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河北省县域经济仍面临着综合实力有欠缺、产业优势不明显、城镇化发展不均衡、生态环保压力大等问题。通过借鉴全国百强县(市)迁安县域经济高位谋划、质效推动、创新驱动、贯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经验模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突出政府主导、创新发展模式、融合发展路径等对策措施,旨在推进河北省整体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R [文章编号]1009-0169(2023)11-0037-06
[作者简介]徐淑玲(1972—),女,河北迁安人,中共唐山市委党校科研处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政法、经济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1]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强调指出:“突出抓好县域经济发展”,着力“打造立县兴县特色产业集群”[2]。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河北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实际行动,是推进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的有力支撑。
一、河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河北全省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下辖11个地级市、167个县(市、区)。县域包括县级市21个、县91个和自治县6个,共118个。河北县域产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商周时期的蠡县毛皮、明代的安平丝网,直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白沟箱包、盐山管道、香河家居等。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变性,也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一)综合实力有欠缺
首先,河北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近年来,河北县域地区GDP持续增长,但总量仍然不高。2022年河北国民生产总值达42370.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8%[3]。全省118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23453.6亿元,同比增长了3.9%,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55.4%,全省县域经济GDP总量占全省的55.4%。2022年,河北省GDP排名前三的县市分别为迁安市(1281.10亿元)、黄骅市(813.80亿元)、武安市(801.60亿元),只有迁安破了千亿元[4]。与著名的县域经济强省江苏、浙江比,江苏省2022年产生了21个GDP千亿县,浙江省产生了9个GDP千亿县。另外,河北县域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不均衡、不完备、科技含量低的困境。由于河北具有西北有山、东部海洋、中南部平原,北部草原的独特地理特征,资源基础、文化风俗、经济运行都存在较大差异,河北省内118个县市经济各具特色、互不相通、差距明显。随着我国从工业化阶段逐步发展到高效益、高营收、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關键时期,全省各个县域地区都在互相竞争,争夺人才、资金、资源、地域、政策的合理配置,推动各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产业优势不明显
河北县域经济受限于国际、国内及省内政策支持、基础建设、发展动力、投资预期、发展前景等因素制约,2022年全省服务业受到冲击较大,市场消费水平持续低迷,远低于计划预期。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受到经济形势萎靡的波及和影响。经济运行指标、财政收入和人才就业、资源供给等指标都没有完成年度计划任务。2022年,城镇失业率为6%,高于5.5%的原定目标任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3%,低于8%的原定目标任务;进出口总值低于5%的目标任务;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低于10%的原目标任务[3];河北很多县市都面临着人口流失问题,优质人才、技术能手、科技精英、研发团队多数流失到就近的京津地区或南方发达地区。一些县市工业欠发达,难以吸引外地优质人才创业或本地优质人才返乡创业,比如说,环京津的河北的双一流学校毕业生一半以上都没有回到家乡创业。主要原因是河北县域经济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少、福利待遇低、生存环境受阻、发展机遇受限、社会认同感低。近年来,河北部分县市逐步探索形成县域特色产业,如清河羊绒、沙河玻璃、安国中药、辛集皮革、霸州都市休闲食品、沙城葡萄酒、景县橡胶等特色产业。但是基本上都各自为战,不具备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下属的县域经济的集团优势,难以形成经济规模优势,难以形成县域经济的集聚效力,难以合力形成产业集群产业优势[5]。
(三)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县域综合治理能力不足,支撑高质量发展难度大。首先,河北县域城乡差距逐渐加大。比如说2022年迁安、黄骅、武安的县域经济GDP都超过了800亿元,而临城、柏乡、阳原的县域经济GDP不足60亿元。近年来,河北县域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2022年河北城镇化率61.65%,距离全国65.22%的平均水平还有差距。河北城镇化水平低,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城镇化发展,可以使城镇内的各个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人们的生产活动得到合理分工,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推广使用,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物质分配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待遇,从而提高县域经济水平。可以说,城镇化的进程与县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5]。2022年,人均GDP高于河北的省份,城镇化率也高过河北,可见,城镇化对于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广东的城镇化率为74.79%,江苏的城镇化率为74.40%,浙江的城镇化率为73.40%,远高于河北的61.65%。由此可见,城镇化率低,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另外,河北的城市首位度排名较低,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均排名全国中下游,城市辐射力弱,难以对周边形成辐射效应。像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周边均形成了昆山、常熟、江阴、宜兴、溧阳、张家港、太仓等千亿元以上的县域城市,辐射效应非常强,带来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河北的城市周边辐射效应很弱,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
