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洪军 孙勤学*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首次由Klemperer 和Rabin 描述SFT 的论文发表于1931 年[1]。SFT 起源于CD34+树突状间质细胞,可发生在全身部位,如鼻窦、眼眶等,以胸部最常见。SFT 生长缓慢,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表现多变,术前误诊率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4 例胸部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分析其HRCT 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准确性。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 年6 月至2021 年12月本院由病理证实胸部SFT 患者24 例,男10 例,女14 例;年龄32~75(51.4±13.1)岁。无症状、体检或意外发现14 例,咳嗽、气促5 例,胸背疼痛3 例,头晕1 例,发现胸腔积液1 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禁食至少4 h 状态下进行平扫及增强检查(动脉期、静脉期)。CT 检查采用16 层PHILIPS 螺旋CT 机。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层厚2.0 mm,分辨率为512×512。均在平扫基础上,使用高压注射器经手背静脉以3.0 mL/s流速注入总量约90 mL(1.5~2.0 mL/kg)碘海醇对比剂,进行动脉期(25~30 s)及静脉期(70~75 s)动态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处至肺底。
1.3 图像分析 由2 名胸部专业放射诊断医师分别独立操作,记录病灶部位、数量、最大径、形态、密度、是否囊变坏死、强化方式、与周围组织的继发表现、有无淋巴转移,如意见不一致,则由上级医师再次评估,作出诊断。
1.4 手术或穿刺病理学检查 手术切除22 例,CT 引导下穿刺活检2 例。行常规HE 染色,18 例患者进行免疫组化。主要标记物:Ki-67,STAT6,CD34,CD99,Bcl-2,波形蛋白(Vimentin)、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等。
2.1 SFT 定位 所有患者均单发,纵隔5 例,肺内2例,胸壁2 例,15 例胸膜来源。肿块大小悬殊,最大径7~134 mm,8 例最大径>100 mm,16 例最大径<100 mm。
2.2 CT 影像表现 8 例最大径>100 mm 肿块局部浅分叶,密度不均,内见斑片状坏死区。16 例最大径<100 mm 肿块边缘光滑无毛刺,密度均匀。有12 例出现轻中度强化,强化幅度约20~40 HU,有6 例明显强化,强化幅度 40~50 HU,有4 例呈不均匀强化,如“地图样”改变,瘤内或瘤周出现增粗迂曲血管影,2例强化不明显。有2 例肿块与胸膜呈锐角,12 例以宽基底于胸膜相连,5 例夹角呈钝角呈“胸膜尾征”,带蒂。1 例外形呈“D”型。2 例病灶内出现钙化,8 例出现坏死区。1 例出现胸腔积液。4 例患侧肺有不同程度的肺不张。1 例出现淋巴转移。
2.3 手术及病理 (1)大体标本:多为实性软组织肿块,多数有完整包膜,切面较硬,呈灰白或灰黄色,有4 例呈鱼肉样,内见黏液样变、坏死。4 例瘤体内见增粗滋养血管。(2)镜下:肿瘤组织由细胞丰富区和稀疏区组成,呈席纹状、编织状或不规则排列,丰富区细胞多呈梭形。间质中散在分布粗大胶原纤维及增生的薄壁血管扩张。有4 例核分裂像>4 个/2 mm2。免疫组化:CD34、CD99、Bcl-2、STAT6+,VIimentin(+),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ki-67 多<5%,1 例ki-67为10%,1 例ki-67 为20%。4 例诊断为恶性SFT。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WHO(2013)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归类于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的肿瘤[2]。之前使用了几个不同的术语,如局限性胸膜纤维瘤等[3]。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与环境因素和石棉接触史无关。有学者表明可能与涉及NAB2-STAT6 融合基因的12q13号染色体反复倒位有关[4]。全身各部分均可发生,约33%发生于胸部,最常见于胸膜,约占胸膜肿瘤的5%。发病年龄32~75(51.4±13.1)岁,本研究中女性多于男性,作者认为这可能与城市人口构成比及小样本量有关。肿块大小悬殊,以良性居多,但有约12%具有生物学恶性倾向,具有侵袭性或转移的风险[5],本组有20 例为良性,4 例为恶性。
