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懿璇 胡莹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昆明 650091)
纳西族是居住在我国云南、西藏、四川等地的一支少数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化。东巴文化作为其民族文化的结晶,以独特的文字、语言、宗教、习俗不断传承发扬,影响着纳西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2003年,东巴古籍入选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2006年纳西族东巴画、东巴造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东巴史诗《黑白战争》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巴文化以东巴(文化传承人)为主体,融合了东巴文、东巴经、东巴仪式、东巴舞蹈等各类元素,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其载体多样、分布广泛、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一直受到研究学者及文化机构的高度关注。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多次对做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利用,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提出要求。2019年《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经审议通过,东巴文化保护的行政主体、责任范围、经费保障等被进一步作出安排,东巴文化的保护工作受到各级政府及各类组织的重视,其文化遗产的资源集成与利用呈现出多部门多组织参与的态势。2022年,在云南省档案局《档案学视域下纳西族东巴文化遗产整理研究》项目支持下,本项目组对东巴文化研究院、丽江市博物馆、丽江市档案馆、玉龙县图书馆、丽江民族文化传习院、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等各类官方机构、民间机构走访调研,探究了纳西族东巴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延、分类构成、保护现状等。
调研发现,纳西族东巴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不甚明晰,相关学者、文化传承人、文化机构工作者有不同的见解,部分人的观点偏向于遗产实物如法器、绘画、古籍、建筑等,部分人提出东巴文字、语言、宗教信仰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课题组在完成大量调查后总结了东巴文化遗产的概念与范畴,并发现除不可移动或原址保存的资源外,大量的东巴文化遗产资源以不同的载体形式散存于各级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Libraries、Archives、Museums,简称LAM)等机构中,多个机构共同参与文化遗产的资源构建与保护工作,分别开展古籍译注与整理、资源收集与保管、档案数字化、文化传承、文化展示宣传等活动,各机构的工作具有组织特色,因无统一细致的参考规范,所藏资源参差不齐,管理、展示、利用工作也不甚统一。
LAM三者作为我国基本的公共文化机构,分别隶属不同的文化部门,有着独立的管理制度和发展策略,也有着为共同的社会群体提供服务,共同担负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提供教育、知识和欣赏的使命。[1]LAM合作是图情档博学科目前的一项研究热点,从国际联盟到地方行业联盟都积极开展相关的实践与探索,从合作模式、技术支持、法律研究、社会资本与效益等视角作出多元化的理论探究。然而受管理体制、信息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限制,各类组织及学界对于东巴文化遗产的LAM跨馆协同资源建设未有相关的研究和探讨,使得东巴文化遗产在各部门间的资源分散、交流较少,在收集与保管规范、资源整合利用中问题突出,限制了资源的开发与服务效能的提高。
丽江市是东巴文化遗产最集中的生产与保管区域,也是保管东巴文化遗产的LAM机构最集中的区域。本文根据丽江各LAM组织中东巴文化遗产的实际分布与收集管理现状,分析LAM跨馆协同建设的意义,结合国内外LAM跨馆协同的先进案例、理论分析东巴文化遗产跨馆协同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旨在突破机构与组织间的管理壁垒,发挥各组织优势与特色,规范整合东巴文化遗产资源,以加强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以集群效应促进文化传播,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从而满足信息时代公众的多元化需求。
东巴文化的起源能追溯到汉唐时期,其涉及到纳西族先民的社会历史、哲学宗教、风俗习惯、艺术文化等方方面面,因此形成了多样的文化遗产载体。以东巴文字为例,其存在形式可分为书稿、画卷、印章、碑刻、摩崖、竹简、木刻、声像录音等类型;以东巴舞蹈为例,其存在形式除了照片、磁带、光盘等音像材料及器物、服饰等实物,还有大量的口述资料。