(四)生态环保压力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北县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日益复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占地面积最大。河北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但是,煤炭、铁矿石、石油、石灰石等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河北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使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重工业企业的无节制排放令大气环境中的PM2.5严重超标,曾出现过严重的雾霾和大气污染问题。20世纪90年代,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之下,全面打响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修复治理区域生态环境。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退后十、退后二十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河北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客观上迟滞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迁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启示
迁安作为全国“双百强”,河北省县域发展的排头兵,具备县域经济高质量样板的潜力和优势,奋力扛好全省县域首强大旗,作为“双百强”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为河北其他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一)高位谋划,在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上与中央、河北省布局高度契合
迁安明确“15678”基本思路,提出“北方水城、美丽迁安”现代化建设构想,与河北省委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和“六个现代化河北”总体工作布局高度契合[6],在加快产业转型、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带好头、领好路、做示范,打造工作创新亮点,在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的道路上走在全省前列,率先走出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2022年,迁安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81.1亿元,同比增长5.5%,列全省县域经济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8%。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榜名列第14位、较2021年上升了2位。迁安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列2022中国县级市品牌评价综合影响力指数第34位,荣获全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2022考核第1名[6]。迁安的富裕程度较高,市场化程度高,发展均衡性好,具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勇担共同富裕县域“排头兵”的潜力和优势。
(二)质效推动,在惠企业、促达产、稳运行上提供政策支持
一是出台政策助企纾困。迁安围绕细化落实国家、省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扎实稳定全市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政策措施》(22条)、出台《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五条政策措施》,出台“春雨扶企40条”等配套政策,完善“政策找企、服务上门”工作机制,开展入企帮扶和一对一精准服务,还制定出台了针对企业的减税降费、租金减免、专项资金扶持等一系列保生产、稳增长、保供给、惠民生的政策措施[7]。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优化交通管理,提高货运通行效率,确保货流畅通。主动为企业搭建保生产、扩规模、促流通的“绿色通道”。二是政银企对接助力市场主体。通过制定出台政银企对接、贷款贴息、企业融资投资实体经济、民营资本投资办法等措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和资金政策支持,持续为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输血供氧,提供动力支持,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物价指数平稳,促进消费水平提升[6]。
(三)创新驱动,在抓投资、上项目、稳增长上提供增量支撑
一是招商引资拉动。迁安用好线上、线下两种资源,新绘制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加工4张产业图谱,全员、精准、链式招商引资。用好国家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专项补贴政策,以最高1亿元补贴的“真金白银”,加速招引制氢、氢能重卡整车制造等全产业链项目落地达产增效。二是项目建设推进。抓招商、上项目,成功联手国电投、清华大学等优质企业、优质高校院所,新签约、开工产业项目跻身省市重点。全面落实稳定经济运行一揽子政策措施,2022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服务业企业12家,推动县域经济形势加速回暖、持续向好。加快推进首钢智新电磁高性能取向硅钢和普恒奥科共聚酯等科学发展示范等项目,引导英诺特等优质企业打造链条延伸项目,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势、持续拉动县域经济增长。三是营商环境保障。落实“拿地即开工”“投资承诺制”等举措,推陈出新政策找企、并联审批、全程代办等招引机制,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一事一次办”。强化信息共享共联共通,制定出台互联网+监管模式促进企业发展。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抽查,加强对管理服务部门的行政监督,促进土地、能源、资本、人才等要素加快向重点项目聚集。优化简化服务程序,对于拟落地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实行领导包办领办、包联干部帮办代办的工作服务机制,不断扩大电子证照和电子签章使用范围,增加使用频次,让企业少动嘴、少跑路,持续打造“到迁安、事好办”品牌效应[6]。
(四)贯通融合,在守安全、保民生、稳预期上凝聚强大合力
一是千方百计稳就业。用好“智汇迁安”优惠措施,针对高校毕业生、复员退役军人和外地务工人员、本地返乡人员等就业群体,靠上去帮带、主动排忧解难,达成就业意向、促进平稳就业。主动为小微企業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主动为中小微企业发放社保补贴。二是全力以赴促融合。创新出台重点产业贷款贴息专项政策,2022年助企融资总额达到197亿元,存贷比达到62.06%,较上一年提升8.7%。推进校园改扩建、供水系统更新和城中村改造等总投资70亿元的80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切实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助力繁荣城市经济新业态。三是分类推进补短板。持续做好农业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2.7亿元推进240个村补短板工程,创建省级美丽乡村33个。“扶持乡村振兴产业促进共同富裕”公益金得到实质性运作,获评河北省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并成功跻身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6]。