SFT 肿块较小时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病隐匿,多数由体检或偶然检查发现,肿块生长缓慢,当发展成较大肿块时,可压迫周围组织而产生相应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咳嗽、胸痛、气促等不适。SFTP 可诱发副肿瘤综合征,最常见的是肥厚性骨关节病和特发性低血糖[6]。肥厚性骨关节病被称为Pierre-Marie Bamberger综合征,包括关节僵硬或肿胀、关节痛等,亦可出现女性乳房发育或溢乳。特发性低血糖,被称为Doege-Potter 综合征[7],可能是肿瘤产生的胰岛素样活性物质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本研究患者均未出现上述相关综合征。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8],预后一般良好,但仍需术后随访复查。
大体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多数有完整包膜,边界清楚,质硬或中等,切面呈灰白,体积较大时可出现坏死、囊变。镜下由大量梭形细胞、卵圆形和圆形细胞构成的细胞丰富区和由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薄壁血管混合而形成[9]。免疫组化显示CD34,CD99,Bcl-2、STAT6+,VIimentin 表达阳性,但不具特异性。ki-67 多<5%。STAT6 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已被证明是NAB2-STAT6 基因融合的可靠替代标记物,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10]。本组已行免疫组化的患者均显示STAT6+,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GUPTA 等学者[11]认为肿块大小不是良恶性的主要鉴别点,因为与缓慢生长的良性病变相比,恶性肿瘤常生长得更快,从而产生症状,并保持无症状的状态,同时又指出恶性SFT 常有分叶状改变及钙化。本研究4例恶性肿瘤中,3 例最大径均>100 mm,仅1 例最大径<100 mm。当出现胸腔积液时,且胸膜呈结节样增厚,需警惕恶变可能,本组也有1 例出现同侧胸腔积液,作者认为可能肿块刺激胸膜的缘故。有研究报道SFT 可发生淋巴远处转移[12],提示恶性肿瘤,本研究中出现1 例发生肺门淋巴转移,后经病理证实为恶性SFT,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邻近骨折破坏及远处转移。
由于SFT 内的病理组成成分及比例不同,强化方式可表现多种。肿块较小时,强化均匀,呈轻-中度强化。“血管蒂样强化”“蛇纹血管征”及“地图样强化”是SFT 较典型的特征表现,为动脉期时瘤体内和周围出现粗大迂曲血管,如蛇纹样四处爬行,静脉期强化不均匀且持续性强化,其原因是细胞丰富区及血管丰富区的强化明显,细胞稀疏区胶原化强化程度较弱,而出现地图样改变。CARDINALE 等[13]学者认为发生于纵隔胸膜的SFT 与纵隔肿瘤相类似,影像学有时鉴别困难,但纵隔起源肿瘤对胸膜的外侧边凸出。当发生于纵隔区病变,应排除是否为前纵隔旁胸膜病变。
鉴别诊断:(1)胸膜肿瘤:如胸膜间皮瘤,好发中老年男性,有石棉接触史,可分局限性和弥漫性。恶性间皮瘤常伴胸腔积液,胸膜呈弥漫性结节样增厚,强化均匀,病灶较大时可出现坏死。(2)肺内肿瘤:良性肿瘤,如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等。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好发中年女性,边缘光滑、强化明显,“贴边血管征”及“空气半月征”是其较典型表现。恶性肿瘤,如肺癌,肺肉瘤等。肺癌好发老年男性,常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等征象,易侵犯周围组织及淋巴转移。肺肉瘤好发于<40 岁,周围型常见,钙化少见,不均匀强化,局部胸膜侵犯。(3)纵隔肿瘤:神经源性肿瘤,脊柱旁多见,边界清楚,与胸膜呈锐角,邻近椎间孔扩大,向椎管内延伸,呈哑铃状改变,有钙化,强化方式多样。
综上所述,SFT 发病率低,临床上少见,临床症状不明显,影像学、病理和免疫组化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SFT 在HRCT 检查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术前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当HRCT 检查发现胸部内孤立性肿块,边界光整,浅分叶,病灶较小时强化均匀,较大时不均匀强化,瘤内或瘤周出现增粗血管,应考虑SFT 可能,“血管蒂样强化”“蛇纹血管征”及“地图样强化”是较典型的特征表现。当出现胸腔积液及钙化、肿块局部分叶,提示肿块恶性可能。最终确诊还需依赖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