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空间+时间”立体式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2023-11-30 20:03:54龚超刘林娇
华章 2023年6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时间高校

龚超 刘林娇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危机影响的极端事件形势愈发严峻。文中从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出发,分析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和必要性,阐述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困惑。最后从“校—家—医”空间横向角度和“初期—中期—后期”时间纵向角度切入,构建“空间+时间”立体式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效提升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

[关键词]“空间+时间”;高校;心理危机

一、心理危机干预

(一)心理危机

不同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心理危机有不同的定义。但现在普遍认可、接受程度最高的定义是,Gilliland E和James K(2000年)认为,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对重大生活事件,如亲属死亡、婚姻破裂、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等重大生活事件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解决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的状态[1]。

(二)心理危机干预

Everly、Flannery 和 Mitchell(2000)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指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发生后迅速和及时采取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个体以恰当的方式处理应激事件,并帮助个体克服危机,以防止或减轻该事件对未来的心理创伤的影响。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干预的目的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确保全体师生健康与安全;2.干预范围主要是指在校园范围内发生的极端事件;3.干预对象主要指受到危机事件影响的所有人员;四是干预成员包括管理者、心理咨询师、保卫处、医务人员等。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和必要性

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近年来,心理危机引发的极端事件增多,高校面临的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生命健康安全的形势严峻。开展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非常有现实指导意义,并且有现实的必要性。高校需要构建一个从时间和空间立体式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土壤。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到其个人的学习成长成才,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所以,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研究与建设,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免疫力”,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祖国和民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一)从横向角度看

1.家庭:从家庭角度理解,第一,家族史因素影响[2]。学生的心理危机与家族中有自杀现象或存在精神类疾病患者有关联。有研究表明:家族中有自杀的人,尤其是近亲属有自杀的现象,或存在精神类疾病患者,这一类人属于易感人群,出现心理危机的概率更大。第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抚养者在抚养过程中,采取消极负面的或极端方式,易培养小孩性格不成熟、自尊低、不愿承担责任、以自我为中心等消极品质。这些消极品质让他们更不易从困境挫折中走出来。第三,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包括亲子关系、父母夫妻关系、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有非常大的影响。第四,家庭对于心理危机的认识不足。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受经济因素影响,家庭对于心理危机的认识存在困惑。一部分家庭由于缺乏心理方面的知識,对心理危机的后果认识不足,简单认为是学生过于矫情,忽视了今天的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承受力不一样的现实。还有家长对精神卫生类疾病不认可或受经济因素影响,怕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不愿意接受治疗。

2.学校:从高校管理角度理解,一是心理师资队伍问题。存在师资力量不够、师资队伍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增多,另一方面心理老师数量有限,心理咨询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心理咨询师除了正常心理咨询外,还要开展教学、科研、行政工作,还在面对大量正常学生,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而进行的科普宣传、心理活动等。同时,心理师资队伍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践学科,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理论要求和实践能力要求。心理学从业人员需要不断从学习新的方法技术,提高理论造诣,为实践打下扎实基础,同时也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才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然而,现实中,不少心理咨询师都有能力天花板的感觉,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出现力不从心的困惑。专业理论技术的学习费用高昂,实践应用做个案需要大量时间,这些都是专业人员遇到的现实问题。二是管理与服务问题。心理咨询师一方面是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发现心理问题需要从专业角度、中立价值角度进行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参与学生管理,要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所以,从专业和管理角度把握分寸,是心理咨询师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3.医院:从医院提供支持角度理解,面临大量严重心理问题的出现,高校和专科医院或三甲综合医院开展“校医”合作,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转介绿色通道。一是专业支持服务问题。医院是从医学角度处理问题,更多是医学模式。由于医院职能设置原因,同一个主治医生,他可能偏向用药物进行治疗,开展心理咨询相对较少。二是获得支持有限。学生要入院治疗,需要得到抚养者的同意,但鉴于家长知识或经济原因,部分家长不同意小孩入院治疗。这就限制了专业医疗机制的工作开展。

(二)从纵向角度看

1.心理危机初期预警阶段:心理危机的预警是心理危机干预非常重要的一环[3],也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非常重要内容 。做好心理危机初期预警工作,可有效防范心理危机的发生,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的概念,同时为解决心理危机提供了“窗口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重心在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而不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上;第二,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方式单一,内容枯燥,并没有强调学生心理的体验性;第三,预警网络队伍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不能有效预警发现问题。

2.心理危机中期干预阶段:心理危机中期干预是整个心理危机干预过程的核心环节,也是心理危机干预最难的内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忽视激发危机个体内在动力。高校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一旦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出于确保个案的安全,基本上采取的办法是“严防死守”,派人24小时陪伴,把人“看管”起来,缺乏互动和沟通,采取的措施和办法更多是从外及内的方向,直接影响危机干预效果;二是危机干预性质决定了危机事发突然,能直接进行干预的人员只有学校参与,学生大多是远离父母来校求学,家庭成员往往不在身边,因此,危机个案在危机发生时,缺乏家庭亲情的支持;三是危机干预对象只注重危机个案,忽视了危机关系密切相关人员,如同寝室同学、同班同学、关系较好的同学、老师及参与处理的人员。

