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妇产程、母婴转归的影响

2023-11-28 05:01程晓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5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产程

程晓英

(余干县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上饶 335101)

适度疼痛属于生理应激反应,但分娩疼痛是属于较高级别的疼痛,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剧烈疼痛使其难以忍受,往往出现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产程,甚至会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或胎儿宫内缺氧的情况,危害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1-2]。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产妇对分娩镇痛的需求也相对提高,目前医学上主要采取的分娩镇痛方式为硬膜外麻醉镇痛,而不同药物的镇痛效果不同,因此探究安全有效的镇痛药物方案具有积极意义[3]。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是临床常用的镇痛药物方案,舒芬太尼作为亲脂性药物,可快速通过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结合,并作用于疼痛部位发挥镇痛作用,而罗哌卡因可抑制神经信号传递,减少人体的疼痛感觉[4]。但目前临床对于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尚无统一标准,争议较大,因此本研究选择于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97 例产妇为对象, 就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联合用于分娩镇痛的影响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7 月—2023 年4 月于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97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三组, 其中A 组32 例,B 组32 例,C 组33例。 纳入标准:(1)年龄≥21 岁;(2)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3)足月妊娠;(4)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妊娠并发症;(2)分娩过程中改变分娩方式;(3)伴有感染性疾病。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A 组年龄23~38 岁,平均年龄(31.70±3.29)岁;体质指数23.2~28.7 kg/m2,平均体质指数(25.57±1.17)kg/m2; 孕周37~41 周, 平均(39.19±0.75)周。 B 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31.45±3.12) 岁; 体质指数22.8~28.3 kg/m2, 平均体质指数(25.76±1.21)kg/m2;孕周37~42 周,平均(39.23±0.71)周。 C 组年龄25~40 岁,平均年龄(31.58±3.11)岁;体质指数22.5~28.6 kg/m2,平均体质指数(25.03±1.55)kg/m2;孕周37~41 周,平均(39.13±0.77)周。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进入产房后, 于镇痛前为产妇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并检测其生命体征、胎心情况;宫口开至1~3 cm时,自产妇腰椎L3~L4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置入导管,为其注射1.5% 利多卡因注射液(安徽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932,规格:5 mL:0.1 g)3 mL,注射完成5 min 后观察产妇蛛网膜下腔以及血管情况,确认导管无异常后连接镇痛泵。 A 组在此基础上给予0.5 μg/mL 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规格:2 mL:100 μg)和0.1%罗哌卡因注射液(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81,规格:10 mL:50 mg)的混合液5 mL/h。B 组给予0.4 μg/mL 舒芬太尼注射液和0.1%罗哌卡因注射液的混合液5 mL/h。 C 组则给予0.3 μg/mL 舒芬太尼注射液和0.1%罗哌卡因注射液的混合液5 mL/h。 产妇自控镇痛量为8 mL/h,单次剂量为5 mL,需间隔0.5 h,镇痛至分娩结束,产后2 h 停药。

1.3 观察指标

(1)镇痛效果,记录三组镇痛起效及显效时间、镇痛总时间。起效时间:注射镇痛药物至感觉减退时间。显效时间:注射镇痛药物至无痛时间。 (2)产妇产程,记录三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3)母婴转归,记录三组母体产道裂伤、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费力等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x依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析,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

A、B 组镇痛起效及显效时间均短于C 组, 镇痛总时间长于C 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各时间项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s),min]

表1 三组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s),min]

注:与C 组比较,aP<0.05。

组别镇痛起效时间显效时间镇痛总时间A 组(n=32)B 组(n=32)C 组(n=33)F 值P 值2.57±0.36a 2.69±0.45a 3.26±0.59 19.455 0.000 4.06±0.32a 4.21±0.47a 4.98±0.95 19.218 0.000 141.48±13.56a 136.52±11.27a 119.83±9.15 33.486 0.000

2.2 三组产妇产程比较

B 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A 组、C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三组第二、三产程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三组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产程比较[(±s),min]

表2 三组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产程比较[(±s),min]

注:与B 组比较,aP<0.05。

组别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A 组(n=32)B 组(n=32)C 组(n=33)F 值P 值410.63±10.65a 407.35±9.76 419.89±13.07a 10.061 0.000 59.36±5.47 61.32±5.62 62.46±6.03 2.439 0.093 8.13±1.35 8.34±1.40 8.62±1.47 0.992 0.375

2.3 三组产妇母婴转归情况比较

A、B、C 三组母婴转归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三组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母婴转归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分娩属于女性的特殊生理阶段,分娩过程的剧烈疼痛可加强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刺激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泌,从而引起子宫收缩,不利于顺利分娩[5]。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以及母婴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分娩镇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利用药物进行麻醉可有效减少产妇分娩时的痛苦。 对产妇采取分娩镇痛时,以不干扰生产过程及胎儿安全为原则,以减轻产妇痛苦为目的, 通过给予镇痛药物以最大程度降低产妇疼痛,药物的选取与配伍直接关系着镇痛效果[6]。

目前局部麻醉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是分娩镇痛的首选,其中罗哌卡因是典型的局部麻醉药物,其毒性低,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小,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具有感觉-运动分离特性,而舒芬太尼是高脂溶性阿片类药物,其起效快,镇痛效果强,两者对产妇分娩镇痛需求的适用性较强[7-8]。 本研究结果显示,A、B 组镇痛起效时间及显效时间均短于C 组(P<0.05);A、B 组镇痛总时间均长于C 组(P<0.05);A、B 两组各时间项相当(P>0.05),表明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均有镇痛效果, 但剂量大的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好,且B 组取得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了麻醉剂量。其原因在于舒芬太尼易通过血脑屏障与脊髓或脑干中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的兴奋,从而减少疼痛感,且代谢后的产物仍具有止痛作用,因此大剂量的舒芬太尼镇痛总时间更长[9]。本研究结果显示,B 组第一产程短于A 组、C 组(P<0.05);A、B、C 三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 组中剂量的舒芬太尼对产妇产程影响较小。小剂量的舒芬太尼易被肝脏排出体外,镇痛效果不理想,对产妇情绪影响较大,继而延长第一产程,而大剂量舒芬太尼的运动阻滞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子宫收缩,影响分娩过程[10]。中剂量舒芬太尼可稳定发挥镇痛过程,缓解产妇应激状态,对产程的影响较小。 本研究结果显示,A、B、C 三组母婴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可能是样本量较少所致,今后将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不同剂量(0.5 μg/mL、0.4 μg/mL、0.3 μg/mL) 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联合用于产妇分娩过程,均能取得明显的镇痛效果,而0.4 μg/mL 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不仅可发挥镇痛作用,同时对产程影响较小,还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产程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