目前学界关于东巴文化遗产的概念不明晰。在调研中课题组与东巴文化研究者深入探讨,结合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提出的文化遗产概念,以及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2届会议通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确定了东巴文化遗产的内涵,如图1所示:东巴文化遗产是纳西族民族地方组织、机构、个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反映纳西族政治、军事、科技、历史、文化、宗教和民俗等社会现实,具有保存、参考和凭证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包括书稿、画卷、印章、摩崖碑刻、光盘磁带等各类载体,主要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其中有形文化遗产包括东巴绘画(壁画)、东巴经、东巴法器及服饰、纳西族传统建筑等;无形文化遗产包括东巴文字、东巴仪式、东巴纸制作工艺、东巴舞蹈、传统文学故事、东巴信仰与习俗等。
东巴文化遗产的生产者与保管者不仅是各类LAM机构,还有文化传承人与广大的少数民族群众。广义上的东巴文化遗产分布随纳西族分布集中在云南、四川、西藏各地,狭义上的东巴文化遗产指目前被国内外官方机构统一收集保存的文化资源,主要保管在丽江、昆明、北京等地的LAM机构中。目前,丽江市是东巴文化遗产最集中的生产与保管区域,也是保管东巴文化遗产的LAM机构最集中的区域,玉龙县图书馆则是目前刊布所知保管东巴文化遗产最多的组织。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丽江各LAM机构的东巴文化遗产资源保管现状。
目前,玉龙县图书馆、丽江市图书馆、丽江市档案馆、丽江市博物馆、白沙壁画馆等LAM机构与东巴文化研究院、丽江民族文化传习院等研究机构都在开展东巴文化遗产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如表1所示。
表1 丽江地区东巴文化遗产的LAM保管机构及其现有资源
玉龙县图书馆以鼓励捐献和等价购买等形式收集了4012册古籍文献与78幅东巴卷轴画,78幅98张东巴纸牌画,东巴法杖头4个;丽江市图书馆收集并保存了1000余本纳西民族文献资料、东巴文化典籍与专题出版物;丽江市古城区图书馆收集并保管了东巴经书1298册,相关的中文古籍514本,图书116本,期刊13份;丽江市档案馆留存有与东巴文化相关的档案67件。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馆收集并保存了3000余册古籍文献;白沙壁画馆保存有45幅东巴壁画,约144平方米。丽江市博物馆收集并保管东巴文化文物3000件,如服饰、法器、生产工具等;还有东巴古籍文献2000余件。
目前,东巴文化遗产资源的建设主体所做的工作极具组织特色,如表2所示。
表2 丽江地区东巴文化遗产的LAM保管机构及其工作特点
玉龙县图书馆分设古籍室进行古籍的整理和管理,曾组建东巴文字翻译组对经书进行整理和翻译,并按经书内容对古籍进行分类,分为祈福、禳鬼消灾、开丧超度、占卜、其他杂类5大类,每大类下再设小类,陆续对古籍进行扫描拍照,备以后续的数字化建设。丽江市图书馆按照图书管理方法对资料责任者、载体形式、出版单位等完成信息统计、编定索书号、条码号,可在线查询及到馆借阅。丽江市古城区图书馆已建设完成纳西文献数据库,展示了150卷1298册东巴古籍,实现数字化查询与展陈。
丽江市档案馆严格按国家档案分类标准对所藏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按全宗号-起止年份-保管期限进行分类,裁定了密级与查阅规范。
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馆由东巴文化研究院组织成立,其整理翻译了东巴经书,汇编成百卷本《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并采用图文、实物、绘画、动漫等传统与创新型方式展陈古籍文献,另外还开展了东巴经语音数据库与东巴仪式影像数据库的准备工作。白沙壁画馆日常开展壁画文物的保护、维修、展览工作,丽江市博物馆打造了“纳西族与东巴文化(序厅)”、“东巴古籍文献”、“东巴教与纳西民俗”、“东巴文化艺术”、“东巴文化发展及研究现状”5个主题展区,分主题展览实物,结合音视频、实景打造、VR体验等形式提升普及性、学术性和趣味性。
目前东巴文化遗产资源分散,各组织开展收集整理利用的规范、模式、技术、进度不统一,LAM跨馆协同资源建设存在人才、经费等社会资源的壁垒急需突破;各类新兴高效的技术或规范交流空白;“一站式、集群式”资源服务尚待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2.2.1 人才和经费的壁垒急需突破
目前,丽江东巴文化遗产管理机构资源分散,缺乏高效健全的合作模式,造成人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东巴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工作十分需要能翻译东巴字,熟识东巴经书的文化传承人,也需要熟悉编目规范、了解文物或古籍保管知识的工作者,还需要了解影视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部分遗产保管单位提出“尽管手握独一无二高质量的资源,却在编目、翻译、开发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单位采取外聘专业人员或外包服务等模式推进工作,无法保障工作的可持续性,反而造成资源浪费;在经费方面,尽管《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规定了纳西族聚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相关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安排专项经费[2],但“人浮于事”“僧多粥少”的情况仍然使很多工作滞后,效率较低。基于此,LAM跨馆协同工作的开展需要打破人才和经费的壁垒。
2.2.2 技术和规范的交流亟待开展
