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洋,郑春山,郑苑楠
(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为我国培养大量高端创新型和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我国从1991 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但在前20 年发展较为缓慢,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小,培养体系不明确[1]。为此,为满足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各高校逐年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2020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发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和《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文件,文件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端人才[2-4]。同时,要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争取在2025 年达到硕士研究生总招生人数的2/3[5]。随着我国各个行业对高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2022 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约70 万人,占比已经达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60%以上[6-7]。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能力是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指标,也是评价研究生是否满足高端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核心环节。然而,目前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培养方案不清晰、导师设置不合理以及校企合作机制严重缺乏等。因此,本文探究了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从课程建设、导师团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评价考核机制、产学研用一体化等六个方面对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期为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提供指导。
由于我国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起步较晚,多数培养单位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主要参照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论文开题以及毕业考核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基本相同,这显然与我国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初衷存在较大差距。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参考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课程中包含基础理论的学习,而针对煤矿安全开采、建筑施工安全等各种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和试验的课程设置较少,这就导致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工程实际应用脱节。在教学实践方面,课堂教学设置较多,而在工程实践基地、涉及安全的相关企业单位等现场一线的教学实践涉及较少,研究生对于工程实践的参与感不足,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流于形式。在论文开题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与学术型研究生基本一致,均与实验室的相关基础理论试验相关,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现场工程实践的经验。在毕业考核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也与学术型研究生基本一致,没有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必须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忽略了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这就导致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仅围绕基础理论展开研究,无法满足国家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同时在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学科交叉存在不足,导致培养的人才类型过于单一。由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偏向于基础理论研究生,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完全参照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要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基础上加以改进和优化。
当前多数培养单位针对专业学位导师的遴选要求与学术型研究生基本一致,多数导师同时指导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导致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方式培养。同时,目前高校的青年研究生导师多为博士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而大多数青年导师也严重缺乏现场工程实践的经验,对安全学科涉及的相关工程实际问题缺乏了解,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要求。然而,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较为紧缺,常出现一名导师指导多名研究生的情形,这同样导致导师对于研究生的指导时间不足,培养质量达不到要求。我国在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实行的是校内校外“双导师”培养机制,主要包含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其目的是全方位地培养高端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但是多数培养单位对于校外导师的相关政策规定不完善,导致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甚至没有见过自己的校外导师。综上所述,目前多数培养单位针对专业学位导师的遴选要求缺乏针对性,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工程实践能力较差。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应注重工程实践的教育和学习,但是目前多数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面与工程实践脱节严重。虽然多数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了校内校外“双导师”联合培养制度,但是多数流于形式。校内校外双导师联合培养制度一方面是为了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融合,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学校与相关企业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但是,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结果可知,多数校外导师并未真正指导研究生的相关实践学习,挂名指导现象较多。虽然校外导师的工程实践经验较强,但多数高校并未建立合理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导致校企双方缺乏深度合作,进而导致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较少,研究生参与工程实践学习的机会不多,严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尽管有部分研究生有机会到相关企业进行学习,但是多数是围绕校内导师的横向课题项目开展工作,基本是在导师制订的方案下实施,对研究生本身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强。同时,部分在校外导师企业中进行工程实践的研究生也会由于工程实践的时间较短,很难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前沿性创新实践项目,导致难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和效果。综上所述,由于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生的工程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难以适应企业的相关工程技术工作。
在课程建设方面,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课程建设,构建“理论课程—实验室试验—工程现场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课堂教学方面,聘请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高工进行相关课程的授课讲解,实行互动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中与安全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研讨,并结合工程实践教学完成相关课题的研究。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过程中,要求导师必须承担企业横向课题,且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完善校企双导师制度,拓宽校外企业导师队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侧重点不同,按照校内导师指导基础理论知识、相关的试验操作以及横向课题的相关研究等,校外导师指导现场的工程实践等,实现校内外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关键,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制订相关的政策要求,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创新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课程实践、实验课以及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增加相关考核要求,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加强与相关企业和院所单位合作共建工程实践基地,安全学科相关的培养单位应加强与煤矿企业、建筑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依托高校的特色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共建各类工程实践基地和相关实验平台,制订相关措施,强化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增强企事业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实现成果共享,互利共赢。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制订相关的毕业考核评价机制。从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方向、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实践创新类型赛事、毕业论文开题、横向课题研究等方面制订相关政策,如发表的论文要结合工程实践研究;专利的申请与授权可获得对应的实践学分;参与实践创新类型赛事经学校认定后可作为研究生的毕业考核成绩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开题必须与导师横向科研课题研究相关或者必须结合工程实践等相关要求。构建多元化、多方位的动态考核评价机制,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应加强“企业需求—研究生学习—导师指导—工程应用”的四位一体联合培养,建立全方位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根据相关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需求,承接相应的研究课题,研究生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制订相关的实施方案,研发相应的技术装备,最后结合工程应用加以验证,形成一体化培养模式。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从加强课程建设、拓宽导师团队、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完善毕业考核评价机制、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等六个方面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为我国培养安全学科相关的高端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