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下“素人化”综艺的选材与话题设置
——以北京卫视《暖暖的火锅》为例

2023-12-01 15:17:49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8期

涂 涓

(作者单位:汉江师范学院)

在20 年前,中国电视综艺就有以普通人为主视角切入的节目。近年来,面向普通大众的节目不断出现,并涌现出了诸多“草根”明星。草根类节目也更为生活化、平民化,出现了如求职类节目《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智勇冲关类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一站到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大多数嘉宾通过参与多期棚内节目录制,分享个人经历、展示才艺,充分展现聚光灯下的个人魅力。

在这些“素人”类的节目中,大多以百姓为节目主角。“素人”一词在国内最早出现在2015 年,当时由《人民日报》所点评的《CCTV 家庭幽默大赛》中,客观评述了这档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内容的节目,其以互动、幽默著称,并首次应用了“素人真人秀”这一概念,这样在综艺界便有了“素人”和明星之分。2016 年,为了规范节目内容,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主要是防止过度明星化倾向,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此,以全明星阵容主打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向“星素结合”“全素人”等不同形式过渡,其中“素人综艺”类赛道变得异常拥挤。

那么,何为“素人综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素人”,“素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网络综艺节目里的“素人”指的是没有经过专业的表演训练,没有较高的知名度的平常人、普通人[1]。他们干着普普通通的工作,挣着普普通通的薪水,没有明星那样的容貌、身材与气质,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也许是外卖小哥、清洁工阿姨、的士司机、建筑工人,或交通警察、医院护士、人民教师、高校毕业生等。而“素人综艺”也即以这些人为主角的综艺节目,他们参与节目,充分展示自我,相互间在多方面一较高下。

当受众对于综艺中明星的存在感到审美疲劳时,便会将关注点放在素人身上。素人代表着广大的受众群体,那么对于“素人化”综艺而言,其选材与话题更要贴近生活,使得在屏幕前的受众找到共通性与共鸣点。同时,“素人化”综艺要利用媒介融合的优势,深入挖掘话题、选材。

1 贴近受众需求的选材模式

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出现,综艺节目的选材模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从之前的注重娱乐需求转变到如今的注重受众需求。在传统综艺节目的选材过程中,偶然会因为关注明星或公众人物的外表而忽略节目的道德、审美、文化内涵等因素,可能造成受众的审美趣味低下、思想偏差等问题。而“素人化”综艺便能够有效规避此类问题,如综艺《暖暖的火锅》选材充分考虑受众在生活中的需求,获得了广泛好评。

1.1 贴近真实生活的人物选材

“素人化”综艺要求参与节目的素人能够全程参与节目的各个环节,形成全过程参与、“去台本化”的播出模式,这就要求“素人化”综艺的选材、角色划分必须生活化。在综艺《暖暖的火锅》中,对于素人的特点,节目组采取了“主角演绎”来进行人物选材。主角演绎,便是邀请一些互不相识的素人在同一个空间里生活或者工作,通过镜头真实记录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故事,以此吸引观众[2]。主角演绎式的节目会让受众感受到一种生活化的气息。在第5 期节目中,节目组便选取了与“夜”相关的人物,有深夜电台主播、夜班公交司机、话剧演员三个不同工种的代表人物。这三个人物均来源于生活,他们的夜生活也代表着多数受众在夜间的生活。生活化的人物让整个节目具有一定的可看性。在该期节目中,所选取的人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夜生活,激发受众共鸣,使受众从讲述者的话语中体会自身的生活。贴近真实生活是目前“素人化”综艺在人物选材中所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只有贴近生活,才会让节目减少娱乐化的成分,更加真实、形象地为受众讲述素人故事,传播生活化的声音。

