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静,张彦文
(1.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企合作办 天津 300222;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办公室 天津 300222)
2019 年3 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即“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明确指出要对标本科院校“双一流”建设标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战略定位,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双高计划”高质量实施。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探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对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培养目标不明晰,尚未形成职教特色的职前培训、入职培养和在职研修一体化培养体系,缺乏对“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的系统规划;二是由于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同,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教师培训仍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制约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1]。三是缺乏健全的“双师型”教师发展评价标准,激励效果不明显。对于校内专任教师,在岗位薪酬、绩效津贴、职称评审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层级考核规定和分类评价标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的主动性不够。对于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评估考核对其约束力较小,学校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评价[2]。
“双师型”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学术界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主要聚焦在四方面:一是双资格标准,即具备学术和技术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二是双来源标准,即教师队伍中既有来自学校的高水平专任教师,也有来自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三是双素质标准,即具备理论和实践教学素质;四是双能力标准,即具有教育教学和技术开发与社会服务的能力[3]。
2019 年9 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到2022 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辐射带动各地各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要强化‘双师型’教师标准建设,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具备从事职业教育和企业工作经历两方面的资质。“双师型”教师应定义为高职院校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企业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生产服务一线,且能胜任专任教师工作岗位的人员。
2.2.1 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教学反思,从教学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包括德育工作能力、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教育教学能力是“双师型”教师能力构成的基础。
2.2.2 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教师能联系行业企业,熟悉企业最新生产技术,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学改革,包括学生指导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和企业实践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双师型”教师能力构成的核心,体现了专业实践的要求。
2.2.3 教研科研能力
教研科研能力是指教师一方面能在专业建设和学生指导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另一方面能在行业企业开展应用性研究。教研科研能力包括教研课题研究、应用性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科研能力是“双师型”教师提高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2.2.4 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能力是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广泛参与企业科技成果推广和技术攻关,向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就业培训和专业信息咨询服务等。社会服务能力包括技术服务能力、培训服务能力和应用项目开发能力,它是教师促进自身职业发展的内核动力。
第一,开展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依托高职院校职教集团资源和专家智库,对新入职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内容围绕“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学法”“教育模式改革”“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等课程展开,同时注重培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价值,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培训全过程。第二,开展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培训。一是与优质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基地,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生产中,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最新行业标准、市场运营方法和考核评价标准,实现校企合作良性循环,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实现师生共招,人才共育、专业共建、信息共享、利益共赢的融合体,为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提供条件支撑。第三,开展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比赛和其他专业类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教师职业化发展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要体现系统性、连续性、实践性,对接高职教师岗位需求和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推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高职院校应结合教师专业性发展的要求,构建适合“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职业发展标准,明确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高职教师按照其职业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即初级双师型教师(合格教师)、中级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高级双师型教师(专业负责人、教学名师、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针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阶段,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等五个维度制订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形成五维度三进阶的递进式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个人可通过对标对表,不断进行个人自我诊断和自我改进,在诊断中寻找突破,在提升中复盘不足,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个人健康持续发展。
3.3.1 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高职院校要围绕产业结构、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重点,与政企行校共同实施教学团队培养计划,以师德师风、“三全育人”、模块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专业教学标准开发、1+X 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制订、企业顶岗实践等主要内容开展团队专业化培训,突出团队自身建设和共同体协作的方法路径,通过协同研修、伴随指导、现地观摩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高团队教师的团队模块化教学实施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3.3.2 建立校企共建双聘机制
高职院校应探索建立“校企共建双聘”师资队伍建设常态化机制,以双重身份、双岗一体的形式,优化教师创新团队师资结构。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结合创新团队建设要求,依托国企、大型民营企业建设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搭建创新团队实践与科研服务创新平台,选派研发能力强的团队教师下企业开展横向科研攻关、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和交流服务。另一方面,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固定岗和流动岗”聘任制度,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工程技术骨干、管理人员、能工巧匠到校兼职任教,条件具备的可以将其聘任为产业教授。通过校企双向互聘,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信息资源有效协作,带动校企校际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提高教师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水平。
3.3.3 推进团队教学改革
根据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根据产业变化与企业共同研究专业建设,对标企业职业标准开发课程,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
3.4.1 推进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要通过建立各类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教室,自建或引进数字化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信息化课堂教学所需的硬件设备及高效的网络资源,建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教育环境。学校要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与研究,如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开发教学资源,激发教师发挥潜能探索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真正带动课堂教学模式变革,达到提升“双师型”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目的。
3.4.2 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
高职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注重引入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或专业机构,参与产品设计、平台开发、资源建设和技术创新等工作,如建设MOOC 和SPOC等在线课程资源,引入大数据、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训资源和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智能实训中心等,推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创新,丰富数字教育资源的服务供给,为教师网络教研、教学设计与实践提供资源支持,创新“双师型”教师发展模式。
3.4.3 开展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
高职院校应建设教师智能研修平台,以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为核心,建立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数字化学习资源需求框架,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线上线下新技术培训课程,建设网络名师工作室协作研修共同体,制订常态化研究机制,通过网络平台优质课程展示、专项培训、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技能,适应“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要求。
一是建立多主体评估组织。由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根据“双师型”教师核心能力标准进行评价,督促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实施教学改革研究。二是建立高效的教师能力诊断与改进大数据平台。按照“目标—标准—监测—预警—诊断—改进”的流程,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激励教师根据诊改意见不断进行自我改进。三是探索基于“双师型”教师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聚焦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等,设置具体的观测点和诊断点,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强化过程评价,探索核心能力形成的增值评价,并将定性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评,形成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监测机制。四是将诊断结果及改进效果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挂钩,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教师多通道晋升。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将“双师型”教师的核心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从教师培养体系建设、职业化发展、创新团队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成具有“双师型”特点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