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武
乡下厨房是童年记忆里最温暖的地方,镌刻着饥饿年代的生活印记。时代发展,世事变迁,厨房物件多已更替,有的则不复存在。那些随时光流淌而消失的东西,年轻人多不认识了,年过花甲的我們却历历在目。风箱和井罐就是其中代表。
风箱,是乡厨不可或缺的物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没有煤,更没有液化石油气,烧火全靠作物秸秆——稻草、麦瓤儿、黄豆秆,以及作物脱粒后的细碎下脚料。遇连阴天,柴草潮湿,生火很难,勉强烧着了也是浓烟滚滚,将烧火人熏呛得泪流满面,一脸黑灰。即使晴天,整装柴草烧完后,剩下细碎的草料也不易燃烧,需要吹风增氧,所以助燃的风箱便成了厨房的必备物件。
我家住淮河边圩区,记忆中儿时夏季常发大水。洪水退去后,烧火也成了问题,需要四处拾柴。于是,麦茬儿、玉米根等也被人们悉数捡回家烧火。柴草越碎,越难燃烧,也越需要用风箱助燃。
风箱结构巧妙,颇大的长方形木箱,一个木把手连着两根拉杆,带动箱体内活动木板(类似气缸活塞),前后滑动挤压空气。箱体前后各有一气孔,内有挡风板,空气只进不出,彼此交替开合。箱体左侧有一通灶膛的出气口,送风入灶。推拉把手,空气从前后进气口交替入风箱,压入箱内皮橐使其充盈,再通过皮橐压出,吹向灶膛。不论推还是拉,都能不停向灶膛送风,且风量大,助燃效果好。风箱的这种设计,使两端的气孔能够交替吸气,于是我们才有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之说。
农家灶台一般装两口铁锅,主锅和小锅。乡下生活艰苦,餐桌上菜少饭多,加上人口多,每餐得煮很多饭,所以主锅用得多。有了风箱,柴火烧得顺畅,即使只剩下细碎的草末子,也能在风箱的助力下烧旺灶火。遇阴雨天,柴草潮湿,不好着火,必须歪着头使劲吹气,经常搞得人灰头土脸。
勤劳的母亲长年累月里里外外操持着。每日忙完田间农活,回到家就系上围裙绕着灶台,为家人做三餐。厨房风箱的手柄,被母亲那满是老茧的手磨得光滑锃亮。母亲忙着锅上的时候,我们会帮着添柴拨火,拉风箱。灶膛里闪烁着的火苗,舔着锅底,也映红了母亲那挂着汗珠又慈祥和善的面庞。拉风箱是我的最爱,它让人听到极有节律的声响,更可让柴草烧得又红又旺。看到呼呼上蹿的火苗,使人感到蓬勃生机,充满希望和力量。在风箱一推一拉的“吧嗒—吧嗒”声响中,粗陋却新鲜的食材,变成了自然的美味,随着风箱的节奏,香味一点点弥漫开来。
柴草燃烧会生烟。两口锅灶的后方,各有一烟洞向外排烟,烟洞连着高耸的烟囱。在两锅和烟道间,农家会装上一只可以温水的铁罐,我们称“井罐”。利用灶膛火焰的余热,将罐中的冷水加热,可以舀出来用于洗漱、刷锅洗碗,冬天易凉的饭菜还可放在井罐上保温。这种设计是很好的资源再利用,能节约能源,还可减少灶膛火星随浓烟蹿出烟囱,防止火灾发生。
这种铁罐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贸市场有售。它是一个直径约20厘米、深30多厘米的圆锥形铁罐。为何是圆锥形而不是圆柱形的?过去我一直很困惑,后来才明白过来。虽然圆柱形罐子能盛更多的水,但它会阻碍两灶烟雾进入烟道,圆锥形的则很少影响。看来,设计者还是充满智慧的。如今,随着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等的普及,农村灶台井罐早已不见了。想见它,只能到一些怀旧的收藏家那里。
灶头是农家最温暖的地方。冬日里冷风凛冽,寒气逼人,唯有厨房灶间热气氤氲,气温颇高,于是我们会往灶窝里挤,伸手烤火,暖和身子。天冷人饿得快,肚里没油水的我们不到饭点就饥肠辘辘,盼着吃饭。我猫在厨房里听着柴火燃烧的噼里啪啦声,听着铲子炒菜的咣当声,感觉就像饭吃到嘴里一样。但咕咕叫的肚子不会扯谎,眼睛忍不住往锅里瞅,口水不停往下咽。还是母亲懂我,不时夹点东西悄悄塞我嘴里。
饭煮好后,我会将红薯、土豆等埋入灶膛的灰火余烬里,自己做美食。这样烤出来的红薯香甜酥软,远比水煮的好吃,还方便装衣兜里随时享用。自己做出的食物吃起来颇有幸福感、成就感。乡下柿树多,秋后未熟的青柿子极其苦涩,无法下咽,我们却有办法让其脱涩——漤柿子。将摘下的柿子洗净放入灶台的井罐里,使其在高温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一般在40~60℃的水中浸泡,一种叫作单宁的涩味物质即被脱去,原本苦涩的柿子就变得甘甜可口了。
随着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电饭锅、微波炉、煤气灶、油烟机以及成套厨柜设备等陆续涌入厨房,土灶已经渐行渐远,风箱、井罐自然退役了。然而,这些留在记忆深处的物件却时常浮现在眼前,让我想起过去的艰难岁月,勾起许多温馨的回忆。
(作者单位:安徽滁州开放大学)
(插图:罗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