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垅豪 王 鼎
湖北高校体育硕士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贾垅豪 王 鼎
(三峡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湖北省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湖北高校体育专业硕士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与本科重复,前沿性知识缺少;过度关注人才共性发展,忽略个性培养;教学形式传统,实践环节不足;评价方式单一,总结性评价片面;课程重视度低,学时学分占比少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研究提出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建立单元学习机制、构建教学一体化课程、建立多元考评机制、提升学校课程认知等课程优化路径,以期为湖北高校体育硕士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改革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体育硕士;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提出,体育硕士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紧密结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强调应用能力和体育素养的提高[1]。《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是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对提高体育专业硕士运用运动训练理论指导训练实践的能力,以及未来职业的适应力具有基石作用。作为体育硕士核心课程之一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在湖北省各高校已陆续开设,为社会培养高层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贡献了重要力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体育专硕的设立时间不长,该课程当前仍存在着诸多亟需改善与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对湖北省6所高校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其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湖北省各高校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优化提供对策。
本文以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长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招收体育硕士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三峡大学图书馆查阅三峡大学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的相关的文件,结合中国知网等网络平台,搜索“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建设”等关键字,搜集大量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同时,通过以上6所高校官网搜索体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并对以上文献成果进行整理总结,为本次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6所高校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授课教师进行访谈,以便深入对比分析6所高校体育硕士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2.3 案例分析法
对6所高校的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知识与运用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各高校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的优势与弊端。
1.2.4 对比分析法
对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的数据进行整体对比分析,比较6所高校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的优势与弊端,总结其课程设置的制约因素。
学习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前沿理论知识对学生了解未来运动训练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定位有重要意义。根据表1,湖北省各高校的课程教学内容多参照《运动训练学》教材的主要框架来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一般方法和规律及培养学生从事运动训练专业性工作的能力。对比研究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与本科所学习的《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内容,不难发现两者内容相似度高,研究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内容深度不够,不利于研究生对该课程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挖掘。
现代运动训练学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及产生的最新理论知识,在湖北省各高校《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中设置较少,学科的前沿知识及热点问题具有时代特征,它既代表着学科发展遇到的现实困境,又暗含着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及潮流。因此,《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对前沿知识的缺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努力方向。
表2 培养目标一览表
根据表2,各高校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皆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为措施;保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培养学生为课程教学目标,借此以达到国家针对实践能力提出“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的要求。
社会需求是人才定位的第一要素,了解学科动态和发展形势,把握国家政策发展,对人才定位具有指导性意义。各高校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上应充分地贯彻国家政策,针对性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4]。然而人才定位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才本身可持续地发展,过于注重社会需求往往会忽略人才本身的优势与劣势,不利于个体的独特优势发展。因此,各高校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目标人才定位属于过度关注人才共性发展,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在保证培养的体育专硕符合社会需求的同时,又能兼顾个人的独特优势发展是各高校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的优化改良的必要路径。
表3 教学形式及学时学分对比一览表
根据表3,各高校教学形式大都以传统教师讲授为主,其他教学形式为辅。但其他教学形式可分配教学时间并不充足,这也导致讲授法的弊端体现在各高校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中。
过于依赖传统讲授,导致学生学习自主性下降;缩短或缺乏学生实践环节的设置,忽略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弱,最终未能达到《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所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结果造成课程发展的显性困境,这种“重视理论学术而轻视技术提高”的现象非常明显,严重制约了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发展[2],这是各高校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优化改良亟需改变的现状。
根据表3,各高校皆是以考试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学习进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系统地对学生所学知识和知识运用能力进行检验,各高校虽然设置其他评价方式进行辅助评价,但影响力较弱,对学生的总结性评价仍是考试为主,直接导致过程性评价缺失,使教师教学过程中失去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失去反馈,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教学进程过快或过缓,最终造成学生学习效果未能达到课程要求的局面,这是各高校《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优化改良不得不深思的现实问题。
根据表3,6所高校各有各的特点,优势也各有不同,师范类重视学生教育工作相关能力的提高,综合性较高的学校则体现出综合性特征[5],保证学生能力培养全面。根据上表可知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中便有所体现。
与其他院校相比,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3校对该课程设置的学时、学分较多,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全面,而湖北大学、三峡大学、长江大学在学时、学分设置上则偏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是体育专硕的九门主干课程之一,对体育专硕的专业能力培养、社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学时过少,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深度产生影响[6];而学分较少则导致该课程得不到师生的重视,从而造成体育专硕的培养不全面进而失去市场竞争力。由学校性质引起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学分、学时占比小的问题,也是各高校运动理论与方法课程优化改革的潜在问题。
高校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的优化改革首先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针对体育硕士设置区别于本科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深度,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和更充分地对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进行理解。同时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与热点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对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思考,以及建立对未来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发展方向的认知。
教学的目的是育人,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是为了帮助体育硕士专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课程发展所暴露出的过度关注社会需求而忽视了人才自身优势的发展问题,建立单元学习机制是良好的优化方法。学生结合自身优劣势针对性地学习,可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更加充分地提升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避免过分追求社会需求而忽略学生可持续地发展的问题。
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最直观、最有效地获取课程知识,高效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掌握学科知识以及增强学生对学科理解。针对《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目前所面对的教学形式传统,实践环节缺少的问题,应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采用反转课堂的形式、丰富师生互动环节等方式完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搭建实践平台,增加实践环节和时间,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实际运用能力,以此构建一体化课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身的有利发展。
传统的考评机制对学生进行的总结性评价过于片面,不足以充分得到学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学习的反馈。针对此问题,建立以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多元考核评价机制是课程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考评机制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总结性评价的误差。而增强过程性评价,可以使教师得到充分的教学反馈,控制教学进程,让学生得到学习定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育质量[7],而学校对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课程的设置。合理的学时安排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找到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学习定步。合理的学分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学校层面应清楚认知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对体育硕士培养的重要性,不因学校性质而轻视该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课程对专业的发展影响力度,合理确定学时、学分的占比,以此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学习的依据,它规定着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制约研究生活动的方向,对研究生能力的发展有定向的作用。目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在专业课程建设上仍面临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湖北高校应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专业发展需要优化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通过加强实践环节培养,注重多元评价,科学设计课程单元,适当增加学分学时数,增强师生互动等途径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以期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为体育专业硕士专业能力的持续奠定基础。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Z].学位〔2005〕8号,2005-03-10.
[2]刘灏.新课改环境下全日制体育硕士课程设置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2
[3]王耀辉.江苏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1.
[4]涂常青.陕西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5]高跃.山东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6]王蓉蓉,王艳琼,丘文婷,等.广西高校体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6):22-23+188.
[7]王家宏,周英,陶玉流.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J].体育学刊,2006(6):67-70.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urriculum of Sports Training for Mast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ube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IA Longhao, etal.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443002, Hubei,China)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培育项目:2022 版课标背景下体育硕士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优化研究(项目编号:SDYJ202216)。
贾垅豪,(2000—),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研究。
王鼎(1984—),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足球教学与训练,体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