随着数据库、人工智能、VR展示、GIS等各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的资源建设已经悄然发生变革,数据挖掘、元数据处理、可视化、网络化、实时化信息收集与处理技术的优势显现,目前丽江市博物馆和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馆的技术运用较为超前,而其他机构还处在传统手工的方式下,制约了东巴文化遗产的全面开发。另外,各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专业法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但如编目建档、文物定级、藏品保存环境管理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经验交流,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管理规范。基于此,LAM跨馆协同工作需要搭建进行技术共享和工作规范交流的平台。
2.2.3 “一站式、集群式”资源服务尚待完善
随着馆藏资源的丰富与移动网络环境的普及,社会公众对文化资源服务与信息检索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化部门提供并使公众接受更多的文化服务成为社会趋势。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使社会公众追求“一站式、整体式”的文化资源服务,然而目前分散的东巴文化遗产资源难以契合公众需求;另一方面,公众的需求从简单的数据和信息转变成知识和理论,只有足够丰富的资源整合才能还原出文化遗产的历史结构和多元面向,构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民族性的文化宝库。基于此,LAM跨馆协同工作需要实现资源集群,以挖掘出符合公众需求的资源服务。
3.1.1 社会环境层面
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数民族文化块头小,抵抗市场经济冲击的能力弱,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严重,不能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因“块头小”所产生的“不利条件”与“发展问题”。LAM跨馆合作即倡导少数民族文化的保管主体团结协作,将资源和工作力量整合起来,又使成果实现广泛运用,不至碎片式的发展。2021年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未来拓展和深化融合发展的新生长点,首先就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间融合发展,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功能融合[4]。在社会进步的环境下,国民的文化艺术需求更加丰富。我国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不断增加,线上线下展览不断丰富,LAM跨馆合作是融合发展、共享服务等新发展理念的实施路径。
3.1.2 法律层面
2020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在第十八条提出: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文献信息同时是档案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由上述单位自行管理。档案馆与前款所列单位应当在档案的利用方面互相协作,可以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或者目录,联合举办展览,共同研究、编辑出版有关史料[5]。2017年1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十条规定:馆藏文献信息属于文物、档案或者国家秘密的,公共图书馆应当遵守有关文物保护、档案管理或者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馆藏文献信息属于档案、文物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与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或者目录,联合举办展览,共同编辑出版有关史料或者 进行史料研究[6]。2017年11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考古发掘的文物,应当登记造册,妥善保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移交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国有博物馆、图书馆或者其他国有收藏文物的单位收藏。第三十六条规定,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文物收藏单位对收藏的文物,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7]。三部法律均表明了档案机构、文物管理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了交换复印件、联合办展、共同研究等具体工作措施。三部法律均以宪法为基础、具有相同的立法主体,各法之间相互关照,尊重既定历史,为各类LAM机构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工作基础。
3.1.3 资源性质层面
