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馨
“如果癌细胞还没有扩散,就尽快手术;如果癌细胞已经扩散了,就立即出院,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一位64 岁肾癌病人说过的话,他就是我国首位选煤界院士、“干法选煤之父”——陈清如。
1926 年,陈清如出生于浙江杭州。那时,日军在中国到处烧杀抢掠。这使得他从小就树立了一个信念:只有读书,才能救国;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我们才不会做亡国奴。
1948 年,陈清如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并于1952年9 月来到中国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任教。他常对学生说:“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站在国际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立地,就是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解决我们国家的重大问题。”他说到了,同时也做到了。
1958 年,陈清如被派往莫斯科学习。1964年10 月,他又前往日本考察先进设备。回国后,他用了3 个月的时间编写了30 万字的考察报告《日本选煤技术和设备》,介绍了当时日本从美国、法国、德国和荷兰引进的先进设备。陈清如做到了“顶天”。
“做好选煤,减少燃煤污染,还祖国碧水蓝天”是陈清如院士最大的愿望。可有我国2/3以上煤炭的山西和西北地区均为严重缺水的干旱区,在过去的200 多年中,选煤都是采用湿法选煤,又称“洗煤”。在那些水都要省着喝的地区,想洗煤,简直难于上青天。于是,陈清如亲自带着团队前往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选煤场研究。
饿了,他们就吃白面馒头或路边随便吃碗面;累了,十几元一晚的大通铺也睡过。1990 年,正在实验进行得如火如荼时,陈清如却突然便血,被诊断为肾癌。左肾切除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坐了38 小时的火车直奔七台河市,继续投入现场工作中。
经过了3 年的努力,1994 年,他和团队终于调试成功世界上第一个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工业性试验系统,干法选煤的“天方夜谭”就此成为现实。早已年过半百的他,成功地做到了“立地”。
“我做的科研都以国家利益為第一位。”他用一生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陆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