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分析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家园共育的现状可以发现,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存在与现实需求不符,家庭教育水平不一,对家园共育理念理解不到位,家园沟通不够密切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树立家园共育的理念、加强家园沟通、优化课程内容、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等实践策略,旨在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家园共育的深入发展,进而提高幼儿的综合发展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建设;家园共育
作者简介:王文娟(1980—),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培养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交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家庭和社会共育的关键环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与家庭共同培养孩子,强调家庭和学校的互动、互补与协同。因此,如何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紧密结合,实现家园共育,是当下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家园共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并阐述实践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以推动幼儿的全面成长。
一、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家园共育的现状
(一)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不畅
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家园共育的现状在不同地区和学校存在差异,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之间沟通不畅。首先,信息传递渠道不畅[1]。一些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之间的联系较为单一和有限,不能够及时交流孩子的情况和学习成果,影响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和信任。其次,教育工作者缺乏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能力。一些教育工作者在与家长交流时,常常使用专业术语和教育理论,家长较难理解,导致产生沟通障碍。同时,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家长面前常常出现难以应对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的情况,容易引起家长的误解和不信任。最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不畅还可能是因为双方缺乏沟通技巧。一些教育工作者缺乏耐心和有效的沟通技巧,不能充分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切,导致沟通失败。同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导致家长在对幼儿园的决策和管理有异议时,没有适当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教育工作者在家庭教育方面也秉持不同的理念,未能与家长达成统一。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之间相互了解、尊重和合作。
(二)对家园共育理念理解不到位
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教师和家长对家园共育理念理解不到位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还会影响儿童的全面发展[2]。首先,一些家长对于家园共育的理念缺乏清晰认识。他们认为幼儿园才是孩子学习和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不重要。这种思想导致家长对家园共育持消极态度,影响幼儿园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其次,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于家园共育的理解也存在不足。他们认为家长的作用主要是满足孩子在家庭里的生活和情感需要,忽略了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这样的思想会导致教育工作者缺乏与家长合作的意愿,从而限制家园共育的发展。最后,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家园共育的实施。有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秉承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缺乏共同的教育目标和理念,这样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家园共育合作模式。
(三)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现实需求不符
受到幼儿园所在的社会环境、家庭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未能满足家庭的需求。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家园共育的实施,也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3]。首先,一些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这可能导致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降低,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一些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元性和综合性。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接触多个学科和领域,以实现全面的发展。如果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幼儿的多元化需求,就难以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最后,一些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与家庭实际需求不符。家庭文化和家庭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幼儿的需求和家长的期望与幼儿园的课程不契合。若幼儿园的课程建设难以满足家庭的实际需求,则会影响家园共育的实施。
(四)家长教育水平不一
由于家庭背景和家庭环境的不同,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需要考虑到不同家庭的需求和特点,制订合适的课程和教育方案,以促进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首先,一些家长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4],这会导致他们对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和教育方案缺乏足够的参与和支持,从而影响家园共育的实施。其次,一些家长未能与幼儿园在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对此,幼儿园需要尽可能地综合考虑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方案提出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制订更全面的教育方案。最后,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法全面关注和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需要提供更为灵活的教育方案和服务,以推进家园共育。
二、幼儿园课程建设促进家园共育的实践策略
(一)树立家园共育的理念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情况,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树立家园共育的理念,为取得理想教育成效奠定基础。
1.传达家园共育理念
幼儿园应该充分传达家园共育的理念,让家长了解这种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优势。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方案和课程设置,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促进家园共育的实施[5]。
2.加强沟通交流
幼儿园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增强与家長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和课程,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3.提供培训和支持
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参与教育和培训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掌握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素养。
4.制订共同的目标
幼儿园可以与家长商讨,制订共同的目标,以促进家园共育的实施。比如,幼儿园可以提供给家长指导手册或者指南,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针和目标,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5.鼓励家长参与
幼儿园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可以设置家长志愿小组,让家长选择合适的时间,定期参与到学校的活动和课程中,与教师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幼儿成长,从而落实家园共育工作。
(二)加强家园沟通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邮件、电话等方式拓宽家园沟通渠道,以使家园双方能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交流[6]。首先,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信息,也可以让学校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的建议和意见。其次,幼儿园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送“家长信”,告知家长幼儿园的最新动态和重要事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也可以在信中与家长分享一些教育心得和教育知识,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再次,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亲子活动,增强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增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亲子活动有多种形式,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游戏、亲子手工等。最后,幼儿园可以定期进行家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成长情况和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并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家长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三)优化课程内容
优化课程内容是促进家园共育的重要实践策略之一。第一,幼儿园应该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如音乐、舞蹈、美术、运动等,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和兴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从而使幼儿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全面的發展。第二,幼儿园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第三,幼儿园应该设计紧密结合幼儿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增加实践环节,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可以增加实验环节,在学习语言知识时可以增加讲故事和角色扮演等活动。第四,幼儿园应优化设计家庭作业,使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与孩子一起学习,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总之,优化课程内容可以构建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四)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第一,幼儿园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情况和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期望,同时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第二,幼儿园可以与家长共同制订幼儿园课程和家庭教育计划。例如,幼儿园可以提供课程指导和学习建议,让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家庭辅导,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第三,幼儿园可以设置家庭访问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参观课堂,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向幼儿园教师反馈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交流与衔接。第四,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家园共育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能力,从而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需要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幼儿园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密切联系,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结语
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和挑战。然而,也有许多可行的实践策略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开展合作,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首先,建立家园共育的理念非常重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庭和学校都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应该在教育中紧密合作。其次,加强家园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家长会、家访、家园日等,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可以让家长更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和教育理念,进而能更好地支持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发展。此外,优化课程内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实际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素养,而不是过多地强调考试成绩或者机械地灌输知识。同时,课程内容也应该与家庭教育的需求相衔接,让幼儿能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得到更好的衔接和延续。最后,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也非常重要。幼儿园和家庭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制订学习目标和教育计划,让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相互理解和支持,建立起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世君.构建区域性幼儿园家园共育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3(3):35-36.
[2]贾艳秋.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3(3):93-94.
[3]刘鸿.从“愿意教”到“懂得教”:家园共育模式下的亲子阅读“三轨并行”策略[J].早期教育,2023(9):39-40.
[4]魏晓玲.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管理模式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2):143-145.
[5]蒋丽梅.家园融合模式下推进家园共育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2):152-154.
[6]胡业群.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创新策略浅谈[J].当代家庭教育,2023(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