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春秋》注心之是非,通过考查事实,以“大其心”去体贴圣人之心,否定“义例”说;《易》注心之时,通过卦爻象中的易理洗涤心中的私欲和邪念,使心中被遮蔽的天理呈露出来。基于随处体认天理这一哲学基点,湛甘泉认为经书中也有与心中同样的天理,通过阅读经书来警醒人心中的天理,使吾心中潜在的天理转变为现实的修养和行为。这样的德育之功夫给大学生两个方面启示:一是吾心具足天理,二是做“求放心”的功夫。
[关键词]湛甘泉;天理;德育
湛甘泉一生遍注经书,这极有可能与其对经书的价值和功用的认识相关。湛甘泉认为,经书能够警醒人心中的良知,在阅读经书的过程中起到“警觉乎我”的作用,其在《广德州儒学新建尊经阁记》中说:
夫经也者,径也,所由以入圣人之径也。或曰警也,以警觉乎我也。傅说曰:“学於古训。”夫学,觉也,警觉之谓也。是故六经皆注我心者也,故能以觉吾心。
不管将“经”训为“径”抑或“警”,湛甘泉都认为,阅读经书能够警觉吾心之良知,使吾心之本体良知呈露出来,以步入圣途。所以,湛甘泉非常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易》注心之时,《书》注心之中,《诗》注心之性情,《春秋》注心之是非,《礼》《乐》注心之和序。这也就是说,理不仅存于心中,而且经书中也有同样的道理。虽然人心本然上先验地具足良知、天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就能呈现出来或践行之。因此,需要閱读经书,通过经书中的天理来警醒吾心中之天理、良知,使吾心中潜在的天理转变为现实的修养和行为。
一、解《春秋》
在传统儒学史中,普遍认为《春秋》一书为孔子所著。比如,《孟子》《三传》《史记》等著作都明言《春秋》一书是孔子所著。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孟子所说的:“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这为往后儒者理解《春秋》定下了一个基调:《春秋》是孔子所著,并且孔子在《春秋》融入了大义。这个看法也得到了后世儒者的普遍认同。
虽然孟子认为《春秋》是孔子所著,但是孟子并没有说明《春秋》与鲁国史书“春秋”的关系。直至西汉司马迁对孔子之《春秋》与鲁国史书“春秋”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从司马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在作《春秋》时是将鲁国史书“春秋”进行“约其辞文,去其烦重”,质言之,孔子对鲁国史书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改造。如此一来,《春秋》的一词一语中皆蕴含着孔子的用心和大义。司马迁的说法不仅将《春秋》的地位提高了,而且也引导了《春秋》的解读方法。由汉代开始,学者在解读《春秋》时,往往是通过对《春秋》中的字词的变化及使用方式来判断其中的含义与褒贬,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司马迁的说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但湛甘泉对此说法并不认同。对于“笔削”湛甘泉有不同的看法:
“‘然则所谓笔则笔,削则削者,非欤?曰:‘笔以言乎其所书也,削以言乎其所去也。[1]”
湛甘泉认为,孔子对《春秋》的“笔削”并非如司马迁所言。湛若水对《春秋》一书的性质的定位是:孔子在修《春秋》时,存有关是非者而去无关是非者,对鲁史旧文中的文句没有做任何改动,所以,《春秋》中并没有所谓的“一字褒贬”。湛甘泉从三个方面来论证他的观点:一是无法有效区分《春秋》与续经的差异;二是在《春秋》中存在着仅记时月而无记事的条目;三是《春秋》中明显存在着些许的阙文、衍文、佚文的情况。湛甘泉解《春秋》的基本立场是孔子删削鲁国旧史而成,并对鲁国旧史的文句没有做任何改动。因此,湛甘泉反对《春秋》文字内容中有所谓的“一字褒贬”,既然《春秋》文字内容中没有所谓的“大义”,那么以“义例”来解《春秋》就不成立。
湛甘泉认为,解读《春秋》大义必须通过其中所记载的事件体认圣人之心。
自三氏百家以及胡氏之传,多相沿袭于义例之蔽,而不知义例非圣人立也,公谷穿凿之厉阶也,其于圣人之心、鲁史之旧,其有合乎?是故治春秋者不必泥之于经,而考之于事;不必凿之于文,而求之于心。大其心以观之,事得而后圣人之心、春秋之义可得矣[2]。
湛若水认为,以往解《春秋》的学者多是沿袭义例说的弊端,以至于不能契合圣人之心,解读《春秋》中的大义,不必拘泥于文中的字词,而是要考究清楚事件的始末。不是在文章中求,而是内求于心。只要“大其心”观之文中的事件,就能体悟到圣人之心,得到《春秋》的大义。