三、河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县域强则全市强,县域兴则全市兴。就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必须主动识变应变,敏锐发现机遇、捕捉机遇,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河北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河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充分衔接全省“十四五”规划,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设置的8个方面、7大类26项指标[8]。充分借鉴迁安的经验启示,深入探索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推动河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一)加强宏观调控,推进县域经济联动发展
迁安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形成了较为分工明确、相互关联、优势互补的“一盘棋”经济体系。一要对标对表。河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推进各县(市)党委、政府切实肩负起政治任务,扛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认真梳理《河北省特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河北省“1+20”政策体系及相关政策,把具体要求落实落细落地,不断提振县域经济,努力使县域各方面工作行有方向、做有遵循、干出成效。二要统筹指导。在省、地市级层面成立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导、政策制定、日常调度和督导考核等工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发展全省构建的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产业,构建县域、省级、国家特色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定期召开县域经济形势分析会,及时通报发展情况,研究协调帮助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三要规划布局。按照《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21—2025年)》《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方案》规划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确定每个县(市)项目建设的主导方向,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实施企业上市行动、科技赋能行动、产业升级行动、金融助力行动、强链补链行动和冀有特色行动,培育壮大河北省确定的首批137家“领跑者”企业,如丰润轨道交通、武安精品钢焦、宁晋电线电缆等产业集群,清河县、黄骅市、定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张北新能源产业链条、武安新能源产业集群,引领县域企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根据河北在环渤海、环京津发展中的定位,以统筹项目建设为重点,指导县市逐个制定集群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四要拓展互联。构建国有企业建设新格局,让国有企业和国资企业有市场、有活力、有前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市场主体中的主力军作用,推进构建国企现代化新格局。加强高新产业园区建设,让园区承担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更为明显,让园区内的企业资本运营实力更加雄厚,让企业的运营模式更加科学。加速培训和引进高科技人才,引进高水平研发队伍,打造卓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为企业增添科技活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加速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让园区人力资源持续得到优化,服务保障水平更为精准、更为精湛。不断加强开发区、示范区建设管理,探索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与北京和天津对接,充分吸纳医疗卫生、健康养老、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等领域在京津周边的县域投资建设,共同提高公共服务水准,充实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以深入推进健康河北建设为抓手,加强医疗资源科学融合,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共享、功能强大、均衡布局,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医疗产业服务水平,提高县域医疗救助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8]。
(二)突出政府主导,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布局
根据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北省县域高质量发展“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方案》的要求,大力培育创新卓越的“领跑者”企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要强化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抓招商。抢抓国家开展“新基建”的战略机遇,解放思想,拓展领域,争取把更多县域经济发展亟须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新基建”范围,以新平台支撑新发展,促进新要素资源加速向河北县域经济聚集。积极对接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动一批疏解项目落地县域经济。用好京津市场资源,在环京津县域地区建設一批蔬菜供给基地、家畜养殖基地,建设一批适应京津的康养颐养项目,既满足京津养老康养需要,又为县域经济提供就业和资金支持。加强与北京联合,加快“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发展、同步发展、融合发展。二要优化园区布局。推进县域工业园区、科学发展示范区、高新产业园区等园区智能化建设水平,加快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工业、营销、用户、平台的互联互通融合,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直至智慧化转型。重组现有产业领域各要素资源、运营模式,重新布局垂直细分的产业跨界赛道,重点关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消费电商、智能机器人、5G等领域,推动县域经济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或突破;深入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推进园区服务数字化,构建园区的智慧管理和智能化“云平台”,包括线上办公、人才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专业云平台,通过举办“云办公”“云活动”,汇聚行业上下游客户资料,储备客户产业链意向。积极推进品牌线上营销化,科学搭建自媒体平台,包括官网、抖音、APP、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充分利用自媒体渠道,发布园区政策、服务、动态、招商等信息,建立与客户的线上线下沟通与互动机制,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三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互联网万物互联服务步伐,完善“一网通办”“立即办、马上办”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对企业的服务水准。行政服务单位为企业服务模式,让用户全程可查可见。支持河北省内优势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用户放行“绿色通道”,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航运贸易。不断推行“放管服”改革和政府机构职能改革,为河北企业出海贸易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深化直通放行制度,推动河北企业对外开展“深海贸易”。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持续降低企业行政成本,推进简政便民、公平公正、稳定透明的市场环境,为县域企业投资发展激发信心创造活力[8]。
