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学术型研究生“顶天”与专业型研究生“立地”培养模式探究

2018-08-11 10:29张学林刘银银王春丽张辉杨青华
决策探索 2018年12期
关键词:顶天

张学林 刘银银 王春丽 张辉 杨青华

【摘要】完善和实现农学学术型研究生“顶天”和专业型研究生“立地”分类培养模式,是适应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对人才队伍的需求,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在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校内外导师团队组建、培养过程管理、培养效果评价等环节的异同点,为实现学术型研究生“顶天”和专业型研究生“立地”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研究生;“顶天”;“立地”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形式,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次人才。探索合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强、适应乡村振兴和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

2009年我国农学专业研究生在原有学术型研究生的基础上,增设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类型。学术型研究生是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科学训练有素、敏锐跟踪学科发展最前沿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理论和学术研究方面的“顶天”。专业型研究生是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具备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侧重实际应用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的“立地”。明确学术型研究生“顶天”与专业型研究生“立地”的分类培养、各具特色的培养机制,及时调整研究生培养目标,主动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当前农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

一、农学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面面临的困境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农学专業型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农业生产一线和市场需求强烈的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和社会服务方面。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都是参照学术型研究生进行,导致专业型研究生实践能力欠缺,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轨。

(二)教学培养环节不匹配

一是课程体系陈旧。学术型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修订速度较慢,很难跟上当前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致使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不足。针对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尽管大部分任课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对农田生产了解不深入,不能完全胜任专业型研究生教学的需要。二是课程设置不科学。学术型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课程结构安排不均衡;专业型研究生课程学习与校外实践调研不协调、实践性课程与方法论课程针对性不强。三是课堂教学与培养模式单一。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授课模式均以讲授为主,不能充分挖掘学术型研究生跟踪学科前沿与专业型研究生面向生产能力培养的差异。

(三)导师数量和质量与当前需求不协调

一是师生比例较低。随着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规模的扩大,高等农业院校现有导师数量的增长未能够同步进行,有的研究生导师需要接收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研究生数量,很难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学术指导,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影响。二是学术型导师知识储备更新较慢。与当前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相比,部分导师忙于各种事务,阅读文献与参与专业学术交流的时间少,对学术前沿和学科最新进展关注度不高;部分导师缺乏与国际或国内学术前沿的接轨,对学术研究内容的把握滞后;或对研究生课程学习、试验设计、研究进展等环节缺乏有效监督和督促,导致学生学习茫然。三是校外实践性导师严重缺乏,无法满足专业型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是课程考核评价单一。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同,教学效果考查和评价体系均以考试试卷或者课程论文为主,没有突出教学特点的差异性。二是培养过程评价单一。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论文答辩基本与学术型研究生相似,无法体现和考核专业型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学生达到毕业能力的评价体系单一。

因此,探索研究生“顶天”和“立地”多元化、分类培养新模式,构建科学、规范而又可操作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二、实现农学专业研究生“顶天”与“立地”培养目标的途径

(一)对农学学术型研究生“顶天”的培养

1.明确“顶天”目标。农业各校农学专业围绕创建“更具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型学院”的目标,重新定位学术型研究生的“顶天”培养目标,围绕“紧盯学科发展、强化理论创新”,在课程设置、导师遴选、国内外联合培养、学术型研究生毕业要求等环节加强监管。

2.优化课程设置。将全面质量观融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并定期予以修订和改进。一是优化课程设计,促进跨专业、跨学科交叉选课。随着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植物病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农业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沿不管在微观和宏观领域里都要求多学科多专业交叉。为此,农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打通学科内主干课程、推动学科内部交叉,如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方向研究生必须选修部分作物遗传育种方向课程,而遗传育种方向研究生必须选修部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方向内容,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同时推动跨学科交叉选课,即要求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选修部分生命科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等专业课程,丰富专业背景,拓宽知识视野。二是依托作物学科“暑期学校”,强化学习内容学科引领。作物学科每年举办“暑期学校”,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及全国农业高校相关专业的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专家学者集中授课,让学生了解学科最新进展,拓宽国际视野,推动“顶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强化英语学习。随着农学专业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力度不断加大,加强英语学习成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3.强化导师团队建设。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研究生思想道德的熏陶者、学术科研的引领者、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和优质就业的援助者。一是全面落实导师责任人制度,完善导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考核体系,推动导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制度,导师在选择学生的基础上,研究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心目中的导师。二是强化学术型导师团队建设。依托国家、省部共建等平台,整合农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和植物保护等学科资源,建立跨专业导师团队,加强导师团队对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力度、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三是聘请国外知名教授加入导师团队。聘请或招聘国外优秀科学家加盟,担任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丰富导师团队知识背景,强化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

4.夯实培养过程管理。一是为学术型研究生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通过强化学术型研究生参与国内外高校合作研究或联合培养的力度,激发研究生热爱农学、追踪农业科学前沿、献身农业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让研究生在科学探索的殿堂里实现人生价值和服务社会的价值。二是加大学术型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参与和交流的力度。积极鼓励学术型研究生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会、学术沙龙等活动。邀请全球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围绕粮食作物的重大关切和热点问题进行研讨,要求学术型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或板报进行交流,提升其研究和科技创新水平。

