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熊志坚,男,本科,主管医师。
【摘要】 目的 探讨2019—2021年上饶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临床肿瘤防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19—2021年上饶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病案年龄、性别等信息,分析统计2019—2021年上饶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结果 2019—2021年上饶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24 647例,其中2019年7 618例(30.91%),2020年7 978例(32.37%),2021年9 051例(36.72%);恶性肿瘤死亡率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肺癌(28.33%)、肝癌(19.00%)、胃癌(15.00%)、大肠癌(6.81%)、食道癌(5.77%);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男性16 282例(66.06%),女性8 365例(33.94%),男女性别比为1.95∶1;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多发于50岁及以上群体,其中65~79岁群体(43.55%)占比最高,其次依次为50~64岁群体(27.52%)、80岁以上群体(17.31%),50岁以下群体死亡占比(11.62%)较低;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占比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江西省鄱阳县(18.48%)、广丰区(12.26%)、余干县(12.16%)、广信区(11.65%)、玉山县(8.82%)。结论 恶性肿瘤会对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需重点关注50岁及以上、男性、肺癌等群体,针对性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恶性肿瘤死亡风险。
【关键词】 恶性肿瘤;上饶市;死亡状况;死亡原因
中图分类号:R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31-0007-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1.003
恶性肿瘤是由细胞恶性增生所致,具有侵袭性强、转移性强等特点,发病后会持续破坏周围正常组织结构,并会向其他部位转移,死亡风险较高[1-2]。在不良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加速、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恶性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临床治疗难度增大,死亡率居高不下[3-4]。临床需针对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状况展开分析,掌握当前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分布特征,深入剖析影响其死亡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制定肿瘤预防及控制措施[5-6]。上饶市为江西省辖地级市,属于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之一,患恶性肿瘤群体占比较高。鉴于此,本研究分析2019—2021年上饶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旨在為本地区肿瘤防控工作提供指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2021年上饶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亡病例均由所在辖区各个医疗机构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经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并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及我国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编码审核,网络报告人员均经专业培训及考核后上岗。
1.2 质量控制 死因监测为全人群检测,覆盖率为100%,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每个死亡病例信息进行审核,按比例抽取辖区内死亡医学证明书,对网络报告质量及证明书的填写进行核对,且卫生部定期与民政部门、公安部门核对并共享辖区内死亡病例资料,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 (1)统计2019—2021年上饶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2)统计不同性别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3)统计不同年龄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4)统计不同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病案年龄、性别等信息。
2 结果
2.1 2019—2021年上饶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
况 2019—2021年因患肿瘤死亡居民共24 647例,其中2019年7 618例(30.91%),2020年7 978例(32.37%),2021年9 051例(36.72%)。2019—2021年肿瘤死亡率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肺癌(28.33%)、肝癌(19.00%)、胃癌(15.00%)、大肠癌(6.81%)、食道癌(5.77%),见表1。
2.2 不同性别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24 647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男性16 282例(66.06%),女性8 365例(33.94%),男女性别比为1.95∶1,见表2。
2.3 不同年龄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24 647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多发于50岁及以上群体,其中65~79岁群体(43.55%)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50~64岁(27.52%)、80岁以上(17.31%),50岁以下占比(11.62%)较低,见表3。
2.4 不同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24 647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占比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江西省鄱阳县(18.48%)、广丰区(12.26%)、余干县(12.16%)、广信区(11.65%)、玉山县(8.82%),见表4。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有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类型,主要来源于皮肤、腺体、腺泡等上皮组织,不仅具有侵袭性强的特点,可对周围正常组织结构及工作造成严重损害,还可经血液、淋巴等多途径进行传播,导致肿瘤远处转移发生,增加临床治疗难度[7-8]。临床尚未能够完全明确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普遍认为在遗传因素基础上,再受到吸烟、环境等各自易感因素影响,从而促使局部细胞增殖与凋亡信号失衡,最终引起恶性增生,形成肿瘤组织。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医学水平得到长足进步,检查技术及治疗技术更加完善,但肿瘤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9-10]。恶性肿瘤死亡率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恶性肿瘤预后及危害程度,还能够间接评价当地恶性肿瘤防治水平。及时开展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有助于提高当地肿瘤防控水平。
