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坤龙 于明超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口腔科 725000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一对唾液腺,位于人体头部两侧面颊近耳垂处。作为临床常见的涎腺肿瘤,腮腺瘤在所有头颈部肿瘤中占2.5%左右,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的可能,其中在40岁左右人群中的发病率最高[1]。腮腺良性肿瘤为腮腺肿瘤的主要类型,占80.0%以上,临床表现不明显,肿瘤边界清晰,表面呈光滑、结节状,可影响患者的面神经功能[2]。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腮腺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死亡率。手术为腮腺良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腮腺包膜外切除术的操作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术中视野暴露面积大,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术后可能留下较大创口,影响患者面部美观程度,容易诱发面部凹陷、涎漏、感染、Frey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随着临床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可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存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也具有保持患者颜面美观性、术后快速康复等特点[3]。本文比较了腮腺包膜外切除术与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以促进改善患者的预后,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1∶1随机电脑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微创组与传统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腮腺良性肿瘤;年龄≥18岁且<70岁,具有手术指征;腮腺无缺损状况;腮腺肿瘤直径≤4cm;患者交流无障碍且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合并感染疾病的患者;合并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治疗方法
1.2.1 传统组给予腮腺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肩膀下部垫枕,保持仰卧位,头微偏至对侧。在患者颧弓下侧至耳垂接下颌下缘合适部位处做“S”形手术切口,按照顺序依次切开患者皮肤组织、皮下组织及颈阔肌,于其腮腺筋膜处翻瓣充分暴露肿瘤部位,于面神经浅面切除肿瘤组织、腮腺包膜,结扎处理腮腺深叶断端,逐层关闭切口并进行加压、引流处理。
1.2.2 微创组给予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治疗。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肩膀下部垫枕,保持仰卧位,头微偏至对侧。于患者发际线左右做一个竖切口,充分暴露胸锁乳突肌、肿瘤、腮腺下极,分离颌缘支。顺行钝性分离与解剖面神经。将肿瘤组织、腺体下极完整切除,后续处理同传统组。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当天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2)在术后3个月对患者的总体疗效进行评估,显效:面部容貌恢复完好,肿瘤切除完整,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有效:肿瘤切除完整,症状改善、体征基本恢复,面部容貌恢复良好;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或变差。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3)在手术前1d、术后3个月采用Sunnybrook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定,主要包括随意运动分(满分100分)、静态分(满分20分)等两个维度,分数越高,面神经功能越好。(4)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判定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面部凹陷、涎漏、感染、Frey综合征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在SPSS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围手术指标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当天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与传统组对比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指标对比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微创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面部凹陷、涎漏、感染、Frey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为2.2%,与传统组的13.0%相比显著降低(χ2=3.866,P=0.049<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3 总体疗效 微创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5.7%,与传统组的80.4%相比显著增高(χ2=5.059,P=0.025<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3个月总体疗效对比(n)
2.4 面神经功能评分变化 两组术后3个月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随意运动评分与静态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d,且微创组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手术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变化对比分)
腮腺良性肿瘤为腮腺肿瘤的主要类型,占80.0%以上,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腮腺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死亡率。目前的手术类型包括腮腺包膜外切除术及微创手术,本研究探讨了腮腺包膜外切除术与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以促进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
本文结果显示,微创组的围手术期指标与传统组对比有显著改善(P<0.05),表明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康复。从机制上分析,腮腺包膜外切除术具有切除范围广、根治效果好的优势,但是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术中切口比较大,容易导致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弥补了腮腺包膜外切除术术中暴露面积大的缺点,避开周围神经,改进了手术切口,保留了腮腺主导管,从而促进患者康复[4]。并且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只需切除肿瘤及周围小部分正常组织,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
本文结果显示,微创组术后3个月的面部凹陷、涎漏、感染、Frey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2%,与传统组的13.0%相比显著降低(P<0.05),表明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从机制上分析,腮腺包膜外切除术后患者多伴随有瘢痕状况,还会合并神经障碍、Frey综合征等并发症,甚至还会出现面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5]。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的手术切口较小,只需游离解剖部分面神经分支,能够有效减少神经损伤,能够保留大部分的腮腺腺体和主导管,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6]。特别是采用发际线切口可使得手术视野增加,能够将肿瘤彻底清除,这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腮腺两叶间分布有面神经,能够分泌唾液、腮腺素,具有抗菌、湿润口腔等功效。腮腺良性肿瘤的常见类型为多形性腺瘤、乳头状囊腺瘤等,病程比较长,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明显的面神经功能障碍[7]。本文结果显示,微创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5.7%,与传统组的80.4%相比显著增高(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随意运动评分与静态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d,且微创组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表明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面神经功能。从机制上分析,腮腺包膜外切除可使得患者耳垂周边切口瘢痕较大,容易导致患者产生面神经障碍。并且腮腺包膜外切除需要将腮腺导管切除,容易导致腺体萎缩残留,术后容易遗留瘢痕,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8]。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对患者面部神经暴露面积较少,有利于保护面部神经和腮腺导管,对于面神经分支进行解剖的数量较少,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并且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切口短小,降低了手术创伤,采用美容线缝合,有利于保护面部神经和腮腺导管,提高了手术切口愈合效果[9]。由于经费相对投入比较少,且涉及到一定的美容问题,本次研究调查人数过少,且没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
总之,相对于腮腺包膜外切除术,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康复,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面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