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加快各个学科间的融合与贯通,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与实践中,建立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智慧教学与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充分融合,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以期获得该模式应用的效果,旨在提升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培养有情怀、有道德、有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英语课程思政;智慧教学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政环节融入专业教学中[1]。2020年,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为新文科建设确定了基本思路和方向。新文科旨在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以学科需求为导向,实现文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英语专业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意识的同时,易于受到其中负面价值观的影响与侵蚀,因此,外语课程的思政建设更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将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其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具有情怀、有道德、有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新文科强调学科交叉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价值塑造。课程思政助力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搭建平台。二者都蕴含了全人教育理念,是全人教育理念的中国化实践和实现”[2]。
2018年4月,教育部提出开展智慧教育,融合先进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实现教育信息化,借助多渠道教育资源实现知识面拓宽,继而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智慧化思政,利用数字化教育,有助于实现英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基于新文科背景,以徐州工程学院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作为实验对象,探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智慧教学的教学路径,落实英语课程思政内容,加强教学实践,促进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一、智慧教学特征与目标
智慧教学是以开放、共享、交互、泛在等为基本特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的英语专业思政教学应以立德树人、全人教育为教学总目标,依托移动学习工具(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实现空间与时间的灵活调整,知识资源的实时推送,评价反馈的即时推进等,为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人文社科素养、数字素养、批判思维、创新素养、思辨能力的培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长为有家国情怀、时代责任与道德修养的大学生。同时增强学生的语言服务意识与能力,提高其跨学科交流能力以及运用外语服务国家的能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往来交流贡献力量。
二、智慧教育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思政的智慧教育,在将英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同时,也构建了协作互助、学科交融的教學环境。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同时,将思政育人贯彻其中,并把如教育、法律、贸易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英语教学环节,培养能够适应国家发展需求,服务国家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外语人才。
(一)挖掘教材思政内涵,彰显德育功能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必备内容。[3]”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传承文化、塑造品质的载体,“教师首先要弄清楚在课堂上教授的显性的外语语言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但不能就此停步,还要进一步挖掘育人元素,包括价值导向、情感品格和自我管理等。[4]”
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思政智慧教学,是思政与智慧技术的相互融合,教师可以将图片、音频、动画、视频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同时在英语专业知识中嵌入其他专业相关知识,并确保思政元素贯穿其中,从而形成集教学课件、教材与学习平台为一体的教学资源建设新形态,打破时空限制,为学生建立一个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自主学习便利通道。以英语专业《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为例。教材每个单元的教学包括导入、背景知识、单词阐释、课文解析、主题分析等,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思想元素及其美育和情感功能,找准切入口,在导入语言知识点的同时,对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和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
1.正确的学习观。在《现代大学英语精读Ⅲ》第一单元的“Your College Years”中,作者提出,大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期,主要变化包括身份危机、独立/依赖斗争、性别认同的建立、情感的给予和接受、宗教信仰、价值观和道德的内化、组织和使用知识的新方法的发展、对世界和自己新的认识与理解。这些变化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有助于年轻人成长和成熟。在本文的主题拓展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回忆总结大学生活经历的种种变化和历程,然后通过微信或qq群推送TED演讲“20-30岁,不可挥霍的光阴”,结合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其正处于最可塑性的时光。在充实的大学生活中,他们不仅结识了新朋友,学习了新知识,而且还获得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新方法。他们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理解也在不断成熟。他们需要认识到,在这个美好的人生阶段,有必要通过学习,增加自我价值,与他人建立有效连接,精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同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2019 年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鼓励当代大学生立鸿鹄志,不负韶华,以梦为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为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5]。
