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头孢曲松在小儿细菌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11-29 02:19王燕足黄宝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儿科福建省厦门市36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22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乙酰细菌性

王燕足 黄宝君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儿科,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小儿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为近年来新定义的儿童呼吸道疾病,这是一种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呼吸道病菌相关的慢性支气管内膜感染性疾病[1]。据国外相关统计调查,此类支气管炎约占小儿呼吸科门诊就诊的40%[2]。发病后主要临床表现为伴有痰液的慢性湿性咳嗽,同时可伴随发热、喘息等,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关于该病的治疗手段一般针对致病病原菌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可选择第二代以上头孢类药物等,经足疗程、规范治疗能有效缓解患儿症状[3]。但长期使用需面临耐药问题,且作用靶点单一、见效慢以致疗效并不理想。乙酰半胱氨酸中的巯基成分可与痰液中的二硫键发生液化反应并使其断裂,具体表现为痰液黏滞度降低、稀薄、易咳出等,能避免痰液滞留造成呼吸道反复感染风险。若将其与抗生素联合应用于小儿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将有望减轻患儿症状、促进康复。但现阶段,临床关于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小儿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鲜见报道。基于此,本文选择84例患儿进行对照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联合用药的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20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84例小儿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85±1.57)岁,病程41~52d,平均病程(46.01±6.22)d;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89±1.65)岁,病程42~52d,平均病程(46.25±6.43)d。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患儿符合《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国外指南》[4]中的疾病诊断标准,且痰培养均为阳性。(2)患儿家属知情签署同意书。(3)临床资料完整。(4)未参与其他研究。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2)伴有恶性肿瘤病变者。(3)合并严重脏器病变者。(4)配合度差者。(5)其他呼吸道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吸氧、止咳、平喘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北京锐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23648)静脉滴注,50mg/(kg·次),1次/d。观察组在头孢曲松钠滴注完4h后另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意大利ZAMBON S.P.A.,国药准字HJ20150548)雾化吸入,1.5ml/次,15~20min/次,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与细菌清除率。疗效判定:参考汤磊等[5]的相关标准,其中,咳嗽及相关症状完全消失,X线、血常规等检查无异常为痊愈;咳嗽及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咳嗽及相关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为有效;均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率。细菌清除率:痰培养阴性例数(治疗后)/痰培养阳性例数(治疗前)×100%。(2)呼吸功能。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动脉血,使用血气指标检测仪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pH。(3)痰液黏稠度及吸痰次数。于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吸痰,根据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痰液附着情况分为Ⅰ度:痰液呈泡沫、米汤样、吸痰管无痰液滞留、易自行咳出;Ⅱ度:痰液相比Ⅰ度黏稠,吸痰管有少量痰液滞留,咳出需用力;Ⅲ度:痰液黏稠、黄色、吸痰管有大量痰液滞留,且不易用水冲净,吸痰时常感负压过大,管壁发生塌陷。(4)不良反应。对比两组发生腹痛、腹泻、呕吐、面色潮红情况。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与细菌清除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与细菌清除率对比[n(%)]

2.2 呼吸功能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p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功能对比

2.3 痰液黏稠度 治疗后观察组痰液黏稠Ⅰ度占比高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痰液黏稠度对比

2.4 不良事件 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6,P=0.178>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对比[n(%)]

3 讨论

小儿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是由于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功能缺陷、气道畸形等因素使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损及气道纤毛黏液清除功能障碍,最终表现为气道内膜持续发生炎症反应的临床综合征[6]。近年来已被国内外逐渐认为是导致小儿发生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干预,小儿处于长期慢性缺氧状态,存在发展为支气管扩张或肺部疾病的风险[7]。为针对病因治疗,可选择头孢菌素药物,头孢曲松属第三代半合成长效广谱头孢菌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发挥灭菌活性的作用,且对大多β-内酰胺较稳定,具有强大的抗菌效力,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且已有研究证实了头孢曲松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但近些年来,抗生素滥用情况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加大,治疗效果不佳,影响患儿预后。此时在考虑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的基础上,优化药物方案是儿科医学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难点问题。

傅大干等学者[9]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小儿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较好。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有研究发现[10],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呼吸道生物被膜形成导致纤毛清除功能障碍有关。正常情况下痰液通过支气管纤毛运动排出,其黏附的细菌、有毒颗粒等也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呼吸道受感染后痰液若不能有效被咳出可滋生细菌引起发炎,此时呼吸道肺部环境恶劣,不利于患儿恢复。痰液中的二硫键有着稳定蛋白多肽链构象与活性的作用,乙酰半胱氨酸的巯基成分可发挥抑制二硫键活性作用,促使其断裂从而降低痰液黏性。此时多数细菌随着痰液排出,症状缓解,联合用药疗效更好,细菌清除率高。本文中,治疗后观察组痰液黏稠Ⅰ度占比高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用药能够提升液化痰液效果,降低痰液黏稠度,有利于促排痰。此外,用药安全性是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头孢曲松可导致出现皮肤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联合用药面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高的可能。本文中,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用药不增加不良反应,可通过双重靶点作用于病灶,有助于良好控制病情,安全性尚可,患儿更易接受及认可。

裴艳萍等学者[11]研究表明,乙酰半胱氨酸能缓解小儿支气管炎症状的同时对呼吸功能有一定影响。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PaO2、pH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上述研究结论具有相似性。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具有长期发作并伴随湿痰的特点,呼吸道黏膜被破坏,常通过咳嗽、咳痰将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若未及时治疗易引起病原体入侵导致侵犯到肺部。乙酰半胱氨酸经雾化到达支气管,能够裂解脓痰DNA,促进纤毛运动,起到稀释痰液并促进排出等作用,同时其能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影响黏液生成,最终利于患儿呼吸功能提升。

综上得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小儿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尚可,能够改善患儿症状及肺功能、呼吸功能,清除细菌,降低痰液黏稠度及减少吸痰次数,临床建议应用。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乙酰细菌性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清肺化痰汤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观察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美罗培南与头孢曲松钠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