频情境,研究中华文化发展与传播的作用,讨论中华文化对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小组互动交流的氛围中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文化认同感,增强弘扬中华文化的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师若想增强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性,则可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多样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互动交流、合作探知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客观认识,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从而逐渐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高丽珠.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探索[J].学苑教育,2022(6):94-96.

[2]柴雨.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J].第二课堂(D),2022(2):50-51.

[3]谢晓丹.学生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中历史学习策略培养[J].高考,2022(5):111-113.

[4]李惠婷.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J].家长,2021(8):129-130.

[5]张彬彬.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合作学习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3):61-62.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合作学习核心素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