所谓的“事”指的就是《春秋》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他认为,要想了解春秋大义,必须了解《春秋》中所记载的事件的来龙去脉。由于《春秋》一书多是写成提纲或标题的形式,对时间背景、经过、结果少有描述,所以湛甘泉非常重视《左传》一书,因为在《左传》中详细记载了事件的缘由和结果。因此,在《春秋正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湛甘泉大量地引用《左传》的史实,通过对这些史实的梳理与体认,从中发掘出其中的“大义”。
了解经书中的史实是解读经书的第一步,在了解史实后,湛甘泉认为还要“大其心以观之”,如此,孔子的春秋大义才能体现出来。“大其心”,即去除心中的私欲,使心体得以呈露。湛甘泉相信,当心回复到“中正”的本然状态时,“心”就能在经书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中,体会出孔子所蕴含其中的天理,并与经书之理相吻合,即“心与物合一”。因此,湛甘泉在《春秋正传》中,往往强调“大其心”然后以己之“心”去贴合“圣人之心”。
观《春秋》者当大其心胸而观之,然后得圣人之心。如书有年,不过鲁史之有年而书之以志喜,圣人因而存之,重民食耳……纷纷辩说抵牾而不能救其不通之论,殊不知以圣人大公之心观经,则不费手段而自见《春秋正传》。
《春秋》在桓公三年冬书写“有年”,从字面义来看,“有年”表示的是“五谷皆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由于这一年桓公弑隐公而自立,这是一件伤天害理的事,天地应该降下灾祸以示惩戒才是,然而这一年竟然大丰收,这与惩恶扬善的春秋大义相悖。伊川解经时主张:孔子之所以记“有年”是为了“书其异”。湛若水对于伊川的解释表示不满,他认为,伊川的说法牵强附会,而伊川之所以会犯如此错误,主要是因为他坚持用“义例”来解释经书。这导致了他没有弄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当然也没有“大其心胸而观之”。湛甘泉认为,“有年”就是五谷丰登的意思,孔子将此则录入其中就是表示“志喜”的意思。湛甘泉认为,只要明了事件,并用“大心”去体贴就能体悟出其中的大义,而不必拘泥于文句、义例等无所谓的问题上。对于湛甘泉的这种解经的方法,其弟子高简深以为然:
盖先生之心,即孔子之心;孔子之心,即吾人虚明纯白之本心。诸儒不以其本来者契之,而凿之使深,宜乎先生之独得之也,所谓百世俟圣人而不惑者,其在兹乎[3]。
二、解《易》
湛甘泉著有《修复古易经传训测》十卷,遗憾的是此书现在已经佚失,但是湛甘泉的易学观点散见在《甘泉先生文集》和《圣学格物通》中,通过对以上材料的梳理,我们仍然可以明确地了解到湛甘泉诠解《易经》的思想及特色。
湛甘泉的易学思想属于义理学派,他对于当时盛行的象数学派颇多评论。对于河洛之学,湛甘泉认为:
伏羲作易,只见天地间,惟阴阳奇偶耳,故始作一画,于上加之至六,而后尽天地人物变易之理。洛书之合者,[亦]合于此耳[4]。
天地间只有阴阳变易之理,伏羲作易画卦只是将幽微难见的易理通过卦象体现出来而已,同样,河图洛书也只不过是易理得以体现的载体。所以,湛甘泉认为:
学者宜体易理以有诸己而已矣。故图书者,圣人画卦之刍狗也。后儒未能体易理,汲汲焉理会图书,分析配合,是求之圣人画卦之刍狗也,岂不误哉!《与叔辉仲通自正诸同志论图书》
卦爻象以及图书只是表达阴阳变易的工具,学习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体悟到其背后所蕴含的易理。因此,对于这些工具,不宜过多地追求,当体悟到了其中的易理便可以将它们抛弃。学《易》的工具是卦爻象,但学《易》的目的是体认天理,是通过学习其中的易理来“洗心”,从而使“心理感通”。
蓍卦是易理之形见者也,在卦在心,皆是一理,因卦以感通其理,理见而心邪秽去矣。此即所谓易简之学。观象玩辞,观变玩占,即学易以感通此心之理,与洗心退藏于密一事[5]。
湛甘泉认为,卦爻象中所体现的易理与心中之理是同一理。因此,学习《周易》,观象玩辞,观变玩占,其目的就是通过卦爻象中的易理来感通、觉醒心中之理,以此洗涤心中的私欲和邪念,使心中被遮蔽的天理呈露出来。由此可知,湛甘泉在解易的过程其实就是“心物合一”的过程。“物”即《周易》中所存有的天理,学《易》的过程就是不断以《易》之理来觉醒心之理的过程,当心之理回复时,心与易得以合一。正如《春秋》是注我心之是非,湛甘泉认为,易是注我心之时。他说:“一部易,只是时与位耳,随时随位即道也。”因此,人心也要随着卦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与理相合。由此,湛甘泉得出结论:
心之体即易体,心之几即爻变。故用易全在九六,而学问之功,全在几之变处,非变,无功也[6]。
“心之体即易体”,质言之,当心回复其本然状态时,从而与易理相合。此时,心的运动变化就会符合《周易》中阴阳爻变所体现的时位。既然心体即易体,心之几即爻之变,即要解读《周易》,只需从事内心修养,以回复心体即可。因此,他说:“拟议者皆在心,即所谓体认天理也。而后言动者,言动由中出也。久则熟而变化,即圣人。”湛甘泉正是基于這种“心物合一”的思想来解释《周易》卦爻象的。比如,湛甘泉解释复卦说:
冬至一阳初动,所谓来复时也。天地之心,何时不在?特于动复时见耳。人心一念萌动,即初心,无有不善,如孟子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便有怵惕恻隐之心,乍见处亦是初心复时也[7]。
“一阳初动”,此动之端是“人心一念萌动”,人之初心无有不善,正如见孺子将入井,当下便有怵惕恻隐之心,前往营救,此即初心来复之时。此初心即良知、天理,天理、良知未尝离开人心,只是在应事接物中被物欲所遮蔽了,如果在初动之时能够识得这一初心,并扩充涵养,这其实就是体认天理的过程。
三、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一是吾心具足天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在全球范围内相互碰撞和渗透。受西方基督教的原罪说、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观念的冲击,性恶论逐渐在大学生群体抬头,以致他们错以生物本能为性而恣情纵欲或以正当的权利认作原罪进行道德绑架。理清人性的含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自孔孟以降,儒家人性论基本确立了人心具足天理的道统,人成为道德主体,肩负弘道责任。下逮明中期,湛甘泉也认为:“天理者,非他也,吾心中正之本体也”,但他同时认为,天理虽具足吾心,但“物之触,其渐也,不能无成心”,即人在与外界事物交相感应的时候未免会受到物欲的遮蔽而使本心变成“成心”。这也为做德育工夫留下余地,即必须通过学问思辨的功夫求回被放逐的本心。
二是做“求放心”的功夫。当代大学生受教育体制的限定,他们德育的方式主要是来自学校课堂上老师的授课,然而,评判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从来不看头脑中道德知识的多寡,只看表现出来的行为。因此,真正的道德必然来自实践,如王阳明所说的“必有事焉”“知行合一”。大学生如何做“求放心”的功夫?湛甘泉认为,随时随处、随寂随感、随动随静皆可体认天理:“吾儒学要有用,自综理家务至于兵农、钱谷、水利、马政之类,无一不是性分内事,皆有至理,处处皆是格物功夫”。因此,大学生可以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在和亲人、朋友、同学的交往中,在学习和工作中皆可做“求放心”的功夫。尤其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更是功夫的用力处,王阳明说:“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因此,在遇到变故之时应当勇于面对,并在其中修炼德性,提高品德。
结束语
湛甘泉认为天理不仅是心之本体,同样也散落在事物之中,随处体认天理就是在与物感应时心与物皆回复中正之天理。因此,在解《春秋》时是以“大其心”去贴合圣人之心而明其意;解《易》时是以爻变明心体。心体本然中正,但与物感应则不免夹带私欲,故不免学问思辨之功夫,这对大学生德育颇有启示。
参考文献
[1]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31.
[2](明)湛甘泉著.钟彩均、游腾达点校.泉翁大全集[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801.
[3](明)湛甘泉著.钟彩均、游腾达点校.泉翁大全集[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1733.
[4](明)湛甘泉著.钟彩均、游腾达点校.泉翁大全集[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1780.
[5](明)湛甘泉著.钟彩均、游腾达点校.泉翁大全集[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1697.
[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7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5:139.
[7](明)湛甘泉著.钟彩均、游腾达点校.泉翁大全集[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1661-1662.
作者简介:高定骞(1992— ),男,汉族,广东肇庆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
研究方向:宋明理学、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