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研究

2023-11-29 09:36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19期
关键词:家族史心肌梗死高血压

施 吉

(淮安市淮安医院急诊科,江苏 淮安 223200)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中一类较为常见的冠心病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所导致的冠状动脉出现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心肌细胞缺氧、缺血,经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ST 段出现异常抬高。由于该疾病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多数患者疾病预后较差。现阶段,临床多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来控制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进展,该治疗方式可对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进行综合,达到改善患者血管狭窄、闭塞等目的[1]。但由于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为老年人,其可因自身基础疾病、耐受程度等因素影响介入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存在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持续发展可影响其生命安全[2]。因此,探讨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研究将针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调查及预后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间淮安市淮安医院收治的104 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根据其术后6 个月是否并发心力衰竭进行分组,分为未发生组(73 例)、发生组(31 例)。诊断标准: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符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3]中标准,同时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中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手术指征;入院后72 h 内完善所有相关超声心电图检查;入院前未接受过心脏搭桥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器官功能障碍;存在先天性疾病;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BMI、有无吸烟史、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血脂、有无高血压家族史、发病至血运重建时间等情况;采集所有患者2 mL 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URIT-8020A)检测血红蛋白(Hb)水平;另取3 mL 静脉血,以3 500 r/min 的转速离心15 min,取血清,采用甘油激酶法检测三酰甘油(TG),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尿素氮(BUN)、脑钠肽(BNP)水平。

1.3 观察指标①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②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影响急诊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经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s)表示,采用t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单因素分析与未发生组比,发生组中年龄≥ 60 岁、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占比及血清TG、 BUN、 BNP 水平均更高,发病至血运重建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影响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将因变量设置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并发首次心力衰竭,自变量则为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 岁、有高血压家族史、发病至血运重建时间长、 TG 水平高、BUN 水平高、BNP 水平高均为影响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332、1.236、1.309、1.357、1.508、1.502,均P<0.05),见表2。

表2 影响急诊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的一类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该疾病发病后,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疼痛,且持续时间在20 min 以上,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5]。临床多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作为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可及时有效地对患者梗死血管进行疏通,促进血流恢复,挽救心肌组织,但患者术后易出现心力衰竭,影响预后[6]。因此,明确影响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可为尽早预防、治疗该疾病奠定基础。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有高血压家族史、发病至血运重建时间长、TG 水平高、BUN 水平高、BNP 水平高均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在于,年龄≥ 60 岁的患者除自身基础疾病的影响以外,其体内各个器官均可呈现不同程度的衰老,免疫功能也随之降低,故其术后易并发心力衰竭[7]。对于年龄较大患者,临床应在患者入院后即刻对其身体各项机能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自身耐受情况调整治疗措施,避免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存在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自身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而若机体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持续发展可造成冠状动脉微血管内皮炎症,进而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故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随之升高[8]。临床针对有高血压史的患者应实时监测其血压变化,给予相应降血压治疗措施,同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运动方案,避免其术后发生心力衰竭。发病至血运重建时间长的患者因未能在发病早期接受相关治疗,导致患者体内蛋白激酶G 活性随之降低,故延长了发病至冠脉血运重建时间,其时间越长则患者左室重构越明显,也就提高了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9]。临床应制定一套急诊科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就诊、治疗流程,缩短患者接受检查及治疗的时间,避免延误患者病情,降低其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

TG 是机体内脂肪组织的重要构成物质,也是临床中常用的血脂指标,其水平升高多可促进机体内泡沫细胞的形成,导致残粒脂蛋白无法自由穿过血管内皮细胞进入血管壁,从而进一步加重冠状动脉进程,增加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10]。BUN 是机体内一类蛋白质代谢产物,其水平升高会造成患者体内水、钠平衡紊乱,诱发低血钾,损害肾脏功能,易并发心力衰竭[11]。BNP 多存在于心室肌细胞中,其可在心脏容积扩张或压力负荷增大时被释放,其水平升高多表示机体心室压力升高,易造成心力衰竭的发生[12-13]。临床应在治疗过程中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TG、BUN、BNP 水平进行持续监测,并结合患者病情状况观察上述指标水平是否出现异常,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嘱咐高TG 患者可适当服用他汀类药物,以低脂、低糖、低盐类食物为主;对于高BUN 水平患者尽量控制高蛋白饮食的摄入 ;高BNP 水平患者可服用利尿剂、醛固醇受体拮抗剂等治疗,以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

综上,年龄≥ 60 岁、有高血压家族史、发病至血运重建时间长、TG 水平高、BUN 水平高、BNP 水平高均为影响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后续工作中可根据上述内容及结果给予相关干预措施,进而达到减少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目的,以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家族史心肌梗死高血压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中心突出,边缘失语:温州家族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