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与作业电子化关系辨析

2023-12-01 11:15邓线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8期
关键词:负面效应教育现代化技术

邓线平

[摘    要]教育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可能作业电子化是其应有内涵,但教育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作业电子化在其中的作用需要辨析。作业电子化只有在促进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时才促进教育现代化。现实中,作业电子化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三种关系,一是合理利用,二是不合理利用,三是协商利用。面对不合理利用,需要技术创新、社会配套和减少利用来正确处理作业电子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技术;作业电子化;负面效应

最近,一个摊贩老板喊话老师——作业写黑板很难吗?据了解,该摊贩是两个孩子的家长,他在视频里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给孩子配手机,会导致孩子不写作业只玩手机游戏;但不配手机,孩子又不知道作业是什么。面对这种矛盾,他希望老师能把作业抄在黑板上。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当天的作业,学生们自己记下,回家后完成,把作业交给教师,由教师批改、点评。这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家庭作业。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微信、QQ建立家长群,被认为是家校沟通的“便捷化”“现代化”。然而在很多时候,这种“便捷化”“现代化”,并没有构建出良好的家校关系,反而把“家长群”变为“作业群”。

对技术的利用,通常是教育现代化的手段。教育现代化过程是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的过程。利用现代技术,可以加速教育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然而,教育现代化过程与技术利用过程并不同步。只有合理利用技术,才能利用技术助力教育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与技术

教育现代化,一方面是指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也包括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还包括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面对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信息高速公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认为,教育现代化主要有以下特征:

1.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上,教育必须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人才,必须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全面发展。

2.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应合理吸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在教学内容中要适当地吸收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有关知识。

3.教育方法手段现代化。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广泛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现代化教育设施,把现代多种教学媒体引进课堂,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功能,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

4.师资队伍现代化。

5.办学条件现代化。

6.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管理的思想、组织、方法、手段要同当代采用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利用最新科技,可以提高教育效率,增强教育自主性。但是,与教育现代化整体相比,技术应用只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子集。它只有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因为技术本身的目标和过程,会给教育现代化带来伤害,其中一个主要表现为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伤害。

技术应用过程中,因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于应用的目标与过程存在差异,导致技术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异化。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的能力,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关键力量。马克思曾把科学看作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然而,在科技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科技异化的现象,给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生理心理健康以及人格、伦理带来了纵深的负面影响。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这种科学技术成果的社会运用一样带来负面影响。

二、作业电子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从 1946 年计算机诞生和 1975年卫星上天开始,持续的新技术革命深刻全面改变着工业化以来的世界。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全面促成了人类文化、思维、交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场持续全面深刻的变革中,教育既是科技及其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又是被电子化、网络化所塑造。技术快速应用,在现实中形成了一种倾向,认为教育技术越先进学校就越现代化,即教育技术决定论。显然,这与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并不相符。在不加分辨情况下,过多的技术应用会带来负面效果。

技术应用对教育现代化的负面作用,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1.技术应用的动机不当。Web Quest创始人,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Berine OOdge教授从反思他30年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经历切入,分析了人的动机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他认为,人们应用教育技术的动机主要包括:追求感观刺激、追求成功的需要、对权力的追求、对控制的需要、对确定性的追求。

2.技术应用的目标与过程错位。在具体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整体目标、过程与个体目标、过程差异,教学目标、过程与学习目标、过程差异。应用技术教学主要在于提高效率,目标与过程差异存在于对没效率追求的差异。

3.技术应用的观念需要更新。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认为,教育技术不是技术的简單运用,而是从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出发创新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应当与教育、教学相整合。

4.教师在应用技术上存在困难。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Jame SM CLoughiln教授就教育技术在教育中整合的困难进行了多层面的反思。