1.2 贴近真实场景的拍摄选材

“素人化”综艺的真实性还体现在拍摄的选材中。为了更好地体现节目的真实性,“素人化”综艺要有较多的生活镜头,生活镜头能够真实记录素人在每一个时间、地点的精准生活状态,也可以为节目提供必要的场景支持。“素人化”综艺的拍摄理念要与其人物选材相贴合,拍摄的场景、画面要跟随素人走,重在表现素人的生活。《暖暖的火锅》第5 期节目中,对于选取的三个人物,节目组采取了全过程跟拍的模式,电台主播从上班到下班的流程、公交司机从准备发车到收车的流程、话剧演员台前幕后的准备流程。全过程化的拍摄,不仅能够展现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的心境,而且也向受众传达出了真实的信息。在后面的讲故事环节中,人物恰恰就是根据在前期所拍摄镜头里的细节来进行故事的讲述,这样的拍摄模式,能够使整个节目形成一个闭环,从头至尾围绕真实的镜头讲故事,有效避免过度娱乐化成分的出现。对于节目制作团队而言,整期节目的完整性可以得到保证,不会给受众留下“断档”的感受。真实场景的拍摄选材,让整档节目更具生活化的气息,让受众形成完整的观看闭环,为“素人化”综艺未来的拍摄选材方向提供了思路。

2 多元选择的话题设置

“素人化”综艺中,话题的设置与引导十分关键。在不影响综艺效果的前提下,如何让没有综艺感的素人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尤为重要,话题的选择决定了整档节目的走向。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的整体思想已经悄然改变,更多倾向于对于所选话题的深度思考。话题可以多元选择,如何在多元化的话题选择中选取受众能够思考的、引起情感共鸣的,并能够结合素人自身条件的话题,是目前“素人化”综艺在话题设置上的关键。有真实性、有升华的话题,才能够让节目更有温度。

2.1 素人自身的话题设置

素人自身是很少有话题度的,近些年来的“素人化”综艺话题的选取都十分注重话题的独特性。话题具有独特性,意味着要针对每个素人的特点细分市场,将问题个性化、生活化,设置出来的问题思考性与亲切感并存[3],让受众对话题有一定的思考并深入研究,不再停留于表面的体会。《暖暖的火锅》话题的选择就有一定的独特性。在节目进行的后期,素人团与任务官聚在一起品尝火锅,其间由节目组提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该素人自身经历的总结。素人通过关键词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有效配合了节目组所要表达的话题,这种具有独特性的话题设置方式,既不会让素人没有参与感,又能够留给受众很大的思考空间。受众可以通过关键词来联想自身经历,也可以听取节目中的人物讲述产生共鸣,这样的话题设置模式符合素人自身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因此,“素人化”综艺节目可以尝试因地制宜地设置、选择话题,采用关键词进行串联,让整档节目得以升温。

例如《暖暖的火锅》第3 期,女主悦悦是一个流浪动物保护志愿者,也是一个动物领养人,她想邀请火锅团参与一次流浪动物保护志愿服务工作,体验和了解流浪动物背后的故事,节目组最后为流浪动物和动物领养人组成一个温暖的火锅局,共同感受生命与生命之间相遇的美好。这个话题对于受众来说比较新鲜,温情而治愈。

在今后的“素人化”综艺探索道路上,具有独特性的话题的设置可以给整档节目带来别样的效果。

2.2 素人情怀的话题升华

近几年的综艺节目中,“情怀”一词被提到的次数逐年上升。浙江卫视、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也开始宣传“情怀”,如《王牌对王牌》《声生不息》邀请经典电视剧主创、20 世纪90 年代我国香港歌手,通过舞台再现、唱老歌的方式吸引受众,获得较高的好感度,让受众置身情境内,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在媒介融合之下,情怀的出现,改变了文化与大众的融合方式,也引导了大众文化发展方向[4]。对于“素人化”综艺而言,素人情怀其实也就是屏幕前的受众的情怀,素人与受众之间的连接点,就是素人的话题升华。《暖暖的火锅》便是主打素人情怀,在第5 期节目中,制作组聚焦于夜归人的故事,播放音乐的电台主播是我们常见的夜归人,通过电台主播对于夜归人话题的讲述,能够让屏幕前的受众产生不同的情怀感。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受众会渐渐忘却传统媒体电台的作用,一位电台主播的讲述能够唤起受众对于电台的再次收听。由此,通过话题产生的情怀感便出现了,受众会重新关注传统媒体,审视新旧媒体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素人的话题升华,无疑也为受众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能够给予受众代入感,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素人化”综艺需要话题,但更需要在话题的基础上升华,与受众达到情怀的连通。

