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东花园小学 徐永华
“三自一导”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对话、自然生长。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维能力,探究课堂知识,培养良好的独立学习能力。而结构化教学是指打破学生零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系统、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知识总结、理解与运用。教师可以将“三自一导”模式充分运用于结构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思维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需要学生不断思考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很多学生在课堂开始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不能积极运用思维跟进教师的讲解,学习积极性不足,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同时,在遇到疑难问题时,缺乏持续探究意识,造成问题的遗留,对之后的数学学习产生严重阻碍。很多学生在每节课都会遗留一些疑难问题,长此以往,便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抵触情绪。
新课标提出逻辑推理、几何直观、数据意识以及其他多种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指引多种思路,充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教师缺少引导学生落实核心素养的意识,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较为单一。很多学生只会背诵重要的概念和公式,缺少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与感悟数学知识的意识,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大部分教师会在课堂中利用较多的时间讲解基础知识和重难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相关讲解,缺少向教师提出问题、表达疑惑的机会,导致自身的理解节奏与教师的讲解节奏不匹配。同时,很多学生与教师之间有隔阂,学习知识时,虽然能够产生一些新的见解,但是缺乏向教师表达的勇气,也会造成学生不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
1.创设连续性情境,知识目标结构化。
情境创设是结构化教学的重要元素。在情境的作用下,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视觉信息,对需要学习的内容做出整体性规划,从而进入“三自一导”模式中,设计完整的学习方案,推动课堂教学有序开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连续性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分析教材内容,设定具有结构化的知识目标。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中,教师要注重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引入与数学知识相匹配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尽可能直接地从情境中联想到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而形成结构化的知识认知思路。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运用“三自一导”模式创设连续性的情境,让学生确定结构化的知识目标。数学核心素养指出,要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认识现实世界。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借助这一核心素养设置以下连续性的情境,发挥“一导”的作用。
(1)每千克西瓜0.8元,小明购买了3千克西瓜。
(2)小明购买了3千克苹果,计价器上显示总共9.6元。
(3)小明在测量房间,发现房间的长度为3.8米,宽度为3.2米。
(4)小明的妈妈在买鸡蛋,总价格为7.98元,每千克鸡蛋4.2元。
通过想象这些情境,学生能够将本单元知识目标确定为: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小数。由此,通过教师连续性情境的指导,学生能够确定结构化的单元学习目标,开展具有结构性的单元学习活动。
2.提出连续性任务,知识总结结构化。
在结构化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做出结构性总结,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清课堂学习思路,认识课堂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获得充实的学习成果。在“三自一导”模式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自主思考结构性的课堂知识总结方法,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数学学习。在思维可视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教材内容出发,提出连续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相应的顺序思考和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尽可能完整地整理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优化结构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分数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三自一导”模式提出连续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实现知识总结的结构化。总结归纳、类比分析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提出以下问题,发挥“一导”的作用。
(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为哪些类型?
(2)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有哪些注意事项?
(3)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质疑,自主阅读教材,展开探索。首先,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中设立小标题,填充以上知识,对课堂知识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梳理课堂知识,在“三自一导”模式的指引下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结构化的基础知识学习思路。
1.在知识迁移中实施结构化探究。
结构化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认识旧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读新知识,实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在“三自一导”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对所关联的知识做出大体提示,让学生自发质疑与探究,联系相应的已有知识,开阔理解思路。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中,教师要注重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观点,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怀与支持。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三自一导”模式引导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实施结构化探究活动。“三自一导”模式中的质疑体现在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的困惑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种思维中的障碍往往能够成为学生拓展思路的关键点。而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素养主要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原理,用恰当的方式对新的知识进行推理。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运用这一核心素养发挥“一导”的作用,引发学生质疑:“大家觉得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有怎样的特点?和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哪些图形很像呢?”学生能够发现平行四边形有两条边是倾斜的,直观观察时不够整齐,难以直接计算面积。那么平行四边形可以变成正方形吗?可以变成三角形吗?这些图形可以拼凑成平行四边形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变化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再用这些图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由此可见,在“三自一导”模式中,教师可以运用逻辑推理这一核心素养,引发学生质疑,让学生在特定的知识范围内展开探究,对已有知识和新知识实施贯通性理解,体现结构化教学的魅力。
