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利,陈 辰
食源性疾病是指各种致病因子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1],具有发病率高、致病因子种类繁多的特点,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食源性疾病每年发生的病例高达6 亿人次,导致3 300 万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健康损失以及42 万人的死亡[2]。2010 年,中国启动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病例每年约有2 亿人次[3]。为进一步了解上海市崇明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趋势,本研究对辖区内2014—2022 年监测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的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旨在完善监测方案,为崇明区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食源性疾病的病例监测资料来源于2014—2022 年崇明区20 家监测点医院中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病例信息,经过审核并有效的病例共计417 例。
本研究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导出并汇总2014—2022 年的全部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包括病例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等)、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可疑饮食暴露史、生物样本采集信息、病原学检测结果以及临床初步诊断等。
按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在病例监测基础上采集患者的粪便或肛拭标本,实验室进行特定病原体检测,项目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弯曲菌和诺如病毒。
采用Excel 2016 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及统计图表对基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显著性检验应用卡方检验和Fisher 确切概率法,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1 病例性别及年龄分布
报告病例中,男性有201 例,女性有216 例,男女比例1:1.07。病例的平均年龄为(50.26±18.32)岁;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0~<70 岁,共342 例(82.01%),其中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为60~<70 岁,共109 例(26.14%)。见表1。
表1 崇明区2014—2022年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性别年龄分布
2.1.2 病例职业分布情况
研究显示,报告病例在各个职业人群中均有分布。其中病例数最多的职业为农民,有122 例(29.26%);其次为离退人员有98 例(23.50%)。见表2。
表2 崇明区2014—2022年食源性疾病病例的职业分布
研究显示,2014—2022 年崇明区每年均有食源性疾病病例上报,5 月之后病例逐渐增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夏秋季高发态势。其中,第三季度上报的病例数最多,共179 例,占病例总数的42.92%;发病高峰为8 月份,有83 例(19.90%)。
研究显示,崇明区2014—2022 年食源性疾病报告病例中,临床初步诊断以急性胃肠炎为主(94.0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92.57%)、腹痛(53.48%)等下消化道症状,以及恶心(41.25%)、呕吐(38.61%)等上消化道症状;其他症状包括发热(18.47%)、乏力(11.03%)、口渴(6.01%)、脱水(2.40%)等。
2.4.1 可疑暴露的食品分布
研究显示,监测的417 例食源性疾病病例中合计报告可疑暴露食品610 份,其中水产动物及其制品较多(34.10%);其次为肉与肉制品(23.28%)、蔬菜类及其制品(10.33%)。见表3。
表3 崇明区2014—2022年食源性疾病病例暴露的食品分布
2.4.2 可疑进食场所分布
家庭是可疑食品暴露的主要场所(63.28%),其次为饭店(酒店)(10.16%)和农村宴席(9.34%)。见表4。
表4 崇明区2014—2022年食源性疾病病例暴露食品的进食场所分布
2.5.1 病原学检测的总体情况
崇明区2014—2022 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共采集样本221 份(粪便172 份,肛拭子49份)。结果显示,有46 份样本检出致病病原体,阳性率为20.81%;其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最高(8.60%),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7.69%)、弯曲菌(2.71%)、沙门氏菌(1.81%)。
2.5.2 不同季度病原体的检出情况
崇明区2014—2022 年不同季度病原体的总检出率存在差异,第三季度的检出率最高(32.00%)。在病原体总检出率最高的第三季度中,共检出病原菌24 例,其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最高(17.33%)。见表5。
表5 崇明区2014—2022年病例病原体检出的时间、人群分布[n(%)]
2.5.3 不同性别病原体的检出情况
崇明区2014—2022 年监测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中,采集男性样本有102 份,女性样本有119 份,在检出的46 份病原体中,男性有20 份(19.60%)、女性有26 份(21.85%),男女病原体的总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167,P>0.05)。见表5。
2.5.4 不同年龄病原体的检出情况
按年龄分组,不同年龄组的病原体总检出率存在差异,30~<40 岁年龄组的检出率最高(34.09%)。在30~<40 岁年龄组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15.91%);在60~<70 岁年龄组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出率最高(11.54%)。见表5。
据WHO 估计,目前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仅占实际发生的一少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报告率不足5%。我国目前掌握的数据也只是食源性疾病实际发生数的“冰山一角”[4-5]。虽然食源性疾病监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报率、错报率等,但崇明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结果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趋势。
监测资料结果显示,2014—2022 年崇明区食源性疾病病例以60~<70 岁年龄段人员占比最高,与上海普陀区[4]、静安区[6]的监测结果相同,可能与崇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有关。老年人的自身消化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职业分布中农民居首位,可能与该类人群的暴露机会多、就餐环境较差有关[7];此外,该人群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存在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认识不足、卫生习惯较差等问题[7]。这提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老年及农民人群的食品安全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地促进该群体尤其是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养成,提高重点人群的食品安全意识。
从时间分布来看,崇明区食源性疾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8 月份达到峰值,与上海闵行区[8]、宝山区[9]的监测结果一致。由于夏季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较高,病原微生物的增殖能力增强,食物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加之夏季人们喜食生冷食品,肠道防御机能下降,从而更易引发食源性疾病。这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夏季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的宣教,以及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
可疑暴露食品以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和肉与肉制品为主,与上海普陀区[4]、松江区[10]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可能与崇明区的地域特点和当地居民饮食结构有关。崇明三面环江,水产品的消费量大,若生食或未烧熟煮透,极易造成致病菌污染,引发食源性疾病;肉与肉制品作为主流食品,在当地居民的饮食结构中占比仍较高,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和肉与肉制品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可疑进食场所主要集中在家庭,与天津滨海新区[11]、江苏南通市[12]的监测结果一致,说明大部分居民缺乏食品卫生相关知识、安全意识不足,存在食品储存随意、加工不科学、加热不彻底等风险行为。家庭应作为今后食源性疾病监测的重点,建议联合居委会加强对居民的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宣教,提高家庭的健康素养和防病意识。
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崇明区2014—2022 年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检出率为20.81%,低于上海金山区[13],高于上海静安区[6]、浙江金华市[14],可能与地域特点、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结果显示,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常存在于肉及肉制品中[15],副溶血性弧菌常存在于水产类食品中[16],与该区可疑暴露食品的监测结果相吻合,且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与致病菌的流行特征一致[1]。比较不同年龄组的病原体检出情况,30~<40 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主要致病病原体为副溶血性弧菌,符合副溶血性弧菌以中青年发病为多的流行特征[16]。这提示应重点关注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和肉与肉制品类食品中致病菌的监测,针对感染风险相对较高的人群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促进健康行为。
综上所述,崇明区应进一步优化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队伍建设,提高食源性疾病监测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崇明区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置工作能力。加强对辖区内哨点医院的培训和督导力度,杜绝接诊医生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充分、发现报告意识差等情况[17],减少漏报、错报的发生,提高病例监测质量。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监测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之间应继续加强沟通协作,明确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区级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18];健全报告制度,减少监测数据的流失,提升监测数据的质量。同时,在食源性疾病高发时期,针对重点人群、重点食品和重点场所加强监测,加大对食源性疾病预防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身防病能力。
本研究通过崇明区2014—2022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是该区首次对辖区内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食源性疾病病例所报告的可疑暴露食品,是由接诊医生依据患者进食史判断,并未全部经实验室检测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核实,存在一定偏倚[19],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对此不足进行完善。