(三)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完整可控的高质量发展产业链条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等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在维护产业链安全方面,迁安提供了宝贵经验可以借鉴。一要优化产业链。按照强化优势、扭转劣势、弥补缺失的原则,鼓励支持县域智能化轨道交通、机器人、装配式建筑、先进装备制造等有基础、有空间、有龙头、有环境的优势产业在县域聚集,尽快形成若干个综合竞争力强、专业化水平高、具有规模优势的县域经济完整产业链条。二要打通供应链。着力打通县域经济全产业供应链,推进供应链集聚延伸发展,持续改善供应链。充分利用区域块、云计算、大数据万物互联等供应链运行模式,加快建设怀来、张北、香河、鹿泉、固安等五大数字经济及信息产业群,加速各县域数字化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集重点产业、电商平台、智慧物流为一体的高质量县域供应链体系。由政府牵头,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组织河北省和省外专家力量,对县域优势产业的配套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研究,把我们的劣势环节和缺失环节摸清楚,哪些可以由本土企业配套,哪些必须从外面引进来,做到心中有数,逐一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和相应操作措施,努力构建闭合的供应链体系。三要打造创新链。坚持技术攻关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坚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链条有序衔接。对围绕拓展产业链形成的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在获得国家有关政策奖励的同时,县域地方财政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县域优势产业的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配套企业实现技术转型升级[8]。
(四)融合发展路径,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品牌
按照迁安“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围绕畜产品、种植产品、旅游工艺品等土特产品,挖掘深层次产品文化内涵,统一策划、规划、包装、设计,实现产品地域化、特色化和唯一性。一要培树品牌产业。依托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邱县食品、定兴休闲食品、遵化金银器加工及红木家具、滦南钢锹、高阳纺织、曲阳石雕、平乡自行车、元氏装备制造等新的市场发展引擎,通过技术更新、标准创新、产业延伸、行业引领等方式方法,不断开创现代农业产品品牌体系。做大做强卢龙甘薯、乐亭海鲜、平泉食用菌、馆陶禽蛋、昌黎红葡萄、大名面业、山区健康食品等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县域农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品牌价值[9]。二要发展电商经济。做大做强电商经济。积极推进“直播带货”线上销售新模式,培育、支持、引进一批电商主体在河北省县域发展壮大。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人员返乡创业,扶持农村青年、未就业大学生、军队复退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开办网点,培育发展网店、网商、物资供应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聘请专家顾问,对龙头企业、产业大户、网商店主等开展针对性培训,培养网上销售人才。三要挖掘旅游资源。河北省毗邻京津两个特大城市,这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建设带来了难得机遇。立足资源禀赋,突出抓好“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游河北”文旅宣传推广活动,推进大厂影视、蔚县剪纸、武强西洋乐器、曲阳石雕等文化产业发展。围绕平山西柏坡、涞水野三坡、安新白洋淀、遵化清东陵、正定古城、胜芳古镇、蔚县暖泉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系统设计和打造景点景区景观带,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10]。
实干成就梦想,奋进谱写辉煌。推动河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全面落实河北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要求,在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中抢抓机遇,把确定的“规划图”和“路线图”变成“施工图”“验收图”,把“任务书”变成“成绩单”,努力投身“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新征程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1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40.
[2]四建磊,吴韬,尹翠莉.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经济强省 美丽河北 中共河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在石家庄召开[N].河北日报,2022-10-29(1).
[3]楊永君.关于河北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N].河北日报,2023-01-20(6).
[4]米彦泽.河北291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去年实现营收3.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N].河北日报,2023-02-25(2).
[5]张静蕊,李婷.河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13):12-14.
[6]迁安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EB/OL].(2023-01-30)[2023-07-11].http://www.qianan.gov.cn/content/97257.html.
[7]吴海民,田红祥.迁安出台“春雨扶企”40条等措施[N].河北日报,2022-11-17(11).
[8]林福盛,方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关于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N].河北日报,2023-01-16(3).
[9]米彦泽.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N].河北日报,2023-02-24(2).
[10]王戈.河北省加快建设旅游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EB/OL].(2023-03-29)[2023-06-23].http://info.hebei.gov.cn/hbszfxxgk/6898876/7026469/7026511/7026506/7061553/index.htm.
[11]王思达.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N].河北日报,2023-01-12(6).
责任编辑:籍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