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2023-12-01 05:09马建威冷雪雯
甘肃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泰尔兰州市高质量

马建威,王 娜,冷雪雯

(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结构失调等制约经济发展一系列问题,因此推动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亟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质量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即经济发展需由关注经济发展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发展质量。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任务,同时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国经济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发展态势,推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区域差异的关键是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兰州市作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研究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对提高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结论。主要观点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从新发展理念和社会主要矛盾出发,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1-3]。第二类是从经济发展理论出发,认为高质量发展以人本为核心,强调发展目标、战略、资源配置和社会建设有机统一,从经济和社会2个层面实现共同有效[4]。第三类是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发,认为高质量发展以总量为基准但又不仅仅关注经济总量,还包含对经济的效率、结构、稳定性和持续性等角度的多维衡量[5]。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研究内容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全国和省域层面,针对县域层面的研究较少。在测度方法上,国内外学者主要以单一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单一指标主要以全要素生产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GDP为代表[6-8]。单一指标由于其局限性,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更多学者采用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视角出发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9-12]。这类评价指标体系从高质量发展指导思想出发,既包括发展内容也包括发展方式。第二类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3-16]。这类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同方面选取指标,更加具体、科学、合理。第三类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与战略布局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17-18]。这类研究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政策效应评价需要的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全国层面与省域层面,针对单一城市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较少。同时,西部地区因其自身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状况较为落后,了解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对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缩小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基于此,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TOPSIS了解兰州市各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其次,应用泰尔指数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再次,利用收敛性分析检验兰州市两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否长期存在。最后总结并为推动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减小区域差异提供决策参考。

1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1.1 指标构建

文章在以往学者[19-22]选取指标的基础上,基于“五大新发展”理念,结合可获得的数据,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共建共享五大维度出发构建兰州市三县五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发展包含普通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数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个测度指标,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及创新产出。

协调发展包含城乡收入比、城乡消费比、城镇化率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4个测度指标,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由第三产业生产总值除以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计算得到,反映了居民生活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包含污水处理率、化肥施用折纯量及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3个测度指标,分别反映工业企业、农业及居民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开放合作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GDP的比重2个测度指标,反映了经济开放程度。

共建共享包含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机构床位数及低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3个测度指标,从居民收入、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3个方面反映居民共享程度。

1.2 数据来源

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甘肃发展年鉴》《兰州市统计年鉴》《中国县城建设统计年鉴》《中国城乡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部分数据通过咨询相关单位获得,部分指标通过原始数据计算获得,缺失值通过插值法计算得到;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完整性,文章只对兰州市三县五区2016—2020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

1.3 研究范畴

为直观对比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文章借鉴李快满和石培基[23]的研究,将8个区县划分为市辖区和外围县两大区域,见表2。

表2 兰州市两大区域及所属区县构成

2 研究设计

2.1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熵权法是根据指标的离散程度及其携带的信息量确定权重的方法。TOPSIS是一种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评价对象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进行排序,从而得到各评价对象相对优劣的评价结果。熵权-TOPSIS有效的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主要步骤为:首先,利用极值法对原始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让不同量纲和数量级的原始数据具有可比性;其次,运用熵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最后,利用TOPSIS法对结果进行量化排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运用极值法对测度体系中的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正向指标的处理如下:

对负向指标的处理如下:

式中:gij和g'ij分别表示标准化处理前与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gmax表示整个地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gmin表示整个地区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i=1,2,…,n;j=1,2,…,m。

第二步,计算第i地区第j项指标的比重。

第三步,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

第四步,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

第五步,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

第六步,构建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L。将标准化矩阵与权重wj相乘,得到加权规范化矩阵L。

第七步,在加权规范化矩阵中确定正理想解D+与负理想解D-。

式中:D+代表第n个指标的最大值,D-代表第n个指标的最小值。

第八步,计算评价对象与正、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

第九步,计算评价对象与理想解之间的相对贴近度,相对贴近度是描述评价对象与理想解的相对贴近程度。

为了使得结果更加精确,将相对贴进度Km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各个指标的数据在同一数量级,方便进行比较分析:

将Si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Si的数值越大表示该城市的综合评价得分越高,数值越小表示该城市的综合评价得分越低。

2.2 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测度方法

泰尔指数借助于信息熵的概念,可以有效地衡量各区域之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其公式为:

式中:T为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取值范围为[0,1],数值越小表明兰州市各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越小。n为兰州市区县数量,yi为地区i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均值。

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q为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nq为区域包含的区县数量,yqi为处于q区域的第i个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q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的均值。

若需要追查差异的来源时,可将其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及区域内差异,公式如下:

式中:Tw为区域内差异,Tb为区域间差异。

2.3 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收敛性检验方法

收敛性分析是检验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收敛的主要方法。其通常采用α收敛和β收敛衡量经济收敛程度。σ收敛通过使用差异性指标(泰尔指数、基尼系数等)进行检验,若差异性指标逐渐减小,则说明该地区存在σ收敛。β收敛分为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绝对β收敛是在假定各个地区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各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速度和水平将会趋于同一个稳态。由于绝对β收敛的假定条件过于严格,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因此文章将不对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绝对β收敛进行检验。

条件β收敛在绝对β收敛的基础上考虑了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特征及条件的差异性,其认为各个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将趋于稳态,而且这个稳态值和各个区域自身拥有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禀赋具有密切的关系,即条件β收敛认为各个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将会长期存在,并最终维持稳定。选择Panel Data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条件β收敛进行检验。通过借鉴彭国华[24]关于收敛问题的研究方法,将条件β收敛检验式设为