3 媒介融合的“素人化”方向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大众文化产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操纵,将文化商品化并推销给大众,以迎合消费市场的需求[5]。随着新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媒介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综艺节目的媒介融合更多面向受众,传统综艺的制作模式也不断改变,更多倾向于受众所需要的大众文化与深度情怀。“素人化”综艺作为综艺节目的一个分支,同样也加入了媒介融合的大潮中。“素人化”综艺要以素人为依托,根据节目形态的不同,增强陌生感和本色感探索,让“素人化”综艺更加真实、完整。

3.1 “素人化”的陌生感探索

素人的本质就是陌生人,在陌生的前提下我们提到了陌生感一词,陌生感就是当你面对不熟悉的人、事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近些年来,《我是歌手》《青春环游记》等节目都在逐步消除陌生感对节目的影响。《我是歌手》和《青春环游记》是两档全明星参与的节目,素人的出现会打破原有的节目制作平衡,扰乱节目制作流程,继而才会有消除陌生感一词。对于“素人化”综艺,探索陌生感主要在素人的选择上,要将素人的选择面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同一群体,还要探索不同群体、不同人物之间的陌生感。当选择的素人汇总在一期节目中时,通过每个素人的不同讲述,将陌生感具象化,使陌生感成为话题,让陌生感成为拉近素人与素人的桥梁。《暖暖的火锅》每一期都会根据不同的节目主题,多元化选取素人,通过素人的集合,探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话题。在每期节目结束后,节目组都会在抖音平台以视频的方式向受众提问,而受众也在抖音平台积极回复相关话题。在话题中探索陌生感,无论是参与节目的素人,还是在新媒体平台上互动的受众,都能通过陌生感相互熟识,打破社交隔膜,在交流中形成共同的认知。这种新的陌生感是针对受众而言,新的陌生感作为一个符号融入日常生活中,当受众再次看到、了解到类似话题时,能够发表出独到的见解与看法,通过“素人化”综艺所带来的陌生感,让受众感到共鸣,无疑为将来“素人化”综艺陌生感的探索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3.2 “素人化”的本色感提升

素人的本色感就如同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可以尽情地描绘、添加相关因素,这种因素一定是围绕着素人本身所展开的。提升素人在“素人化”综艺中的本色感,便是要对素人进行细分市场,找准每个素人在一期节目中承担着哪一个角色,通过主角的演绎,让受众信服于素人的真实性。在素人进行主角演绎的过程中,素人自身也能够找到其在节目中的价值所在,对于单期节目效果而言也能够获得较大的提升。素人选择的细分化,也就要求制作团队在单期节目选题时也要细分市场。在每一期节目开始之前,《暖暖的火锅》节目组都会经过细致的调研,根据广大受众所需要的、呼声最高的话题来决定一期节目的选材准备。这样细分化“定制”每一期节目,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素人来担当节目的主角,在素人自身的本色感最充分时将素人这张白纸通过节目进行营造,能够达到节目与受众双赢的局面。素人的本色感是目前国内“素人化”综艺所欠缺的,往往“素人化”综艺是将素人明星化,在节目结束后素人会吸引较多的广告与代言,但这样素人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素人仅仅只是一个符号,是广大受众的代表,他们的言语代表了广大受众,一旦被过度包装、明星化,就会失去素人本身出现在节目中的意义。素人的本色感,就是不能被过度包装、明星化,而是要向受众展示真实的一面,这就要求“素人化”综艺的节目组在节目的制作、包装上面减少对素人的刻意营造,尽量展现素人真实的一面,让真实感、素人感得到受众的认可。《暖暖的火锅》就是如此,在中国人独有的美食情结中,只要围坐在火锅旁,美食就能把大家紧紧连接在一起,汇聚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对彼此的情感[6]。

4 结语

媒介融合下的“素人化”综艺是一个长期发展的产物,利用好素人的本质真实是“素人化”综艺在未来发展的关键。根据素人自身产生话题,在受众需求中找到与素人自身的连接点,才是未来“素人化”综艺所需要的。《暖暖的火锅》能够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做到了个性化的展现,让“素人化”综艺去明星化,更加真实、有温度,是在当前“素人化”综艺明星化大潮中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