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卉
(大连市普兰店区教师进修学校)
教育家冷冉先生认为:“从学生的心理过程分析,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第一种过程,即认知过程,忽略了第二种过程,即情绪·性格过程,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为了与传统教学理论有所区别,冷冉先生将“知”(认知心理)与“情”(情性心理)自觉统一起来的教学称为“情·知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为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开展合作探究,需要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协调发展,需要情中生趣、境中有情的课堂教学的支撑。笔者结合自身三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对开展“情·知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真挚的情感是教与学成功的动力。教育家魏书生就是用真挚的情感使教学取得成功的典范。有一年,班里来了几个“淘气包”,魏书生老师要求他们写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其中,一名学生说自己没有优点,魏书生老师真挚地对这名学生说:“通过观察我发现,你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你能坚持上学,不旷课。这是不是优点?你经常犯错误,被班干部批评,但你即使被批评也不记仇,心胸宽阔,这是不是优点?你要是能把坚持上课的优点发展成认真学习的优点,把不记仇的优点发展成遵守纪律的优点,你不就有了更多优点吗?”这番话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淘气包”被魏书生老师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此后,他开始遵守纪律,用心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可见,真挚的情感是教师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情”的调控关键在教师。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保持良好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处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因突发事件而导致情绪失控,破坏课堂的愉悦氛围。其次,教师应注重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从而更好地传递真挚的情感。教师准确、鲜明、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语言、和蔼的微笑会使学生感到温暖,亲切的目光能营造和谐的气氛,恰到好处的手势动作会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
新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教学提示中指出,“第一、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提示中指出,“第一学段关注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提示中指出,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等,这些都体现了兴趣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新课标建议教师“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如果只阅读文字,学生很难对课文中描写的“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蓬岛瑶台,武陵春色”“民族建筑,西洋景观”等这些绝世美景产生直观印象,难以深刻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课文的描写,如身临其境,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与探究兴趣,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一名教师在学生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大潮来时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产生兴趣后,教师抓住机会,提出问题:“潮来时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学生立刻就能将视频中展现的情景和书中描写的词句联系起来,通过认真分析、积极思考与踊跃表达,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某班有一名学生,平时少言寡语,不爱学习,为了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师鼓励该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小记者团。在教师的指导下,他的一篇作文在校报上发表了,这一小小的成功增强了他的学习自信心,使他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六年级时,他的作文获得了市级小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可见,教师对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及时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评”一体化,积极开展各类活动等,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好办法。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由此可见,创设学习情境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提高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度等都有积极作用。那么,教师应怎样创设良好情境呢?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生活实例来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学习了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秋时节”一组课文之后,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秋天来了,我们欣赏了古人的秋色,走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领略了秋天的雨,聆听了秋的声音。现在,你脑海中肯定有许多关于秋天的语句在徘徊,恰好咱们班级要举办一期‘关于秋天’的板报,把你脑中、心中的佳句都写出来,有价值的句子将发表在班级板报中。”此情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喜欢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模拟表演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中“河伯娶妻”片段时,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表演西门豹、老巫婆、新娘、官绅等角色。此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深化其情感体验,还能使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多媒体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并用音乐和旁白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贝多芬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学生边听乐曲,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小组交流乐曲的美妙及自己想象的画面。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拓宽视野,培养审美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式情境的创设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一课时,在学生阅读孙膑的好办法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我校马上要召开运动会,我们班和二班的参赛选手水平差不多,怎样安排出场顺序才能让我们胜出呢?”让学生自由回答并说出自己办法。然后,教师继续引导:“田忌赛马时,孙膑运用了什么谋略赢了齐威王?自学课文第二部分,说说孙膑为什么这样安排,然后告诉老师运动会的接力赛中你们将如何排兵布阵。”这样问题式的情境创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特点,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例如,在学习关于历史故事的课文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电影或出示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一边出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图片,一边讲解草船借箭的背景,创设以下情境:“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试图统一全国。东吴孙权手下的名将周瑜在长江南岸驻守。刘备当时实力最弱,他派遣诸葛亮准备联合东吴,抵抗曹军,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教师用人物图片和语言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敏感期,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涉及情感教育。因此,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创设相应的情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受伤的经历,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体验,从而深切体会刘伯承坚强的革命意志。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会使学生印象深刻。
总之,“情”是开展“情·知教学”活动的基础,是“趣”和“境”的情感基调;“趣”是在“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契机,也是教与学有效进行的关键;“境”为“情”和“趣”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是教与学成功的载体。三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实践证明,教师合理运用“情·知教学”思想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