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成长埋下“橡实”

2023-11-30 00:54:00张晓华
辽宁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蚕宝宝新知教育者

张晓华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在大自然中,松鼠有一个习惯,一旦发现橡实,就会到处挖洞,把它们埋起来。但有时松鼠会忘记自己埋橡实的地方,或者干脆忘了埋橡实这件事,有些被遗忘的橡实会萌发出嫩芽,发育成长,最终变成森林。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也能多埋一些“橡实”,最后总会有破土而出的“橡实”,成长为学生人生中绿色的森林。

笔者了解到,西安新知小学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域的资源开展教育工作。首先,学校用好校外博物馆,开发博物馆课程。学校编制实施博物馆课程,博物馆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材料;学生到博物馆进行研学旅行,通过博物馆展品来学习学科知识。其次,在学校里建一座城。新知小学坐落在唐代的皇城内、明代的古城墙内。学校开发了“城墙”课程,将学科知识、学科概念、科学原理、历史典故、人文情怀等融入学生课程学习的每一项任务中。由此延伸,学校建设了汉字馆、历史馆、二十四节气馆等,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场域,也带给学生独特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立足于本土,开启于身边,成就于未来。最后,学校还应时应景、因地制宜开创了“博物馆有约”——云上博物馆课程,并完成了云上湖北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等内容的构建。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总结共性,寻找差异,思维与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新知小学用好“校外城”“校内城”“云上城”,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的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固定的学习路径,没有标准化的学习结果,但学生从中不仅能解读城市的历史文化、市井百态、民风民俗,还会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提问、思考、解决问题。这不就像给学生的成长多埋一些“橡实”吗?谁知道那些“橡实”会不会成长为学生生命中绿色的森林呢?新知小学的做法值得教育者学习和深思。

笔者工作过的学校曾开展过以“蚕的一生”为主题的课程学习。在科学课上,学生以一粒粒小小的蚕卵观察为起点,记录蚕的生长、结茧和破茧而出的过程,记录蚕在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经历采集桑叶、亲自喂食与蚕一天天长大和变化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奇妙。在美术课上,学生创作蚕宝宝创想画和彩塑蚕,将自己对蚕宝宝的生命感受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在中期阶段的劳动课上,学生通过视频学习,亲手制作简易的缫丝工具,学习抽取蚕丝;通过古代相关的诗文描写,了解劳动人民在养蚕、抽取蚕丝、制作丝织品过程中的辛苦和智慧。在课程收尾阶段,学生交流心得体会,意识到生命有多种体现形式,引发其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可以说,这一课程的整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学生从中所得到的体验和感悟对于其个人成长有促进意义。这同样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埋下“橡实”,这些感悟、体验和心得,也许会帮助学生战胜生活中的困难。

让课程为学生的成长埋下“橡实”,需要教育者在课程实践中真正带给学生贴近其童年成长的生命体验,更需要教育者开阔视野,带着发展的眼光全身心地为学生成长赋能。

猜你喜欢
蚕宝宝新知教育者
新知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生活新知
好日子(2022年6期)2022-08-17 07:14:54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蚕宝宝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 08:56:42
新知
百家讲坛(2009年8期)2009-05-13 08: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