作业电子化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技术应用的一个实例。随着技术进步,教育的设施和条件都得以改进,以此提升效率。效率提升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内涵。然而,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从技术实现看,这个过程通过两两关系推进。在教学关系中,不仅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效率,更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不能单纯提升效率,而学生知识接受不了。这样的教育现代化只是形式上的。只有在学生更好接受知识基础上的效率提升,才是教育现代化所需要的真正效率提升。在有些家庭,作业电子化并没有让学生更好接受知识。这种所谓现代化只是一种形式上的。

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对技术的应用有很多方面,例如,基础设施的技术性提高,如漂亮的教学楼;教学手段的技术性提高,作业电子化就是这种;学生学习手段的技术性提高,利用网络;等。有些应用是合理的,有些应用则不合理。合理与否,通过两两关系衡量。当漂亮的教学楼不能用于真正的教学时,或者利用效率不高时,它就是不合理的。浪費资源,对真正的教学起负面作用。作业电子化主要关涉到教师和学生。当双方都无碍使用电子技术时,用手机微信布置作业不是不可以。但当一方不能很好地使用手机,或者由于家庭原因买不起手机时,作业电子化就不合理。对老师来说,它可能提升效率,但越提升效率,对另一方的伤害也越大。

技术应用基于两种目标,一种是解决问题,一种是提升效率。前者是针对外部对内部的冲击致使问题产生而言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确定内部的各种边界。技术需要一种基于内部合理性的创新形式。后者是针对内部对外部材料的利用而言的,通过资源利用,致使效率提升。它可以建立在已有技术的重新组合上,也可以建立在技术创新形式上。面对外部对内部的冲击,一味摒弃技术是不合理的,因为有一种技术创新可以解决外部问题的同时,促使内部发展。内部对外部资源的利用,一味追求技术效率是不合理的,如果能平息外部对内部的冲击是合理的,如果破坏内部的稳定发展则是不合理的。教育现代化过程的技术应用应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

三、作业电子化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作业电子化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四种关系,一是双方合理利用,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作业电子化最重要的作用是减轻教师负担,克服家校之间的距离,方便家校就教学问题之间进行沟通,作业也更清晰。如果能恰当利用手机微信,学生也减轻不少负担,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真正需要努力的地方。当双方都认可其价值,并能产生实际功效,家庭也有条件使用电子产品时。这种利用是合理的。技术提升效率的同时,让教师有更多精力放在提高专业水平上。家庭通过作业电子化,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学生通过技术应用,减轻了不必要的体力劳动。学生能合理利用电子产品,不产生依赖,不沉溺游戏。

二是单方利用,另一方不适应。当一方能提升效率,另一方却产生问题时,并且,这种问题是系统性的,很难短时间解决。这种技术利用是不合理的。教师利用作业电子化提升效率,但对学生来说,可能造成问题。例如,家庭负担,这种负担不只是成本负担,可能还包括家庭沟通负担。以前形成的沟通习惯,可能因为电子产品介入而不得不改变。学生玩游戏,家长要阻止,双方容易产生冲突。有时学生只是合理放松一下,但家长因为担心学习而干涉。双方沟通出现障碍。学生因为使用新技术而改变了过去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能适应,有些学生从此陷入电子游戏的困扰中。有些学生即使通过外部干涉,也难以摆脱电子产品干扰。对有些家庭来说,新的技术应用不但改变了家长与学生的交流方式,而且改变了家庭的整个行为方式,造成生活工作诸多方面困扰。

三是双方不合理利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配备一部手机并不成问题,作业电子化解决具体问题也是合理的。然而,在教师与学生使用手机的目标与过程存在错位,导致技术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异化。对教师来说,他将作业电子化应用到所有学生身上,目标是让所有学生更快知晓布置的作业,同时确保学生能更清楚知道所布置作业。他可以利用他认为合理的时间布置作业。但对学生来说,他们面对作业电子化的目标和过程可能与教师不同。有的同学在更快知晓教师布置作业同时,也想更快完成作业过程。节省下来的时间,让他可以用各种手段完成作业。另外,教师利用电子化布置作业并不必然与学生完成作业完全协调。有时,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完成作业,而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看到布置作业而耽误。

