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思考与实践
——以武清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项目二期为例

2023-11-28 12:59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6期
关键词:武清展柜库房

崔 静

(天津市武清区博物馆,天津 301700)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代博物馆是集研究、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等多作用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其中文物保护工作不仅停留于对文物的修复性工作,同时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等预防性工作同样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文物局等出台多项政策意见,安排专项资金,持续推进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在各项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下,武清博物馆积极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努力提升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综合能力。

一、预防性保护

预防性保护在中国最早体现在古老的中医理论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是中国最传统的预防疾病、预防损坏的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会定期通风以防止帛书受潮或虫蛀。而“预防性保护”作为专业术语的概念,最早是在1930 年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国际艺术品保护研讨会上提出的。随着认知逐步发展成熟,预防性保护逐渐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手段。

我国预防性保护的内容是:通过有效的管理、监测、评估、调控干预、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使文物处于一个“洁净、稳定”的安全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文物劣化,达到长久保存文物的目的。预防重点在于“防”,是强调从源头控制各项环境因素,针对藏品本身的特性,采取不同类别的预防性保护措施。

二、项目实施背景

(一)武清博物馆基本情况

武清博物馆在2014 年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10000 平方米,展厅面积4610 平方米,是以反映武清地方历史文化为特色,集文化遗产的保护、收藏、展示、教育、欣赏与研究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20 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现有藏品近3 万件,类别包括石器、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书画等。年代从新石器时期跨越至近现代。

2017 年武清区博物馆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该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并于2018 年完成执行。该项目为文物库房及展厅内的文物配备手持式环境检测仪器一套,6 台净化-调湿器,2 台恒湿机,用于改善展厅内文物保存环境。此外定做2 个抽屉式文物储藏柜、4 个文物储藏架、7 立方米密集柜以及配置300 个相应的无酸纸囊匣。无酸纸文物囊匣配备调湿剂和吸附剂及除氧剂,平稳囊匣内的湿度,降低囊匣内的污染物浓度。项目的完成有效解决了展厅内由于干燥原因造成漆木器开裂及库房内珍贵文物裸露放置的问题。

(二)自然环境调查

天津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临近渤海湾,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武清区博物馆受地下水及附近河流湖泊的影响夏季湿度较高。冬季因供暖原因湿度偏干,对博物馆内脆弱的有机文物影响很大。

(三)项目实施前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状况

武清博物馆设有五个专题展厅和一个文物库房。文物库房位于建筑的地下一层,每间文物库房配置多种文物储藏柜架。但由于早期对文物保护认识不够和干预不到位等原因,在场馆设计建设及展陈期间的检测手段、空调等硬件配置、调控设施等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显得相对落后。

1.环境监测设备单一

只在库房及各展厅重点文物处配备了手持温湿度、有害气体检测仪,无法全覆盖所有文物环境,像家具展厅内文物是完全暴露在开放环境中,存放环境更加具有不可控性。且工作人员发现在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会出现延迟、不完整等问题,不能及时感知到文物环境状况的变化。

2.展柜密封性不好及设计不合理

博物馆常设展厅在开馆之际没有设计展柜,文物裸放于展架上,不利于长期保存;展柜胶条老化,密封性能下降,致使内外环境相通;展柜玻璃罩下方金属底座开启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

3.温湿度调控不精准

展厅及库房的温度调控主要依赖于中央空调系统,湿度调控依赖于小型抽湿机和加湿器,并在重点区域加配干燥剂等辅助手段,设备运行情况由工作人员定时巡岗查看。但由于机器设备老化、不均匀、功率限制等问题,无法保持稳定的状态。

三、项目实施内容及效果

为了改善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提高馆内文物的收藏保管能力,形成科学保护文物的长效机制,2021 年武清博物馆编制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二期)项目方案》。项目目标是在馆内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全部文物库房、展厅和重点展柜等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及时感知和反馈。同时建立统一与共享的全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网络系统,提高馆藏文物风险预控的感知、评估和决策能力,在实践中增强文物预防性保护意识,以期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职能作用。

(一)建设“武清区博物馆全馆重点区域覆盖的环境信息数据平台”

环境信息数据平台是通过馆内建立的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全部库房和展厅的重点文物保存区域内大气温湿度、光照度、紫外线强度、二氧化碳浓度、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等文物馆藏环境质量相关指标的24 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同时对采集到的环境质量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及挖掘,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对比分析,生成相应的图表、报表等直观的方式协助我馆文保工作者针对馆藏环境质量来采取相应的调控决策。

图1为监测二氧化碳曲线图。由图可见,监测所得二氧化碳含量最低值为385ppm,出现在6 月24 日,最高值为699ppm,出现在7 月30 日,波动值为314ppm。日常监测期间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保持在1000ppm 以内,并且波动规律性明显,7 月份及8 月份为暑假时间,期间举办暑期活动及参观人数多,但展厅内二氧化碳含量未超出1000ppm 文物保存环境推荐值。

图1 二氧化碳曲线图

6 月至9 月份温度升高,展柜等装修材料等更易会发粗气体。由图2 可知展厅内监测VOC 含量基本为0ppb,仅在九月份超出300ppb,挥发性有害气体浓度略微超标,系统建议采取适当的通风或通过采取空气净化设施进行净化展厅空气的措施。

图2 VOC 含量曲线图

(二)布设无线环境监测设备

随着物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文物环境监测技术更加实用化、精确化和智能化。检测设备包括环境监测终端节点设备、网关、中继、观众行为信息识别子系统集成设备、信息发布子系统设备等配置。节点数据通过网关设备的以太网方式上传到机房的服务器。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的对库房及展厅内微环境进行监测,为保管人员提供真实、有效的环境数据,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保护工作。

(三)更换精品展柜和微环境调控

文物的保存环境会受到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因素的影响,温湿度、气体污染物、光辐射、有害生物、自然灾害等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存放文物的场所环境尤为重要。项目将馆内两个专题展厅及两个重点文物展柜进行更换。新展柜选择了符合安全需求的夹胶玻璃展柜,具有环保、高密封性、安全牢固等特点。展柜内配置电子恒湿机,便于控制展厅内小空间文物所处环境的湿度变化。同时根据文物的属性展柜的采用手推式、顶升式等不同的开启方式,使操作更加便捷安全。

在对独立展柜密闭性提升后,湿度调控效果较好,由图3 可知所监测期间湿度始终平稳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并且湿度波动值均在5%以内,展柜内湿度越来越趋近于55%并稳定在50%左右,展柜内维持相对较低的湿度有利于金属文物的长期保存。

图3 温湿度曲线图

四、结语

目前武清博物馆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全部库房及展厅的重点区域无线传输信号全覆盖,可对文物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通过对原有部分展柜进行夹胶玻璃展柜更换,大大改善了文物保管及展示的环境,为馆藏文物构建一个相对稳定、洁净的环境,更好的保证了文物展览的安全性。优质的文物环境既离不开完备的硬件设备,同样也离不开博物馆人的日常支撑。博物馆及相关部门应加强思想认识,结合实际完善馆藏文物管理制度,构建科学保护藏品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

猜你喜欢
武清展柜库房
博物馆展览中的文物展柜设计
博物馆临时展览中的展柜优化设计思考
石化某库房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要点
有了孩子的女人,既坚强又柔软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超越“展”与“藏”
温湿独立控制展柜的数值模拟研究
嫁给爱情
第二次选择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