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丽东,陈德飞,潘维东
(1.井冈山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江西 吉安 343009;2.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江西 吉安 343009)
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最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群体中的主力军[1]。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提高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2]。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部署和明确要求,而“互联网+”这一新生态的到来,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机会。依托“互联网+”进行创新创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高校存在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形成体系,无法和专业课程相结合;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教学内容不足;创新创业资金不足,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缺乏有效保障机制,师生参与度低等问题[3-4]。
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理念创新。观念更新不是将许多不同的、新的理念进行简单的算数叠加,而是由这些新观念、新方法融合生成互相联系生态的体系观念。因此,应将“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有效地衔接起来,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为导向,树立起“为创新与进步而学、为创新与进步而教”的理念。
2.2.1 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一个较新且较复杂的工程,包括课程标准、培养目标、内容体系、相关教材与共享资源以及考核、评价方法等的设立。要以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要明确创新创业新的课程意识,将老师、学生看作课程相关元素的开发者。不能仅靠课本的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只停留在课本上势必会导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停滞不前。
2.2.2 完善课程体系
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双创相关的经济类、法律类等选修课程及相关讲座。使创新创业学生在以后创业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经济学及法律学的知识和理论,掌握市场经济规律,提高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获得最大的收益。请一些创业成功及失败的大学生做经验分享,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在校学习热情及辨明学习方向,萌发创新创业意识。因此,高校应开设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形成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并不断完善。课程可以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学习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而路演、比赛等实践则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3 双创实践课程设置
双创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双创教学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的设置更为必要,它是最能体现和评价双创教育的课程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理论课程的认知[5]。要增加实践、实训、实习环节,使实践教学课程达到一定的比例。高校应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积极融入“互联网+”思维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建设,促进优质“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要适应“互联网+”发展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求,要将目标锁定在培养“互联网+”背景下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上,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特点、个性发展等制订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发展其个性特点,激发个人独有的智慧与才干,打造更灵动的课堂。
2.3.1 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开发和保护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因此,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创教师是双创教育的主要群体,肩负着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及成果的责任和使命,要对学生创新创业教学自觉改革创新。
2.3.2 推进多种教学方法并存
制订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推进体验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混合式教学、PBL 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并存。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消除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优越性,以学生为主角,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讨论,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 优化课程设置
创新创业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手段。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创新创业网络课程、网站等,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在相关专业中开展渗透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使理工科专业和文科专业都可以找到创新创业的切入点,实现文理专业有机结合。
2.3.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积极引入微课、慕课、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虚拟仿真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学习平台等网络资源,开展课堂内、外混合式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提高学习效率,丰富教学资源[6]。
2.3.5 开展校企、校地合作
积极开展校企、校地合作,构建合作育人和合作办学机制。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充分开放资源,开发专业实验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积极引入企业项目,将企业实际需求作为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2.4.1 改善创新创业条件
高校应以“互联网+”为依托,聚焦创新创业资源,以“开放、合作、共享”为理念,进一步改善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条件。
建立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逐步递进的实验教学平台,满足专业课程实验需要。搭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业学科技能竞赛,建立创新创业信息交流平台,实时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服务,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建设集大学生创新工场、创业培训、孵化、服务及成果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构建校外实习实践平台,包括实践教学基地、毕业实习、企业实习等,使学生接触到专业相关前沿成果,开阔学生视野。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见图1):可以实现课堂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互联网+”相结合;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平台,优化、整合、共享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按照建设规划,进一步改善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条件,并提供开放共享式办公场地、流动工位、宽带网络、公共软件、互联网资源、科研仪器设备等设施,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对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培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2.4.2 创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机制
高校要根据自身定位,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专业培养计划,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完善科研训练内容,突出科研训练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素质教育,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孵化管理、投资创业、法律法规等,要求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多元化。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包括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大核心,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性,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创新创业教学理念和实践导向的教学素养,能够同时驾驭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高校需要统筹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抓好高层次人才、“双师双能”型人才队伍建设。
2.5.1 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高校要注重发挥校内外创新创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坚持引进、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形成一支创新创业教学和指导、专职和兼职、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较高素质、较优结构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鉴于现阶段创新创业师资严重缺乏的现状,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要坚守师资选择标准的底线,扩大选择范围;另一方面着力引进行业、企业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与此同时,还需要广泛调动现有师资力量,对其进行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的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2.5.2 完善创新创业教师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
高校应制定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要将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创新创业教学发展目标相统一,引导教师根据创新创业发展目标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学校需要从职称评审、薪酬体系、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不断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教学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