第一,文化遗产均具有载体性。作为文化的载体,其附着在纸张金石等原始材料、胶片磁带等声像材料、光盘数码等电子材料上,其保存穿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因不同的载体材质和性能,其保管难易度、损毁速率不同,但均存在“半衰”和“老化”的可能,也存在“升值”的空间。第二,文化遗产均具有社会性,产生并保管利用于特定的人类社会实践下,相关活动发掘或生产出“数据关联”和“社会关联”,也影响文化遗产的“生命周期”。第三,文化遗产均具有元素性,可以用名称、形成时间、保管主体、材质、规格等具体信息进行标记。尽管不同的文化资源有各自独特的资源分类和组织体系,很多研究者已从柏林核心集(DC)[8],MARC、EDA、TEI等标准的数据转换[9]方面提出了各类异构资源间的整合模式,将资源描述数据转化为统一格式并做数据库建设已有一定的参考模型并被验证了可行性。资源兼具载体性、社会性、元素性保障了LAM机构合作的合理性。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趋势下,国内外都产生了一些先进的LAM合作案例,按照组织主体可分为国际层面的LAM协作,国家层面的LAM协作以及地域性的LAM协作;按照参与主体可分为跨行业的区域性协作,跨区域的行业协作,跨区域跨行业的协作等。目前关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LAM协作的案例较少,但结合工作目标与资源主体,各类型的LAM协作项目都对东巴文化遗产资源LAM协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表3罗列部分国内外LAM协作项目,这些项目充分印证了LAM协作的建设意义与社会价值。
如2009年在联合国支持下启动的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在许多国家缺乏数字化展示其文化瑰宝的能力,翻译问题使得利用效率低下的背景下,其实施方法是由世界各地的遴选委员会采集包括书籍,手稿,地图,报纸,照片等类型的括文化瑰宝,建设共享网站并实时更新,并将其相关元数据翻译为中文、英文等六种语言[16]。在东巴文化遗产资源LAM协作中,也需要注意跨地域、跨行业、跨民族的参与主体,并考虑到少数民族群体的语言问题,做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有效利用。再如2002年起我国各地启动的“城市记忆工程”,以城市发展为脉络,通过征集整理、保存研究当地城市建设、文化、历史、非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录像资料,以多媒体形式和数据库技术展示城市记忆,让市民共享文化成果。在东巴文化遗产资源LAM协作中,也要考虑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将文化取之于民并用之于民。
参考各类LAM跨馆协同案例,东巴文化遗产资源LAM跨馆协同开发路径如图2所示,共分为五个步骤,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率先完成云南省内的资源整合,积极组织人才队伍,加强经费保障,与各东巴文化遗产资源保管的LAM机构达成协作,签署合作协议,进行数字化开发,再积极争取云南省外、国外的机构参与,并加强后续管理,挖掘资源价值。
图2 东巴文化遗产资源LAM跨馆协同开发路径
结合目前东巴文化遗产的分布与管理现状,LAM跨馆协同工作属于跨机构跨区域的协作模式,首先需要一个特定的组织来牵头开展,建议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文化旅游厅、云南省档案局共同成立“东巴文化遗产LAM跨馆协同资源建设委员会”,工作职责包括:1.组织协调东巴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工作;2.依托《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制定工作规范与工作方案,保障经费支持;3.稳步推进平台搭建、资源整合、协同开发、数据库共建共享等工作;“东巴文化遗产LAM跨馆协同资源建设委员会”应该整合各LAM机构的人才资源,组织文博、档案、古籍、图书馆、计算机等学科的专家参与。
由于目前的东巴文化遗产资源分散,分布在丽江、昆明、香格里拉等地的省、市、县(区)级LAM机构,建议首先由“资源建设委员会”进行资源普查,派发并统计“东巴文化遗产数据统计表”,结合东巴文化遗产LAM机构的分布情况搭建LAM协同平台,一是再以会议的形式确定LAM机构跨馆协同意向与问题,对资源保管主体、所有权、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问题达成共识,签署共建协议;二是以专题数据库形式由各单位规范上传东巴文化遗产的各类元数据信息,如资源名称、形成时间、生产者、保管者、所有人、主要内容、外观与大小等信息,建立联合目录。
由“资源建设委员会”研讨制定东巴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规范,结合资源的价值、易损性、保密性、可复制性等对整合资源进行筛选;以“东巴仪式”、“东巴经书”、“东巴技艺”、“东巴艺术”、“东巴文字与语言”五类进行分类、再将其分为古籍、档案、文物、其他等类别,分别按照古籍、档案、文物的编目规则完成编目、对资源保管环境与条件等事宜列出详细规范;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予以业务指导和财政倾斜;完成各LAM机构资源的分类、编目、整理。
依托目前各LAM机构已搭建的数字化平台进行东巴文化遗产资源平台开发,如丽江市古城区图书馆的“纳西文献数据库”平台,云南档案馆的专题数据库平台,云南省图书馆开发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平台等,以专题网站形式进行资源展陈,并进行对资源分布、资源开发现状、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的数据统计,开发“东巴文化的学术研究”、“东巴文化遗产传承人”、“东巴文化的经济、社会、政治影响”等专题库,丰富平台内容;将已有数据翻译为纳西族语、藏语、英语等,方便各类人群的使用,并不断加强与省外、国外资源保管机构的联系,争取资源共建共享。
加强对资源整合成果的宣传,发挥其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与开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实际价值,派请专人维护资源数据的共建成果,实现不断的更新,并将有益经验传播到其他民族文化遗产的LAM跨馆协同工作中,以虚拟现实、物联网、3D影像、文创产品开发等模式创新文化服务,扩大纳西族东巴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