式中:y1,…,y5对应的是2016—2020年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及分析

利用熵权-TOPSIS测算得到2016—2020年兰州市三县五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该数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同时按照得分对各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排序,结果见表3。

2016—2020年,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均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由2016年的0.350 5上升至2020年的0.367 0,增长率达到4.7%。市辖区的发展态势与兰州市总体发展态势相同,其增长率为5.8%。而外围县发展态势略有不同,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波动趋势,其增长率为1.56%。整体而言,市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优于外围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时从增长速度来看,市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具潜力。

从单个区县的发展状态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在前三位的区县分别是城关区、七里河区和安宁区。城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并远超过第二名七里河区,年均增长率为0.44%,说明其基础水平较高,上升空间较小。七里河区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从2016年的0.395 4增长至2020年的0.454 6,年均增长率为3.56%,增幅较大,表明其发展态势较好。安宁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略低于七里河区发展状况,其在5年内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04%。处于末位的县区一直在变化,榆中县由2016年的第四位跌至2020年的第七位,而皋兰县由2016年的第七位攀升至2020年的第五位,永登县一直在第六、七位之间徘徊,红古区一直处于末位。

3.2 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结果及分析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基础,根据式(14)计算出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利用公式16对两大区域的区域内差异及区域间差异进行分解。分解结果见表4。

表4 基于泰尔指数分解的兰州市两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

根据表4的分解结果可知,2016—2020年兰州市总体泰尔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在2016—2018年缓慢上升,在2019—2020年出现下降的趋势。市辖区差异与外围县差异的发展态势与总体差异大致相同,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只在时间上有所差异。总体泰尔指数由2016年的0.097 3变化为2020年的0.089 4,降幅达到8.12%。市辖区及外围县泰尔指数的变化趋势与总体泰尔指数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外围县的下降幅度较大,从2016年的0.010 2下降至2020年的0.000 4,下降幅度达到96.08%。这是由于“十三五”规划期间,兰州市着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得各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区域内差异逐渐缩小。从两大区域的横截面视角来看,市辖区泰尔指数均值明显大于外围区县泰尔指数均值,这说明市辖区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于外围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均衡问题。

图1展示了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间及区域内差异的变动趋势,区域间泰尔指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先后经历下降、上升、下降的过程。区域内泰尔指数的变动趋势较为平稳,大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只在2016—2017年出现短暂的上升趋势。从涨幅或降幅来看,区域间泰尔指数从2016年的0.021 7上升至2020年的0.025 6,增幅达到17.97%,区域内泰尔指数从2016年的0.075 6下降至2020年的0.063 8,降幅达到15.6%。从贡献率来看,区域内差异贡献率一直处于65%以上,高于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在总体差异中占主导地位,影响力重大,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图1 2016—2020年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间及区域内差异

3.3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收敛结果及分析

(1)σ收敛。由于上文已计算出泰尔指数,因此文章将选取泰尔指数作为判断σ收敛的指标。图1显示,总体泰尔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16—2018年为上升期,2019—2020年为下降期,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不存在全域性的σ收敛。分地区来看,市辖区泰尔指数和外围县泰尔指数并未出现逐年稳定下降的趋势,因此这两个区域的泰尔指数也不存在σ收敛。

(2)β收敛。根据公式19及Stata.16.0对兰州市总体及两大区域的条件β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条件β收敛性分析

由估计结果可知,在控制截面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之后,兰州市总体及市辖区的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条件β收敛,同时表明兰州市与市辖区各组成部分依赖自身特征及条件,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将趋于各自的稳态,区域差异可能长期存在。而外围区县域的估计系数β为负值,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该区域不存在条件β收敛。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文章基于熵权-TOPSIS测算出2016—2020年兰州市三县五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选取泰尔指数对其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并使用泰尔指数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兰州市及两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进行检验,得出结论:(1)从发展水平来看,兰州市三县五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市辖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外围县的发展水平。(2)从区域差异来看,除区域间差异以外其他差异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区域间差异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变化趋势。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均达到65%以上,说明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从收敛性来看,兰州市各区域均不存在σ收敛,而兰州市与市辖区均存在条件β收敛。

4.2 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从下述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提升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同时推进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第一,提升兰州市自身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当前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仍处于低位,2018年的均值只有0.337 9,且增长幅度不大。因此,兰州市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摒弃“唯GDP”的思想,坚持“五大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制定高层次的人才战略发展规划,将人力资本培养向高水平、高技能、高效率方向迈进;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等手段,加快产业转型的步伐,科学地制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同时政府应合理配置资源,在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教育、医疗、环境治理等方面有侧重地加大资金支持,促进更加高效的经济增长。

第二,制定不同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各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禀赋、政策倾向、人口流动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兰州市应明确各区县的发展优势,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明确各区县的发展方向,采取相应的政策激发其发展潜力。同时各区县应补齐各自的发展短板,强化比较优势,缩小区域差异,进一步实现区域再平衡战略目标。

第三,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当前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较大,市辖区的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外围县的发展水平。虽然区域间的差异呈现缩小的趋势,但是其绝对差异仍然过大,同时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其进一步制约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兰州市应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区域协同发展管理制度,强化各地区的协调管理工作。同时市辖区也应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外围县的经济发展,加强各个地区的合作、交流和互助,逐步缩小区域差异,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泰尔兰州市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百忍寺
百忍寺
兰州市园林绿配置模式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幽默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