3.心理危机后期跟踪阶段:危机后干预是对危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自然延伸和拓展,是对危机个体的积极关注和干预效果的长期巩固,是构建危机干预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4]。当前,危机干预后的工作不太乐观。多数高校把心理危机个案处理好,对危机后的处理关注不够,没有及时评估跟踪危机干预,对干预效果的成效认识不足,易忽视心理危机的反复性,及个案的心理建设的长期性。

四、如何开展高校心理危机干预

破解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用系统化思维,整体分析,通盘考量,既从“校—家—医”空间横向角度入手,又要从“初期-中期-后期”时间纵向角度切入。只有“空间+时间”两个维度都纳入进来,才能真实有效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

(一)空间维度:构建“校—家—医”一体化联盟干预体系

1.积极构建“校—家—医”一体化联盟。通过构建合作机制、制定合作制度,开展三方合作,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地位和工作内容,划清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要建立沟通联系的渠道,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加强沟通联系,充分发挥高校、家庭和医院各自的功能和效用价值,为心理危机干预预防和干预打下扎实的基础。

2.强化高校在“校—家—医”一体化联盟心理危机的重要作用。建立“校—家—医”一体化联盟是高校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务必要把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从思想上重视,在行为上积极实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纳入辅导员考核内容,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联系家长和治疗医院。

3.强调家长在“校—家—医”一体化联盟心理危机的重要责任。要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立德树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高校需要取得家长的支持。高校应当与家长建立沟通机制,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在校期间的表现,争取家长的支持。设立“家长成长训练营”,帮助家长提升掌握家庭教育相关知识,提升家长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4.加强医院在“校—家—医”一体化联盟心理危机的重要地位。医院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为高校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指导,为高校提供快捷方便高效的危机干预服务。通过合作,一方面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医院还可以预防心理危机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如,可以定期到高校开展心理知识宣传、讲座,可以送专家门诊到高校,方便有需要的学生开展咨询、问诊和复查。同时,还可以为教职工提供心理保健服务。

(二)时间维度:构建心理危机“前—中—后”全流程干预体系

1.做好心理危机预防性工作。一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高校只有把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了,加强学生心理内功的修炼,才能更好地应对危机事件的侵袭。通过体验式的、小班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效果,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智、体、美、劳”等活动,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磨炼意志,增进友情,促进团结。同时,注重宣传教育,营造氛围。通过微信平台、宣传小册子、横幅、广播、手机、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二是加强四级心理危机网络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由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组建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在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分管学生领导和心理中心专职老师组成的校级层面一级危机干预团队,需要不断加强危机处置能力,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对院系组成的二级危机干预网络,需要加强心理危机处置能力与水平,加强二级学院心理危机处置队伍建设。对于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第三级网络,需要做好上传下达,多组织班级心理活动的开展,每月认真填写班级心理晴雨表,配合辅导员做好危机预防工作。对于寝室心理联系员第四级网络,多与室友交流,多观察室友的心理健康状况。

2.做好危机事件的及时处置工作。一是调动危机个案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危机个体的内在能量,由内而外,帮助个案成功度过危机期。通过共情、理解和积极关注等技术,走入个案内心,充分理解个案的痛苦,帮助危机个案一起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只有让个案感觉到你是真的能get到他的情绪时,才能有效调动个案自身内在的能量,激发个案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有效化解危机。二是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是预防心理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个案感受到无力和无助力感,最终做出极端行为。社会支持系统的联系点越多,联系力量越强,个案的心理化解危机能力就越强,反之,危机化解能力就弱。所以,要加强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教育,学会与人交往;加强对亲情的理解与认识,与家庭多沟通,学会情感表达,学会与父母主动交流。三是要重视危机个案关系密切人员的危机干预工作。与危机个体认识、关系密切的人员,或参与处理危机的人员,他们心理会遭受巨大冲击,这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注意,情况不能得到缓解,极有可能形成心理障碍,甚至引发新的危机。因此,需要开展专业咨询和及时处理。

3.做好危机后期处置跟踪工作。一是加强对危机个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与评估。通过与危机个案开展心理测评及心理咨询,观察危机个案的真实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其生活工作中的状态,准确开展评估。一旦发现状态不好,要继续开展干预。这个环节要特别注意伪装,表面看起来恢复状态,但实际上隐藏真实内心感受,这就对评估小组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是加强对危机个案关系密切人员的危机后期处置跟踪工作。

结束语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用系统观,整体构思,细节落实,积极构建“空间+时间”立体式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相信一定能有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有效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吉利兰德,詹姆斯.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周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李文波.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校-医-家”合作机制的实践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2,32(06):10-12+17.

[3]陈静,李宝珠.浅析高校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03):24-27+45.

[4]朱美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后干预[J].教育评论,2011(01):62-64.

作者簡介:龚超(1982— ),男,汉族,江西高安人,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刘林娇(1982— ),女,汉族,江西泰和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前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一般课题“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实证研究——基于校园自杀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处理的思考”(项目编号:JXJG-22-106-6)。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时间高校
我院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53:34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时间消灭空间?
新闻界(2016年12期)2016-11-08 21:36:56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8:00:53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03:40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