本研究对2019—2021年上饶市肿瘤死亡状况开展分析,有助于临床掌握当前肿瘤发病及死亡群体特征,从而更科学地反映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群体间生存情况,以便于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本研究结果显示,2019—2021年上饶市因恶性肿瘤死亡共24 647例,其中2019年7 618例(30.91%),2020年7 978例(32.37%),2021年9 051例(36.72%);2019—2021年上饶市恶性肿瘤死亡率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食道癌。提示上饶市肿瘤死亡率逐年升高,且肺癌、肝癌、胃癌等死亡率较高。分析其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的加剧及饮食习惯的变化,肺癌、肝癌等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且该类恶性肿瘤侵袭性强、转移率高,及时经规范化切除+化疗后转移复发风险仍较高,导致整体预后欠佳,死亡率高居不下。本研究结果显示,24 647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男性共16 282例,女性8 365例,男女性别比为1.95∶1,提示男性为肿瘤死亡高发群体。分析其原因,男性在社会中暴露机会大于女性,且心理压力、社会压力均较大,加之部分男性应酬过程中需饮酒、吸烟,多种不良因素综合刺激可增大肿瘤发病及死亡风险,故临床需将男性群体作为重点防治对象[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24 647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多发于50岁及以上群体,其中65~79岁群体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50~64岁、80岁以上,50岁以下死亡占比较低,提示50岁以上群体为肿瘤死亡高发群体。分析其原因,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各器官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加之该类群体在接触致癌物方面时间长、累积机会多,如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等,故病情进展更快,死亡风险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24 647例肿瘤死亡病例中,占比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鄱阳县、广丰区、余干县、广信区、玉山县。临床不仅需重视高龄、男性等群体恶性肿瘤的防治,还需强化鄱阳县、广丰区等高发地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全面进行恶性肿瘤预防疾病知识宣传,并加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保健工作,控制或消除可能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以降低肿瘤患者死亡风险。
综上所述,50岁以上、男性群体为恶性肿瘤死亡高发群体,且肺癌、肝癌、胃癌等死亡率较高,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医疗干预措施,并加强鄱阳县、广丰区等肿瘤高发地区的防治工作,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解晔,李秋梅,杨文彬,等.江苏省扬州市1973—2019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21,30(2):119-123.
[2] SEKINE I,YAMAMOTO Y,SUZUKI T,et al.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in patients who previously received radiotherapy for their first malignant tumor[J].Internwed,2021,60(5):663- 665.
[3] 徐华,李小攀,陈易晨,等.2010—2016年上海市某社区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及减寿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9,22(33):4137-4141.
[4] 李岩,陈丽莉.2013—2019年营口市市内两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1,28(19):
1443-1447.
[5] 邢卫东,王靓洁,王秀云,等.2007—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9,27(1):75-77.
[6] 周敏茹,许志华,马福昌,等.2020年青海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1975—2020年变化分析[J].中国肿
瘤,2021,30(11):834-840.
[7] ZOU X,GUO L,GU Y,et al.Optimal timing of antivir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who presented with hepatitis B reactiva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and/or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J].J Cancer,2020,11(12):3559-3566.
[8] 覃曉丹,黄开勇,黄文秀,等.2008—2016年广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趋势[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24(8):896-901.
[9] 徐洁,王维,张晓琼,等.2007—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趋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0):2507-2512.
[10] 李辉章,杜灵彬,朱陈,等.2000—2015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变化特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12):1253-1258.
[11] 宋娟,孟海英,姜晓红.2012—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1,29(1):73-76.
[12] 李丹,周莹,王联君,等.2007—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趋势分析[J]. 中国肿瘤,2021,30(12):911-918.(收稿日期: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