四是协商利用。当作业电子化导致一些问题产生,但问题可有限范围内解决,作业电子化等技术应用可协商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在不同主体身上产生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些完全不适应,有些经过短暂调整后适应了。有些孩子只是被电子游戏暂时迷惑,经过疏导,能很好适应新技术要求。有些家庭也不习惯电子产品所带来的改变,经过短时期适应,能很快调整过来,将技术应用纳入家庭生活之中,重新构建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当作业电子化导致暂时性问题时,家长和学校要及时沟通。通过方法上的调整,让学生适应技术要求。譬如,可间隔性使用电子产品布置作业,就一些科目布置作业,等等。

四、合理利用作业电子化

新的技术应用应该是个长远过程,并且,要允许被使用者有不同的选择。对于作业电子化的不合理利用,可以进行以下改进。一是技术创新。面对暂时的不适应,技术创新要设置新功能,避免不适应情况发生。针对玩游戏问题,可通过技术创新克服这些问题。面对完全不适应,技术创新要避免将新技术应用涉及这些家庭。技术创新应在可应用与不可应用之间自由切换,或无缝对接。如在通过手写黑板布置作业的同时,用手机轻松拍照,给那些适应的学生布置电子作业。在此过程中,要避免相互的不兼容,譬如,教师用更多精力用在这种转换上。还要避免因同方式布置作业在学生之中产生的歧视。

二是社会配套。技术创新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同时,社会配套工程要配合技术创新要求。在网络设置上对学生使用电子产品要有特殊的照顾。对有些家庭进行资助。开发新的社会资源供教学使用电子产品,这些产品既满足老师使用新技术的同时,也要满足不同学生的技术反映要求。社会资源开发不是单向满足使用电子产品要求,也要朝向不使用电子技术的学生。使得他们在不使用电子产品的同时,得到同样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技术使用往往在社会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朝单一方向进行,使得技术在满足单方面效率要求下,侵害另一方的要求。当技术创新暂时不能满足各方面要求下,社会资源的配合开发是社会平等使用技术的补充。

三是减少使用。当技术创新不能同时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要求,并且,社会资源利用不能让技术应用受损害者得到补偿时,可以减少新技术的应用,或者暂时不使用新技术。技术并不适合在每个领域都得到应用。有些属于人文价值保护领域,如城市开发不破坏一些人文景观,但学生不用电子化作业显然不属于这个领域。有些属于权利领域,在使用过程中,侵害了使用对象的权益。这种损害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些人不适应使用新技术,新技术带来原有形式的急剧变化。一种情况是不同使用主体产生不同的效应,这些效应与技术使用有关。作业电子化导致有些家庭孩子不适应包括这两种情况。

四是多种选择。有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配备手机,方便完成作业。这些条件包括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教育条件、学生自律条件等。有些学生则不适宜配备手机。作为教师教学,需要面对不同学生需要,让每个学生在不同技术条件下更公平地接受教育。这一过程可能增加教师任务,然而,这是相对于技术使用而言的。与不使用技术相比,针对不同学生给予相同的教学,并没有增加更多任务。技术总体提高了教学效率,只是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使用方式不同。教育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更好成长,使他们在面对技术现代化过程中,不是被技术所绑架,或者被同一化。而是在现代技术面前,有更多选择。利用技术实现教育现代化是这样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国祥,张新明.论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J].教育与现代化,1998(4).

[2]朱含永.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3).

[3]埃里希·弗洛姆.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M],王泽应,刘莉,雷希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4]焦传震.教育现代化语境下教育技术的价值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

[5]杨小微,金学成,杨帆.教育现代化:理论与技术的对话——教育学原理与教育技术学两大阵营的对话[J].开放教育研究,2006(10).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负面效应教育现代化技术
由“奥迪二手车”广告的负面效应谈媒体广告的自律与他律
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负面效应与出路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分析
略论美国对华战略在国民党政权崩溃中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