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云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初级中学)
家风是对家族品质的传承,是一个家族、家庭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规范等,是世代传承的家族风气,是家族、家庭的象征[1]。将优良的家风引入初中德育工作中,能更好地转变学生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同样,挖掘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元素,让学生在构筑优良家风的时候借鉴利用,也能提升学生的思想,优化他们的品德[2]。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学科教育中,教师要体现出整体性、衔接性、系统性,将良好家风和各个不同学科的学风巧妙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家风,优化思想品德。在教授文学类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品味主人公高尚的品德,并思考如何完善自己的行为,从而构筑良好家风。
在阅读《回忆鲁迅先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鲁迅的家风是什么样子的,分别探究鲁迅对待学习、工作的态度是怎样的,鲁迅对待妻儿、朋友的态度是怎样的,继而体会他的高洁人格。学生认识到,鲁迅严于律己,哪怕生了重病,依然坚持工作,希望能完成自己的著作。他对待家人的态度也很好,以诚待人,他的妻儿、朋友,也都将他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在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后,教师安排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反思自我,说说自己在家中是否也会认真学习,对待父母家人的态度怎样,并说说如何才能改善行为,端正思想,形成高洁的人格,更好地和家人相处,形成和睦的家风。
在语文阅读课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感受什么是良好家风,并对照自己的行为,思考如何能塑造高洁人格。
家中人人平等,都有发言的权利,大家都理性分析问题、辩证思考,这也是良好家风的表现形式。但是部分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自我意识比较浓烈,不能够理性分析自己和家人之间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融入科学类课程,让学生思考如何辩证分析问题,并将这种思维品质融入家庭生活中。
初中学生进入了青春期,常常容易和家人发生争执,这不利于构筑良好家风。针对此问题,教师利用科学课程,发展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学生围绕“蝴蝶属于益虫还是害虫”这个问题,自主观察实践、搜索信息,并得出答案。在分析中,他们发现蝴蝶在幼虫期会啃食植物,可以算害虫,但是在成虫期能给植物传授花粉,有的甚至还吃蚜虫等其他害虫。所以,很难说它是害虫还是益虫,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分析问题。在形成了科学头脑后,教师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分析家庭纷争,探讨父母“不让自己玩电脑”等事情,到底是好是坏。学生认识到也要辩证看待问题,可以和父母冷静讨论,分别列出好处和坏处,然后再决定。这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理性思考是构筑良好家风的基础。
结合科学课程,学生认识到要辩证分析问题,理性看待自己和家人之间的矛盾。在遇到家庭纷争的时候,也要用科学头脑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构筑良好家风。
家风包含很多方面,提升家庭成员的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也是家风的一个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艺术类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审美赏析和创作活动,动手实践,创作美化家庭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围绕中国传统水墨画,组织学生参加审美赏析活动。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画作分析一下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等绘画专业术语,点评经典的传统绘画。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说说自己家庭成员的审美观点是什么,如果要创作一幅画作装饰家园,可以选择什么类型的画作。如有一名学生认为,自己的父母都喜欢传统诗词,对于水墨画也很感兴趣。所以,他想画一幅水墨山水画,挂在床头,让父母欣赏。还有一名学生认为,自己的家长比较喜欢西方文化,尤其对油画比较感兴趣。他想在水墨画创作中借鉴一些油画的技巧,在家中装饰中西合璧的画作,让父母也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教师组织他们参与实践活动中,并说说用画作装饰居家环境后,家人的心理状态得到了哪些改善。这样,学生就逐步明白构筑美好环境对形成良好家风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提升了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他们可以将自己对美的理解说给家人听,和他们一起探讨如何美化家庭生活环境,为改善家风创造物质基础。
传统文化倡导“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在学校生活中,精神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学校资源,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维度之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化教育中,进而对构筑良好家风,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诵读儒学经典,结合时代反思,试着制定班风班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然后再将自己的感悟用于“齐家”,完善家风。
在诵读经典时,可以选择《论语》《荀子·劝学》《师说》等和学习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课文,组织学生诵读感悟。他们不仅要熟读经典名著,还要总结归纳古人的思想,说说如何用于制定班规。如有的学生从《师说》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中得到启迪,认为可以组成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被帮扶或者帮扶他人,这样能构筑互助进步的班级。他们将组织互助小组的问题,写入了班规中。此后,教师让他们思考在家庭生活中,自己是否也是一个“懂规矩”的人,探讨家庭是否需要“规矩”。学生逐步认识到,尊重长辈,关心父母,分摊家务等,都可以成为软性家规,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就建立起校园和家庭的联系,让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自主认知、判断,逐步梳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制定班风、班训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样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也会自愿接受甚至参与家规的制定,辅助构筑良好家风。
学校可以设计一些文化活动,将家国情怀融入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此后,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和家人的行为,试着在家庭生活中,也选择和家人一起参与具有家国情怀的文化活动。
