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熟读、理解、想象、内化四步骤,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文言文知识,把握文言文内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四步骤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8-0066-03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能够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进行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文言文有的歌颂人物的美好品质,有的抒发爱国情怀,有的彰显人文精神,有的渗透着辩证思维……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对学生感受文言文特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要把握每篇文言文的主题及其蕴含的核心价值,选用恰当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向更加明确,从而充分发挥文言文教学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文言文教学宜采取熟读、理解、想象、内化四步骤,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把握文言文的内涵,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文言文教学第一步:熟读
文言文语言凝练,言简意赅,与现代文存在一定的差别。教学文言文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熟读课文,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学生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能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为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涵奠定基础。
(一)加强朗读,注重指导
朗读即大声地读。朗读课文即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句中的停顿。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依据不同文言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真正读熟课文,为学生接下来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文言文的课后练习对学生提出了朗读要求。经过梳理,可以发现这些朗读要求是逐步提升的。如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要求学生“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一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文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跟读、读出停顿,到读通顺、读好指定句子,再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可见,教材对学生的朗读要求是逐步提升的。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每篇課文的不同要求,去指导学生的朗读,使学生读得通顺、读得正确和流利。遇到一些长句子或者特殊的句子时,教师可以通过范读、跟读、个别读等形式,“由扶到放”地引导学生读好课文,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二)关注诵读,积累语言
诵读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所谓“熟读成诵”,与朗读相比,诵读对读的熟练程度要求更高,学生要将课文读上很多遍,才能达到诵读的要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开展诵读训练,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言文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这充分体现了熟读课文的重要性。背诵文言文不能死记硬背,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与注释把课文读通、读顺,再采取同桌互读、小组赛读、课堂展示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读课文,使其在熟读中完成背诵课文的目标任务。
二、文言文教学第二步:理解
文言文与现代文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缺乏对文言文词句的理解,学生就很难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理解文言文词句含义着手,去理解文本的内容。
(一)理解词句意思
文言文中一些字词存在古今异义的现象,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教材一般都会进行注释说明。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注释理解文言文字词句。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或者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时,“一儿登瓮”中“瓮”的注释为“口小肚大的陶器”。“口小肚大的陶器”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瓮”的意思。又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时,对于“胤恭勤不倦”中的“倦”和“家贫不常得油”中的“贫”的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扩词法来理解,即提示学生调动学习经验,对“倦”字和“贫”字进行组词,学生很快联想到“疲倦”和“贫穷”,由此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再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学弈》一课时,对“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善”一字,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由课文注释得知“通国”是“全国”的意思,“弈”是“下棋”的意思,由此可以推出“善”的意思是“善于”。
理解词句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言文的特点,采取借助注释、结合插图、扩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字词,突破阅读障碍,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
(二)理解课文内容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的一些文言文属于经典小故事。教学时,教师要避免用逐词逐句串讲、翻译、解释等枯燥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根据文言文的内容特点,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是一篇寓言体裁的文言文,学生要在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理解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这篇文言文时,教师要避免机械灌输寓言寓意,而是要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再让学生把自己读懂的内容和觉得难以理解的内容与同学进行分享交流,最后让学生说说阅读这篇文言文后自己懂得了哪些道理。又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说说车胤是怎么读书的;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现在的读书条件是怎样的;最后让学生分享读了这个故事以后自己有哪些感悟。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有许多,讨论、交流、分享、合作、探究等,都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依据文言文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三、文言文教学第三步:想象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为言简义丰。要想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就要让学生基于简明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文本中的留白,来启发学生想象。
(一)在内容留白处想象
文言文语言凝练,文本中常设有一些留白处,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发掘文本内涵的留白处,鼓励学生对其进行续写、创编,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展开想象,想象精卫是如何在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坚持衔木石填于东海的。通过想象写话,学生对精卫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又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一文中,老媪与李太白的对话比较简短,教师可以基于此启发学生,去想象老媪和李太白之间还会发生什么对话。另外,文中“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句话也留下了空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李太白回去之后是怎样完成学业的。教师找准文言文内容上的留白处,引领学生展开想象,为学生的想象写话与表达创造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深刻理解文言文的内涵的同时,实现想象表达与创造能力的提升。
(二)在情感留白处想象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大多蕴含深刻的情感。教师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白,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补白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展开想象,想象一下伯牙在“破琴”时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有的学生写:“听闻锺子期的死讯之后,伯牙伫立在琴前,双手轻轻抚摸着琴,脑海中浮现了他和锺子期在湖边、森林、山巅等处弹琴的画面。他强忍着不舍,破琴绝弦,自言自语——‘你走了,这琴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自此世间再难遇到像你这样的知音了……”通过对情感留白处的想象补白,学生对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的感受更加深刻。这个过程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的想象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寓理留白处想象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的一些文言文属于寓言体裁。寓言中的道理一般不会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需要通过阅读与感悟才能获得。教学这类文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去体会文本中蕴含的道理,以提升学生的審美创造能力。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一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是这位耕者的家人、朋友,或者是过路的人,看到耕者的表现以后,你会如何劝说他?”这样的想象写话活动与课文寓意紧密相连,能够促使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又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是什么意思?他们该如何把自己的矛或盾卖出去?请大家想想办法帮助这两个人。”这样,借助想象与联想,把文言文课文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效对接,为学生搭建了感悟文本与创新思维的支架,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凸显寓言教学价值的同时,落实了文言文教学目标。
四、文言文教学第四步:内化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古人的言语智慧。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实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复述文言文
复述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文言文故事,有助于学生内化所学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涵。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与文言文特点,引导学生从清楚连贯地复述,到创造性复述,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讲,提示学生要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清楚。又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课时,教师抓住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讲述这个故事。再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分角色演绎的形式复述故事。这样,依据课文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复述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文言文故事,可以促进学生内化文言文知识,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改写文言文
随着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鼓励学生把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这有助于学生内化文言文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就“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杜处士家里书画之丰富,并鼓励学生用白话文将这一场景描写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围观的众人的语言、动作、表情,以及戴嵩听到牧童的话以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篇文言文改写成一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样的学习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改写创编中内化语言,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文言文作为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文言文的编排特点,挖掘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依托语文要素、人文主题和课后练习等,来明确教学目标,按照熟读、理解、想象、内化四步骤,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促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泓.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21(12):45-47.
[2] 汤瑾.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J].语文建设,2022(8):36-39.
[3] 陈秀锦.文言文梯度教学的三个关键点[J].教学与管理,2021(20):31-32.
[4] 陆静.小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微谈[J].华夏教师,2018(36):76.
(责编 韦於坊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