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慢性病状况下老年人述情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11-29 05:20蔡巧英宋艳苹郭晓慧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慢性病状况关怀

孟 爽 蔡巧英 宋艳苹 郭晓慧 赵 霞

作者单位: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274000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9.8%[1]。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脏器萎缩、机体功能低下,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闫伟等通过老年人患病信息[2]分析发现,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体中慢性病的患病率高达69.13%,其中46.50%为罹患多种慢性病。此外,多项研究结果均显示[3,4],随着罹患慢性病老年人患病的种类增加,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结合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的数据,本文选择纳入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肺部疾病、肝脏疾病、心脏疾病、脑梗死、肾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疾病、记忆相关疾病、关节炎、哮喘等共14种疾病作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

述情障碍主要表现为个体在情感认知和体验方面存在困难,缺乏透露外在态度和感受的能力,以情感认知缺陷为主要特征[5]。述情障碍的发生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存在相关性,其可能与慢性疾病病程长迁延不愈,并发症多且容易恶化,老年患者压力较大易出现负面情绪有关,从而加重述情障碍的发生,而述情障碍又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疾病康复和身心健康。因此,本研究从不同慢性病状况老年人述情障碍发生率的差异入手,将老年人分为未患慢性病、一种慢性病和两种及以上慢性病3类,分别探讨不同慢性病状况老年人述情障碍的相关因素,旨在为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述情障碍发生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济宁市任城区15个街道中选取古槐、阜桥和济阳3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1个社区,调查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全部老年人。纳入标准:年龄≥60岁;入住社区时间≥半年;老年人意识清晰,与调查员顺畅沟通;对调查知情同意,合作性强。排除标准:存在终末期疾病、出现明显认知障碍等无法配合调查者。结合社区资料和纳入排除标准,3个社区共纳入569例老年人,发放问卷569份,实际回收517份,回收率为91.1%。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调查人员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户籍、睡眠质量、自评身体状态、躯体疼痛等共10个条目的内容。

1.2.2 老年抑郁量表(GDS-15)

本量表为老年人专用抑郁量表,共15个项目,被调查者回答“是”计1分,回答“否”计0分。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刘杰等[6]对其信效度检验得出结论,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46。

1.2.3 家庭关怀度问卷(APGAR)[7]

家庭关怀度问卷是一种主观方式探讨个人对自身家庭功能满意程度的工具。问卷由5个方面构成:包括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和亲密度。采用3级(0~2分)评分,总分0~10分,得分越高表示家庭关怀度越高。本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90。

1.2.4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

由心理学家Taylor制订,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述情障碍诊断工具,量表共有20个条目,主要涵盖识别情感障碍、描述情感障碍以及外向型思维3个维度。该量表所有问题均采用5级评分法,症状的描述按符合程度由低到高分别记分为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中立、4=同意、5=非常同意。总得分越高说明调查对象述情障碍水平越高,量表得分0~51分,表示无述情障碍;得分为52~60分,表示有述情障碍倾向;分值≥61分则确定为述情障碍。其中文版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重测信度为0.87[8]。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教师和社区工作者组成调查组,经过统一培训后使用自编和已有的特异性问卷进行现场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借助t检验、F检验方法对老年慢病患者述情障碍得分差异进行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无慢性病、罹患一种慢性病及罹患多种慢性病状况下老年人述情障碍的相关因素。

2.结果

2.1 不同慢性病状况下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

结果显示,不同患病老年人群的述情障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查的517例老年人群中,未患慢病者为244例,罹患一种慢病者为213例,罹患多种慢病者为60例。其中,罹患多种慢病、一种慢病及未患慢病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分别为(61.47±1.05)分、(59.11±0.45)分、(57.81±7.84)分。罹患多种慢病的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均高于一种慢病和未患慢病的老年人。

2.2 不同人口学状况下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

2.2.1 一般人口学对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

以老年人述情障碍总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户籍、平均月收入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慢病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在性别和婚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一般人口学资料对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

2.2.2 身心状况对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

以老年人述情障碍总分为因变量,以主观幸福感、睡眠质量、自评身体状况、躯体疼痛和抑郁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慢病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在幸福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身心状况对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

2.2.3 家庭关怀对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

以老年人述情障碍总分为因变量,以家庭关怀度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慢病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在家庭关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

2.3 不同慢性病状况下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

以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对无慢性病、患一种慢性病和患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赋值见表4。