2.正确的世界观。《现代大学英语精读Ⅱ》第六单元“The Green Banana”中,作者讲述了他在巴西的经历。当地人用未熟的青香蕉帮助他修理好了漏水的水箱。他惊叹于古老文明中的智慧,也惊叹村民对于附近岩石是世界中心的信念。正如此,作者认识了青香蕉,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青香蕉象征着每个文明自身的特殊智慧。应该尊重世界上的所有文明,智慧是用开放的心态去发现、体验的。教师在讲解此文时,可以结合文本内容,通过对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等偏见的批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全球化和民族化,让学生认识到每一种文化都需要根据其自身的价值观和信仰来理解和评价。同时让学生观看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在一个相互连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传承下来的优秀文明与智慧,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值得被尊重的。不应试图将道德价值的绝对观念强加于人,也不应试图以某种形式的绝对文化标准来衡量不同的文化差异。应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是的职责与使命。
3.正确的生态观。《现代大学英语精读Ⅲ》第五单元“Silent Spring”的主题是环保。文章节选于美国著名生物学家、作家雷切尔·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此书揭露了杀虫剂DDT的危害,为环保运动奠定了基础。文章从一个寓言故事开始,一个生机勃勃的乡村小镇突然遭受了枯萎、疾病和死亡的袭击。卡森提出了科学证据,证明笼罩在小镇上的阴云在美国各地都在发生。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难以消灭的昆虫使得更强的杀虫剂被大规模使用。由于自身的无知和对自然完整性的漠不关心,人类滥用化学物质破坏自然,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卡森主张自然是一个整体的自然。人类应该提高对化学与生态关系的认识。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应该清楚地知道它们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并合理地使用它们。学习此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当时美国的历史时代背景、滥用DDT的原因以及作者雷切尔·卡森的对于环保的奉献,同时根据主题,组织学生学习党的二十大中强调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学生真正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义和内涵。从英语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使思政教学自然地在智慧教学中融入英语教学。学生通过学习文章,挖掘主题,建立正确的生态观,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的成熟和对自己的掌控,不是对自然,而是对人类自己。
(二)智慧化教学设计构建有效课程内容
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属性,按照单元设计教学活动,每个单元根据主题,挖掘提供相符的思政素材,并将其贯穿到教学环节,从而实现语言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在智慧教育视域下,教师课前预设问题,思政目标导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内化思政价值引领,促进深度学习;课后强化思政内涵,拓展延伸思政教育,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完成教学活动。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Ⅲ》第十单元“The End of Civil War”为例。
1.课前准备。教师除了完成传统教学中的备课环节,还可以利用技术设备进行学生的学情分析、智能化评估,然后挖掘语篇思政元素,完成预习任务的设计与发布。本单元重点讲述了美国内战的结束。课前教师通过学习通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献等方式完成课前预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智慧学习平台上整理难点词汇与句型,了解课文梗概,思考课文主旨,通过观看电影片段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实现自我驱动,自主学习。在了解美国内战的背景、主要人物及内战结束的意义的同时,联想到近代史中中华民族的英勇奋斗,熟知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背景,搜寻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强国心。教师可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2.课堂教学。课堂上首先以学生为中心先行学习情况反馈,采用“交互式”(如对话、讨论)和“任务型”(如演讲、发言)等形式,启发学生就预习任务进行思考、交流并展开讨论、展示。在思政情境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联想、内化并感受革命先烈在当时的血雨腥风中,为了祖国与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坚韧不屈、百折不挠,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伟大品格与忠贞信仰,从而重塑自己的人生信念与理想。在进行生生互动、协作探究时,智慧教室中的空间设计和桌椅摆放便利了学生的交流、讨论,同时,学生可以把对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分享到学习通、微信群等学习移动终端,从而在语言的实践中获得积极德育导向,实现知识的内化。
3.课后反思评价。“评价链要求外语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时,通过构建新评价体系,使蕴藏在评价体系中的思政功能显性化,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授的基础上,可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思政话题,开展课后讨论与反思,利用优质网络资源,让学生思考与讨论革命精神在当代的内涵与传承,并给予学生即时评价反馈。“评价主体多元化也是思政育人的重要体现方式”。因此,学生在通过平台完成复习、拓展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碰撞,实现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从而内化价值观念,巩固语言知识,提高思辨能力和思政素质,自我调节,自我优化。
结束语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命和灵魂。英语专业作为高校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应该在兼顾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实现全员育人。智慧教育视域下的英语专业教学以智能赋能学习,以智慧课堂激发动力,以智能将思政贯穿于教学之中,以智能转型教育,打造以立德树人、全人教育为总目标的英语课程。在新文科背景下将高校英语课程思政与智慧教学模式有效融合,可以将英语语言理论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内容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经济与文化“走出去”,参与实践“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战略,使学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
[2]鞠晶.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7):72-75.
[3]何莲珍.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修订依据与要点[J].外语界,2020(4):13-18.
[4]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2):47-52.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1).
作者简介:邓瑶(1983— ),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江苏徐州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一般资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智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YGJ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