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宣传在高校中的传播力提升研究

2023-12-01 15:17:49聂瑞涛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8期
关键词:互动性新闻宣传校园文化

聂瑞涛

(作者单位:太原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

新闻宣传是一项政治属性、思想属性很强的工作,其在引导大学生树立“三观”、提升大学生思想水平方面作用很大。在媒体融合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提升新闻宣传在高校的传播力,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在高校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1]。当前新闻宣传在高校的传播力持续下滑,新闻宣传工作的目的难以实现,对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落实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宣传在高校中的传播力的策略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在总结把握新闻宣传传播力不足的具体原因基础之上,探寻提升新闻宣传传播力的具体策略,从而给新闻宣传工作的改进与工作效果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1 融媒体背景下提升新闻宣传在高校中的传播力的意义

融媒体背景下提升新闻宣传在高校中的传播力意义非凡,本文分别从大学生个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等三个维度进行分别探讨。

首先,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生思维活跃,情绪容易波动,“三观”还没有定型,容易受到不良思想侵蚀。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需要注重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注意发挥新闻宣传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融媒体背景下,提升新闻宣传的传播力,能够更好地向大学生宣传灌输正能量,让大学生能够自觉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冲击,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有利于高校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竞争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励、引导、规范、约束大学生的行为。目前很多高校对于校园文化重视不足,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认同感较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需要加强新闻宣传,新闻主题要多多融合校园文化内容,让校园文化能够深入人心,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具体来说,新闻宣传方面,可以多报道一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多宣传校园文化,从而让校园文化为更多的学生所知,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度。

再次,有利于高效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需要切实承担起培养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提升新闻宣传在高校中的传播力,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高校开展好思想品德教育活动[2],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新闻宣传内容向立德树人方面适度倾斜,加大德育方面的宣传力度,能够让大学生在各类德育新闻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德育方面的新闻能够为大学生树立品德楷模,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3]。

2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宣传在高校中传播力不足的具体原因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宣传在高校中的传播力有所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非常复杂,而对于原因进行深入的、全面的把握,是制定科学的、有效的应对策略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了解,将导致新闻宣传传播力差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2.1 新闻宣传缺少烟火气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宣传烟火气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新闻宣传给大学生的感觉总是高高在上,脱离自身生活,新闻内容很难引起学生共鸣,自然无法提升传播力。当前,校园内的新闻宣传基本上都是各种会议、政策的报道,此类新闻理论性、政策性较强,对于大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强。当大学生对新闻内容不感兴趣时,大学生的关注度就会大大下降,这会影响新闻宣传的传播力。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更喜欢观看体育竞技类的新闻节目和社会新闻,而目前此类新闻在高校新闻宣传中占比较小。事实上,出现新闻宣传不接地气的情况,主要还是新闻宣传没有充分照顾到大学生这一群体,高校投放的新闻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不大,宣传重点没有放在学生身上。与此同时,部分新闻制作不够精良,质量比较差,具体表现为新闻策划没有亮点,内容深度不够,有效信息比较少,内容不够精练,新闻画面不够吸引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其在大学生群中的传播力不足,难以吸引大学生观看。

2.2 新闻宣传缺少互动性

目前,高校新闻宣传基本上是单通道,没有相应的互动途径,大学生仅仅就是观看、收听新闻,无法做到针对新闻反馈自身的意见。举例来说,大学生对于一些新闻虽然有想法,但是因为没有互动反馈的渠道,其想法无法表达。这样的新闻宣传很难与大学生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继而会影响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另外,在互动不足的情况下,新闻宣传不能够充分兼顾大学生的意见和诉求及时进行改进,不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于新闻宣传工作的认可度。

2.3 新闻宣传渠道比较单一

高校新闻宣传渠道比较单一,校园广播、食堂电视、官方网站依然是新闻宣传的主要渠道,而诸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宣传渠道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这显然会导致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受到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收听、收看新闻,主要是在饭点时间通过校园广播、食堂电视等传统媒介进行了解,平时网上冲浪时很少观看新闻节目。同时,高校新闻宣传形式不够新颖,将发布新闻通稿作为主要的宣传形式,在召开发布会、采访调查、社交媒体直播等方面存在不足。另外,部分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对于新闻宣传形式的创新不够主动,缺少创新意识,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新闻宣传渠道单一[4]。

3 融媒体背景下提升新闻宣传在高校中传播力的具体策略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宣传传播力的提升涉及很多内容,围绕上文所谈到的具体原因,本文认为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来促进实现新闻宣传传播力的进一步提升。