5.围绕原始性创新完善评价体系。突出农业学科原始性创新,是判断和评价学术型研究生在理论研究、学科发展贡献方面的重要依据。一是严把学术型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质量。学术型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其在实验性、理论性方面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也是衡量一个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在相应级别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能够对其学术成果进行有效评价。例如,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长江学者汤继华教授长期紧盯“玉米籽粒发育”理论前沿,由其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新植物学家》杂志上,揭示了Urb2基因在玉米籽粒发育中的关键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从分子水平为玉米籽粒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支撑。二是强化学术型研究生毕业论文第三方审核制度。从完善制度入手,实施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制度、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制度、论文第三方盲评制度,建立体系完善的学位评审规范与责任制,通过严格执行制度,杜绝学位评审中的人情因素。三是组建研究生教育检查评估专家组,定期开展学术型研究生评价体系的评估与检查。

(二)对农学专业型研究生“立地”的培养

1.强化“立地”培养目标。农学专业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以解决生產问题”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强化研究生在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和专业实践运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定位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灵光、“河南省十杰创业之星”获得者温振等都是农学专业型研究生“立地”培养目标的实践者。

2.课程设置更接“地气”。一是加大实践性课程学习、构建符合当前农业生产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农学专业是应用性强的专业,其理论源于实践归纳总结,因此,实践教学的效果明显好于课堂教学,用实践事例的“现身说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眼见为实”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内容组合在一起,构建符合生产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为主。强化课堂讨论环节,通过专业型研究生之间对讨论内容的深入分析,加深对实践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二是突出案例教学。如,笔者所在学院郭天财等多位教授领衔主讲的“小麦玉米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支撑河南粮食持续增产增效”案例课程,围绕黄淮海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生产中存在的共性、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科学技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生态安全方面所做的重大贡献。由汤继华等多位教授领衔主讲的“百名教授千名学生科教服务农业生产行动计划”案例课程,围绕“夺丰收、降成本、增效益”目标,通过广泛开展技术服务,探索三农合作机制,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指导农民科技种田,创新了河南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技术服务支撑新体系。三是强化课后实践环节。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可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特意安排专业型研究生的实践环节, 提高其专业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

3.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一是加大校外实践性导师的选择。如笔者所在学院作物学科相继从河南省农科院、西平县农业局等单位遴选许为刚研究员、郑飞研究员、李向东研究员、谢耀丽研究员等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专业型研究生的校外导师。二是加大校内校外导师合作培养力度。由校内校外导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每个专业型研究生都要求在校外或生产一线进行为期一年的完整培养,并针对实习过程写出实习总结。

4.突出“面向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专业型研究生选题必须来源于生产实际、来源于影响农业发展或农民增收、与“三农”密切相关的紧迫问题。专业型研究生以国家“2011”计划及现代农业试验区为平台,在校内和校外导师双重指导下,针对现代农业的生产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完成学位论文或调研报告,实现课堂理论学习与解决生产实际的有效结合、校内专业培养与校外人才需求单位对人才的无缝对接。二是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构建学科与社会力量优势互补的开放式培养模式。以作物学一级学科为依托,与校外知名企业或家庭农场、农庄等进行合作,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以校内校外联合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为载体,加强高校与地方农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加速科学技术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三是规范“顶岗实习”过程。如,笔者所在学院作物学一级学科与河南省农业厅联合选派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到省内各个农业综合试验站进行“顶岗实习”。配合各试验站工作人员,顶替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全方位指导农业生产,着力提高专业型研究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5.构建“解决生产实际”的评价体系。根据专业型研究生注重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强调专业基础系统扎实、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较好组织管理能力的特点,构建专业型研究生“解决生产实际”为导向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一是组建包括研究生培养单位、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实践单位如种粮大户等三方组成的实践能力质量评价团队。分别从校内实践课程学习、生产一线解决问题能力等角度判断专业型研究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此作为专业型研究生毕业的判断依据。二是制定符合农学特色的多元化论文评价体制。根据农学专业“解决生产实际”的特点,从实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方面制订多元化的毕业论文评价标准,要求论文内容密切结合生产实际,既能体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体现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正确认识农学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差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导师建设、培养过程、评价体系等多层次分类培养,深入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多层次研究人才,满足社会对不同能力、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良.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分析与对策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11-15.

[2]于淑慧,周鑫斌,常红,周永祥.农

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316-1317.

[3]胡军和,金晨钟,竺锡武,谭显胜,

刘秀. 农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村培养模式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2017,11:237-239.

[4]田瑞,赵娜,张竞乾.农学类跨专业

研究生培养对策分析.现代农村科技,2016,20:63.

[5]彭湘奇,王美军,王愚.农学类专业

研究生自主创业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科技创业月刊. 2013,1:25-28.

[6]刘立军,张耗,顾骏飞.“互联网+”

时代下农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16,17:153-155.

[7]刘银银. 研究生质量培养的实践与体

会.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5:88-89.

【本文系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农业高等院校农学专业研究生‘顶天与‘立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7SJGLX061Y)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猜你喜欢
顶天
叶传德
寻找张顶天
张居正故居与其雕像合影感赋
浦东开发赞
地方院校基于“政产学研联动”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男人的禁区
哈尔滨青博会“顶天”“立地”服务青年
男人的禁区
一朵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