学习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爱国诗歌作品后,学生被诗人的爱国情怀所感染,调动了自己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借此契机组织“爱国古诗词诵读活动”。学生上网搜索古今中外各种爱国主题诗词作品,诵读出来,和同学分享。他们还可以搜索背景资料,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在完成文化活动后,教师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也试着和家人探讨一些爱国主题的文艺作品,提升家人的感悟。如有一个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了电影《流浪地球》,他们被主人公的大无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一家人在家庭聚会的时候也探讨了对该作品的理解。这样,就构筑了从校园到家庭的良好文化氛围,让学生浸染家国情怀。
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热爱家国的思想。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也会自觉参与类似的活动,让家庭氛围更为和谐。
构筑良好家风还要积极联动家长力量。教师可以用微信联系家长,了解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设计相关的亲子活动。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阳光心态,让他们积极面对人生。
在改善学生心理问题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联系家长,让他们观察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说说存在哪些问题。在整合归纳后可以发现,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小学更大,所以部分学生在难以提升学习成绩的时候,容易产生消极心态。针对此问题,教师设计了“对困难说再见”主题亲子活动,邀请家长来到班级中,给孩子说说自己的成长、工作经历。家长可以说说自己在开办企业、参与科研等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此后,再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放飞情绪风筝”活动,将不良情绪写在风筝上,然后放到天上去。通过这个象征性活动,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靠努力,控制住不良情绪,将消极心态转化成积极心态。该活动有效利用了家长资源,对改善学生心理问题有很大帮助。
联动家长资源既能构筑良好家风,又能让学生将阳光的心态融入班级生活中,优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因此,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为根本,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重要的学校资源,是家风教育的重要维度之一。教师可以选择和家风有关的主题,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探讨形成良好家风的成功经验。
在“构筑良好家风”主题活动中,教师先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庭有哪些良好的家风。学生可以多人一组,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家庭生活的美好瞬间。如有一个小组演绎了睡觉前一家人召开“夜谈会”的经历,家长说说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谈谈自己遇到的困扰。这样呈现出和睦相处的家庭生活氛围。学生还可以参与辩论活动,说说某些家风是否好。如有一名学生提出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特别好,什么事情都依着自己。但是也有的同学认为这是“溺爱”,不属于良好的家风。他们可以各抒己见,围绕这个问题互动探讨。学生还可以说说构筑良好家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同学帮忙解决。如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父亲比较固执,不太好说话,他请同学们说说,该怎样才能说服父亲,让父亲同意自己学舞蹈。
在主题交流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良好的家风,还可以辩论一下,看看某些家风是否有良好家风,他们还可以提出自己和家人相处时遇到的问题,向同学寻求帮助。这样就能让他们丰富经验,优化实践效果。
在组织社会实践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组建社团,拓宽认知视野。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时尚文化、科学知识,增长见识。在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后,他们可以在家庭生活中也积极践行,从而辅助构筑良好家风。
在南通地区,有很多传统文化项目,如手织壁挂丝毯、丝绸剪贴、海门山歌、童子戏、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参与相关的社团活动中,了解这些项目的文化传承,学习基本技能,让他们对传统文化形成初步认知。此外,还可以组织时尚类社团,如组织学生参与滑板、吉他、攀岩等社团,体会时尚青年的生活。在科学知识类社团中,学生可以参与探索家乡独特动植物,了解它们生长习性的活动中。在这一系列的社团活动中,学生的视野逐步拓宽。教师引导他们思考,如果要丰富家庭生活,自己也可以选择一些文化活动,和家人一起参与进去。这样既能让家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又能构筑美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如有一名学生向父母展示了吉他技能,并组织了家庭演唱会。
通过社团活动,学生了解了一些平常不太接触的文化和科学知识,这让他们的视野更宽阔。在家庭生活中,他们也能有选择地挑选积极文化,优化家庭生活氛围。
组织学生参观文物、名人故居等,能给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能让他们产生思想上的震撼。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展现乡土文化的参观活动,这样,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让他们体会家乡流传的淳朴家风,并得到启迪,改善自己的家风。
张謇是南通地区的历史名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张謇纪念馆,通过参观文物、聆听故事等方式,了解张謇的家风,并思考他的故事给了自己什么启迪。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不少展现张謇先生业绩的照片。他们看到了反映张謇童年生活的塑像《教子拾金不昧》。他们发现张家一直都有很好的家风,张謇父亲张彭年拾到他人钱包,及时归还,这给张謇做了很好的榜样。他们还看到了展现张謇带领民工抗击台风海潮,保护海堤的壮烈场面,认识到张謇有着艰苦奋斗、身先士卒的精神。这一系列展品给了学生很大的视觉冲击,让他们体会到张謇的家风,他们隐隐感觉到张謇取得的巨大成就,可能与良好的家风有着一定的关系。教师继而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是否也有类似的家风,并思考如何模仿张謇,让自己的家庭也体现出父慈子孝的美好场景。
在参观活动中,学生从古人的身上得到启迪,进而引发他们思考,探究怎样的家风才能既传承传统文化,又体现时尚气息。这对于学生改善家风有很大帮助。
优秀的家风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贴近日常生活实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一些正面的影响。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教师要挖掘丰富多彩的学校资源,探讨家风教育的各种维度,让学生思考在家庭生活中如何端正自己的思想,敦促其他家庭成员,促使整个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风。这样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为传承优秀家风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