3.1 增加新闻宣传的烟火气

新闻宣传需要增加烟火气,增加生活气息,新闻不应该是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的,工作人员应关注大学生的兴趣点,使得新闻宣传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工作人员需要多到大学生群体中进行走访、调研,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关注什么,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制作相关内容。举例来说,大学生对于一些体育赛事、国际热点、创新创业等相关主题的新闻比较关注,高校的新闻宣传就可以适度向这些方面倾斜。同时,新闻节目的质量要提升,新闻制作自然要精良,新闻节目的策划也要有创新,内容要足够精练,能够触碰到大学生的“痛点”,内容、观点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够给大学生带来启迪,让大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另外,新闻宣传的烟火气还体现在新闻内容的组织、新闻呈现方式的生活化等方面。举例来说,可采用影视化的方式进行新闻宣传,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新闻宣传,确保新闻的传播力实现进一步提升。当然,这需要在画面呈现、视频制作方面多费一些心思,画面要清晰、拍摄角度要合理、燃点要充分呈现等,确保能够给大学生带来视觉享受。新闻宣传不应局限于会议通稿的播报、人员的访谈,也可以采取更加新颖的呈现方式,让大学生愿意观看新闻内容[5]。

3.2 注意增强新闻宣传互动性

良好的互动性是提升新闻宣传传播力的重要条件,针对上文所谈及的新闻宣传工作互动性不足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有效提升新闻宣传的互动性。具体措施方面,高校要利用好融媒体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各种新闻传播载体,设置新闻即时评论功能,让大学生能够及时发表意见,了解学生对于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新闻宣传的互动性。举例来说,在利用各种新闻载体进行新闻宣传时,可以在右下角设置一个二维码,并开通扫码评论功能,吸引大学生进行评论。总的来说,新闻宣传互动需要积极拥抱各种新技术,在新技术的赋能和加持下,提高新闻宣传的互动性。当然,增强新闻宣传的互动性,举措绝对不仅仅局限于网上评论互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开展以下线下互动,例如,举办一些新闻宣传方面的沙龙、座谈等,公开征求大学生对于新闻宣传工作改进的一些想法等,通过这些形式彰显新闻宣传工作的存在感,增强大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新闻宣传的传播力。

3.3 增加新闻媒体融合深度

融媒体时代,各类媒体呈现出来了不断融合的势头,媒体融合之后能够实现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宣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6]。基于上述分析,提升新闻宣传在高校的传播力,关键之举在于注重新闻媒体的融合,即不局限于某一种或者几种新闻宣传媒体,而是要有兼收并蓄的理念,强调不同媒体的深度融合。简单来说,同样的新闻主题在不同的媒体上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宣传,这样才能将不同宣传渠道的优势充分加以发挥,实现新闻在高校传播力的进一步提升。具体来说,高校在媒体融合方面需要积极尝试、创新、实践,深入思考不同媒体之间融合的方式及技巧,广泛借鉴媒体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将短视频宣传、公众号宣传等新媒体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有效融合,如一些重要的新闻内容,可以通过切片模式来进行再加工,继而在诸如抖音、快手等平台上进行二次传播,从而全面提升新闻宣传的传播力。

新闻宣传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拥抱各种不同的新闻传播渠道,多多关注并尝试新的宣传渠道,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宣传格局,提升新闻宣传在高校的传播力。新闻宣传人员对于各种新闻渠道需要保持开放性,积极学习掌握利用不同渠道进行宣传的技巧,保持积极学习的良好态度。另外,高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新闻宣传渠道创新方面的研讨活动,促使新闻宣传人员互相交流经验体会,从而掌握好更多的新闻宣传途径。

3.4 注重新闻宣传时效性,提升传播力

建立一个高效的新闻发布和传播机制,确保能够迅速响应重要事件和消息。这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预先准备的新闻稿件模板和联系方式,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行动。高校应将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视为即时发布信息的渠道,并确保其能够定期更新,包括最新的新闻、活动信息和重要公告等。可建立一个电子邮件通知系统,向学生、教职员工和其他关键受众发送重要信息,这可以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目标受众。同时,高校需要预先制订应对危机情况的新闻宣传计划,包括危机消息的发布和应对策略,以确保在危急时刻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且,高校应与地方媒体和记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能够迅速提供信息并回应采访请求。这有助于确保高校的消息能够尽快出现在主流媒体上。另外,高校需要对宣传团队成员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了解最新的传播工具和技术,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应对时效性要求。最后,可以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监测新闻发布的效果,包括点击率、分享率和反馈,以便根据反馈不断提升时效性和内容质量[7]。

4 结语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宣传在高校中的传播力提升这一课题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部分高校在新闻宣传方面存在能力、经验不足的问题,导致新闻宣传在高校的传播力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新闻宣传在高校中的传播力提升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丰富相关研究成果,给高校新闻宣传传播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围绕新闻宣传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总的来说,本文认为融媒体背景下提升新闻宣传在高校中传播力的具体策略包括统筹兼增加新闻宣传的烟火气、互动性,创新宣传形式与渠道等几点。本文所概括总结的新闻宣传在高校中传播力不足的具体成因及提出的解决策略仅仅是一家之言,融媒体背景下提升新闻宣传在高校中的传播力策略包括但不局限于本文所提到的几点。各个高校情况差别很大,提升新闻宣传传播力没有标准的模式可以照搬借鉴,相关策略需要因地制宜地创新,以实现新闻宣传传播力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互动性新闻宣传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人大建设(2018年11期)2019-01-31 02:41:04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新闻传播(2018年8期)2018-12-06 09:03:20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新闻传播(2018年15期)2018-09-18 03:20:08
玩转表演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出版与印刷(2015年4期)2015-01-03 08: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