表4 变量赋值表

2.3.1 未患慢性病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

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得知,无慢性病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为:一般人口学特征(文化程度、月收入)、身心状况(睡眠质量、自评身体状态、疼痛、抑郁)、家庭支持(家庭关怀)。线性回归方程模型中R=0.820,R2=0.672,调整R2=0.661,结果见表5。

表5 未患慢性病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多元线性分析

2.3.2 罹患一种慢性病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

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得知,患一种慢性病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为:一般人口学特征(文化程度、月收入)、身心状况(睡眠质量、自评身体状态、疼痛、抑郁)、家庭支持(家庭关怀)。线性回归方程模型中R=0.851,R2=0.725,调整R2=0.707,结果见表6。

表6 患一种慢性病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多元线性分析

2.3.3 罹患多种慢性病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

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得知,患多种慢性病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为: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身心状况(疼痛、抑郁)、家庭支持(家庭关怀)。线性回归方程模型中R=0.851,R2=0.725,调整R2=0.707,结果见表7。

表7 患多种慢性病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多元线性分析

3.讨论

3.1 不同慢性病状况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存在差异

结果显示,未患慢性病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低于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老年人,且述情障碍得分未患慢性病老年人低于罹患一种慢性病老年人低于罹患多种慢性病老年人,与尹晓彤[9]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老年人群多数罹患慢性病,慢性疾病迁延难愈,心理常表现为焦虑或悲伤等消极情绪,加之老年人受身体条件或环境限制无法参与社会交往,使其与人沟通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良,这些又增加了老年人在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国外学者Emily R.Edwards等[10]研究表明,述情障碍与患者自身的负性情感体验有关,患者表现为无法感知或表述自己的情绪,其大脑机制不能意识某些情绪的存在,故不能处理和思考这些情绪,对这些情绪无法产生进一步的感知。最终,大量积累的负性体验会造成述情障碍的发生。

3.2 不同特征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存在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月收入、躯体疼痛、抑郁和家庭关怀与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有关。老年人文化程度方面,随着老年人受教育水平的升高,述情障碍得分下降,受教育水平为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最高。徐凤麟等[11]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者学习能力更强,因而更能选择合适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感情,这与本结论相一致。同时,受教育水平高的老年人倾向于采取积极的方法应对负面情绪,有效降低了述情障碍的发生率。家庭月收入与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有关,家庭收入越低,述情障碍得分越高。家庭收入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加之慢性疾病的治疗会加重经济负担,老年人容易产生焦虑等情绪,感觉自己是家庭的拖累,心理压力造成无法表述和处理情感,最终形成述情障碍。

躯体疼痛和抑郁属于老年人身心状况方面,身心健康是保证正常生活的基础,身心状况不佳的老年人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年人心理积压的负性情绪体验再加上疾病导致的肢体不适,更容易产生述情障碍。吴小婷等[12]在对社区老年慢性患者研究时发现,述情障碍与孤独感和抑郁水平呈正相关,且孤独感在述情障碍和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Li等[13]的综合分析显示,抑郁患者的述情障碍主要以识别情感障碍为主,这可能与传统观念及长时间自我压抑造成情感无法及时宣泄有关。家庭关怀度主要表示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反映家庭功能。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功能越差的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越高,家庭功能缺失会影响老年人心理状态,加之慢性疾病降低生活自理能力,使老年人深感被忘记、被抛弃而出现厌烦的心情,导致老年人心理障碍而无法表达等情绪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当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时治愈相关疾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纾解老年人的负性情绪,加强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关注,利用闲暇时间缓解老年人述情障碍发生。

3.3 不同慢性病患病情况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不同慢性病患病状况下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的共同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月收入、躯体疼痛、抑郁和家庭关怀。文化程度、月收入与述情障碍呈负相关,即文化程度越高、月收入越高的老年人,述情障碍水平越低,这与牛桂芳[14]、宋若冰[15]、段思明[16]等研究结论一致。躯体疼痛、抑郁和家庭关怀与述情障碍呈正相关,即疼痛程度越严重、抑郁程度越高和家庭功能严重障碍的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越高。此外,睡眠质量对未患和罹患一种慢病老年人述情障碍有影响,睡眠质量越差的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越高。库敏[17]等研究发现,睡眠障碍老年人情绪加工、调节功能受损,增加了述情障碍发生的可能性,这与唐启群等[18]调查结果相一致。罹患多种慢病的老年人普遍会由于疾病影响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对述情障碍的影响反而不突出。因此,提前关注慢性病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对预防述情障碍发生有一定帮助。

猜你喜欢
慢性病状况关怀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