2.在情境模拟中实施结构化探索。
结构化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事物本身的特性,从客观规律出发,采取恰当的方式对数学元素做出组合与解读,以此对课堂知识形成结构性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三自一导”模式为主导,运用具有结构特性的情境模拟数学学习任务,让学生发挥观察能力和手动操作能力,从全面的视角展开探索活动,进一步优化结构化教学效果。在情境模拟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入课堂,根据这些物品的特点联系相关知识,展开手动操作,获得生动的体验。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能够让学生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引导,进一步激发探究热情。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运用“三自一导”模式,在情境模拟中开展结构化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运用。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应用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在现实世界中运用数学知识思考相应的现象,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以这一项核心素养为引导,发挥“一导”的作用,对学生做出以下提示:“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中蕴含着小数加减法知识呢?我们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有怎样的作用呢?”一些学生可以联想超市购物的经历进行质疑:“如果一斤苹果3.8元,一斤香蕉2.6元,购买一斤苹果和一斤香蕉需要多少元?”并列出“3.8+2.6”这一算式。接着可以利用一些纸币和硬币,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展开计算,生动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三自一导”模式,以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按照完整的结构思考数学问题,进一步拓展结构化探索思路。
1.题干解析,实施结构化运用。
结构化教学视角下的课堂训练侧重于让学生系统剖析问题的要求,理解问题的本质,进而对应具体的数学知识,确立相应的解答思路。在“三自一导”模式下,教师可以发挥“一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对题干进行分解;然后发挥“三自”的作用,让学生整合题干信息,统筹题干各部分的关联性,提高问题解答效果。很多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会倾向于快速得出答案,缺少耐心分析题干的意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带领学生具体分析题干内容,梳理题干各部分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发挥题干本身对学生解答思路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运用“三自一导”模式,在题干分析中引导学生展开结构化的训练活动。抽象思维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提取出数学元素,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核心素养实施“一导”,引领学生解析题干的思路。如在“一条公路长度为596米,每米需要刷96克油漆,刷完这条公路需要使用多少克油漆”这一问题中,教师可以做出以下引导:“油漆的总重量和什么有关?取决于哪两个要素?”学生可以从题干中抽取出“公路的长度”“每米公路的油漆使用量”这两个要素,并整理出公式“油漆总重量=公路长度×油漆单位使用量”。接着,学生可以从题干中找出相应的数据,列出“596×96=57216”这一算式,求出最终的结果。几何直观素养侧重于让学生将图形与数据相结合,发现事物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以形象化的方式理解问题的本质。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能够对题干中的各种条件进行间接性运用,确立完整的解题结构,培养结构化的问题思考模式。教师能够运用“三自一导”模式让学生发现题目的关键点,寻找正确解析题目的思路,给予学生有力的帮助。
2.条件变换,实施结构化运用。
在结构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角度入手,对所学习知识进行条件的重新假设,让学生认识新的条件与旧的条件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进一步探索问题的本质,寻找核心的关键知识,拓展学习深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三自一导”模式引导学生从全面的角度分析新的问题情境,探索新的问题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力。在条件变换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变换前和变换后的异同之处,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圆》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三自一导”模式,在条件变换中引导学生展开结构化的训练活动。核心素养中的数据意识侧重于让学生运用数据分析事物的特点,描述事物的状态。在训练中,教师可以给出以下问题:“红色车轮的一根辐条长度为30厘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为多少?”接着可以对题目的条件做出以下变换:“蓝色车轮的一根辐条长度为50厘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为多少?”在学生思考时,教师可以运用数据意识对这一核心素养实施“一导”,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两个题目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学生能够发现两个车轮虽然颜色不同,半径长度不同,但都是圆形,问题的实质是计算圆形的周长。因此,学生可以整理出以下结构化的解答思路:“寻找红色车轮的周长计算方法,列出算式。运用蓝色车轮的半径数据套入算式,求出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三自一导”模式让学生对不同数学问题的共通性展开深入分析,确立结构化的多问题解答思路,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培养的深刻性。
“三自一导”模式对提升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创新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方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三自一导”模式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明确、所掌握的数学方法更为丰富,并能够对数学学习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在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将课堂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连续的情境和任务中以结构化的方式归纳课堂知识、在知识迁移和情境模拟中以结构化的方式理解课堂知识、在题干解析和条件变换中以结构化的方式运用课堂知识。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有效落实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